清朝的割地赔款条约为什么都是李鸿章签字呢 难道说清朝没人了吗

日期:2023-11-1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清朝的割地赔款条约为什么都是李鸿章签字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和老师一样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与重任。晚年的他地位极高,但是却饱受国内社会舆论的指责。原因是清朝和列国签订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大部分都是由李鸿章一人代表清朝政府与列强签订的。由于这些条约全部都丧权辱国,既要割地又要赔款,国内的百姓自然对此十分不满议论纷纷,所以签订这些条约的李鸿章理所当然的就成了清政府的替罪羊饱受百姓的指责。

  对于李鸿章本人来说,这些条约签订带给他本人的心理压力也是十分大的。由于深知国内的百姓都指责自己是卖国贼,他的心理压力也是十分的大,并且最终造成了他因病去世吐血而亡。那为什么这些条约大部分都必须得让李鸿章签订呢?清朝没其他人了吗?换成其他人不行吗?

  首先由于李鸿章是汉人的身份,清朝初期满人和蒙古人出身的大臣地位都比汉人出身的大臣高,但是这一点在太平天国崛起时发生了变化。由于八旗子弟养尊处优的日子过久了,清政府最后只能靠曾国藩旗下的湘军对抗太平天国,在曾国藩成功的镇压了太平天国后,汉臣的地位扶摇而上成为不可轻视的政治力量之一。而到了清朝晚期,深受清朝统治者重视的曾国藩等人已去世,而年轻一辈的李鸿章则被视为他们的继任者深受重用。由此导致清廷与西方列强出现交涉的外交问题都由李鸿章代表清廷出面解决。

  其次是李鸿章本人由于十分忠心所以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再加上他能力出众,所以一些国家的重大任务派给他去做慈禧太后自己也放心,更何况是涉及国家利益的谈判。而李鸿章每次在和列强交涉的时候也没有让慈禧太后失望,不仅能够维护慈禧的面子还能做大限度地保住她的利益。与此同时他的外交能力也得到了洋人们的认可与欣赏,他们认为李鸿章十分熟悉应该如何在外交上与对方谈判。并且由于双方经常打交道,所以对彼此可以说是十分熟悉,这对于谈判而言是十分有利的。毕竟,都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里,这样也方便一开始就更好的切入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李鸿章作为中国的外交官参与对西方列强和日本的谈判时,并不是对方说什么,他就完全应允,他常常会对要求提反对意见。例如割地赔款这一项,在商讨清政府应该赔多少银子时,如果对方提的数目过高,李鸿章会在会议上想尽办法减少损失。但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毕竟那时的清朝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弱国哪有谈判的筹码。总体来说,最终的结果既能让慈禧太后满意也能让西方列强心满意足的回去交差,这位老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了。

  所以在慈禧太后和众多列强眼里,李鸿章是最有资格代表清廷和自己谈判的人。在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在日本遭遇激进的主战派行刺。由于刺杀的刺客是日本本国的国民,自知理亏的日本政府他们立即派医师治疗他,甚至在3亿白银的基础上主动减少了1亿两。

  在后人眼里,李鸿章签订了不少不平等的条约,是个赤裸裸的卖国贼,但是小编觉得在当时的形势下,能够代表清廷尽可能的在谈判中减少一点损失的也就是李鸿章一人了。他作为臣子,面对朝廷指派自己当签订条约的官员,自然也是没有拒绝的可能的。清朝迂腐无能,丧权辱国的锅却要由他来背,这也太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