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氏兄弟东进,到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成为吴王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面,淮泗集团一直都是东吴的中坚骨干力量。孙权正是紧紧地依靠着他们平定诸郡对抗外侵,为建立吴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淮泗集团,指的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域主要包括现在黄河以南的河南、山东地区和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的北部地区,为躲避战乱而逼祸江东的士族及宾客和早期跟随孙氏兄弟东进的主要将领们。在这其中有三位知名的人物曾先后担任过军事统帅。他们谋武兼备、胆略过人,在建立东吴大业的过程中靠着长远的战略眼光、出色的战绩和优秀的指挥能力,声震魏蜀居功至伟。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这三个人当中,却没有一个人得以善终。
三大统帅第一位:周瑜。
周瑜是三国里面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无论在小说、影视剧,还是一些其它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包括在正史当中都是东吴的一位知名代表。
据《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在少年时期就跟孙氏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二十一岁开始辅助孙权东进,平定吴、会、丹杨等郡,打下了东吴最初期的基础。孙策病逝之后他又统领江东武将辅佐孙权,是当时东吴政治集团中的核心成员,也是孙权早期最为仰仗的几位重臣之一。
他的主要成就除了帮助孙权坐定大位开拓局面之外,在平定山越叛乱、征讨黄祖、力排众议制止遣送质子等大小战役和事件当中,居功至伟无人能比。其中最为经典也最为知名的,就是统率东吴大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抗击曹操,在江陵对战曹仁的两场战役。
周瑜不仅胆略过人、勇猛刚毅,而且还博学多才且性度恢廓处事优雅得体,再加上其俊朗洒脱的外表,被后世誉为“三国第一儒将”,是名副其实的淮泗集团中的第一主帅。
说起周瑜的命运也是一个很大的悲剧,在其正值壮年有待继续建功立业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在率部西进的时候,“病卒,年三十六。”不过值得称道的是,周瑜在临死之前仍在想着国家大事,最后为孙权推荐了当时淮泗集团中的二号人物,鲁肃。
三大统帅第二位:鲁肃。
鲁肃是继周瑜之后东吴军事领域的又一主帅。说起鲁肃这个人,他的遭遇相对来说略微有些坎坷。据《三国志鲁肃传》载,周瑜在寿春的时候跟鲁肃结识,后来把又把他引荐给了孙策,不过孙策当时正在忙于征伐东进的事务当中,很快就把他给忘在曲阿了。
鲁肃在百无聊赖的等待中也心灰意冷了,准备要放弃的时候,正好赶上建安五年(公元203年)孙权接掌江东,周瑜又连哄带骗地把他引荐给了孙权。幸好孙权当时求贤若渴,见鲁肃第一面的时候就对他赞誉有加并留在身边加以重用。
鲁肃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东吴提出了第二套发展战略:占据荆州依托长江天险建国图存与北方曹氏抗衡,直至完成一统大业。这就是著名的“榻上对”。后世赞誉鲁肃此次跟孙权的对话在东吴的影响,堪比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
此外鲁肃也是赤壁之战中的主要倡导者和其中的功臣之一。尤其是后来周瑜病逝之后,荆州的局势变成了三方割据的复杂局面,在这个时候鲁肃统领荆州事务,为东吴边境的维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也是因为荆州问题孙权对他开始有了嫌隙,君臣之间逐渐开始疏远。
鲁肃的最终命运也没有得以善终:“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卒,(鲁)肃年四十六。”鲁肃在临终之前也为孙权推荐了一个接班人,严畯。
据《三国志严畯传》载,严畯字曼才,跟当时的重臣张昭是同乡,并且还是由张昭引荐给了孙权。这个人很有才华且性情忠厚,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自知之明。当时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准备晋升他的时候,他说:“我就是一介书生,对军事上的事情一窍不通,没有办法胜任这个职务。”然后就给辞谢了。
三大统帅第三位:吕蒙。
严畯辞谢了孙权的任命之后,吕蒙就成了继鲁肃之后的第三位军事主帅。吕蒙是成长于孙策时期,成才于孙权时期的一位淮泗集团中的著名将领。
吕蒙十五岁从军,由于不学无术且粗莽好武犯下了大错,孙策一方面看中了他的勇猛,另外也是看在他姐夫邓当的面子上才没有对其进行追责,从此留在自己的身边行军打仗。孙权接位之后,就劝他在闲暇之余多看看书来提高一下自己。
后来在孙权的刻意安排之下,吕蒙参加了早期对抗魏、蜀的所有主要战役,在实际的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历练和提升。其中最为经典和知名的战绩,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他趁着关羽北上伐魏之际,统率三军平定荆州南郡并最终斩杀关羽父子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吕蒙的最终结局也跟两位前辈一样,正待继续建功立业的时候英年早逝,荆州之战刚刚结束就“年四十二,卒于内殿。”
周、鲁、吕这三个人不仅是淮泗集团中的主要将领,同时也是孙权早期最为信任和重用的军事统帅,他们在东吴前期的稳定和发展中立功无数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都是在三四十岁这个正值壮年时期病逝,没有一个是寿终正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