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惠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韩、赵)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资治通鉴》
三家分晋,韩赵魏始称诸侯。
这里的“侯”,是一种爵位,周朝天子称为“王”,王之下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你可能要说了,那么三晋的侯爵不是要比其余诸侯国的公爵要低吗?
其实也未必,因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王之下的爵位,已经超脱出了“周礼”的控制,亦不能仅用爵位来衡量一个诸侯国的实力了。
比如韩赵魏三家的侯爵和齐楚秦等诸侯国的公爵,实力几乎在一个层次,伴随着三家分晋,战国已经呈现出了七雄鼎立,相互争雄的竞争局面。
但人总是不容易满足的。
前有春秋五霸问鼎中原,后有战国七雄鼎足而立,周天子也仅仅只享有名义上的“王号”了,而随着战国七雄实力的膨胀,公爵,侯爵已经满足不了它们的胃口了,它们也想着称王。
那么诸侯国率先称王的是谁呢?
是魏国的魏惠王。
为何又说魏惠王是战国最幸运的君王呢?这是因为他能称王是站在祖辈打下来的江山上,所以能看得更远,但历史却也证明了他摔得很惨。
魏文侯的称霸。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魏国的强大,离不开魏文侯的文韬武略,三家分晋而各为诸侯,本该各有衰弱,但魏文侯却能打破常规,不得不说魏文侯是一代贤君明主,国乱则思良相,这也正是魏文侯日思夜想的事。
在魏文侯当政期间,魏国涌现出的人才,成为了魏国强大的保障,李悝的变法奠定了魏国称霸的基础,吴起和乐羊的军事才干,强大了魏国的军事实力,卜子夏、段干木等人又稳定了魏国的大后方。
这些拔尖的人才,在魏文侯的带领下,正如一台所向披靡的战车,呈现出了横扫天下的“势”,如果把魏文侯带领下的魏国比喻成一支足球队的话,那么它一定就如现在的巴西队。
那么魏文侯时期的魏国取得了哪些军事上的成就呢,也很多,比如说向西抢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向东打败了最为富饶的齐国,向北又越过赵国,灭了不可一世的中山国。
魏武侯的扩张。
魏武侯谋事而当,群里莫能逮,朝而有喜色。——《明太祖宝训》
古代君主谥号中的“武”,并不是每个君主都能“驾驭”的,这是要综合其一生的事业经历,达到了标准后,后人给予的尊称,而魏武侯的谥号由来,正是他的生平符合了“威彊敌德”,故曰武。
魏武侯是魏国立国之后第二位君主,他在位期间再次把魏国的事业推向了高峰,不过这仅仅只是军事上的,魏武侯继位之初,就开启了两线作战,一边打秦国,一边打郑国,愣是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此后魏武侯对外的军事扩张,一发不可收拾。
通过魏武侯的征战,魏国的疆域版图得以扩大,正如司马贞曾评价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所说:文始建侯,武实彊盛,可以说,魏武侯亦是魏国维持称霸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不过,也正是从这时期,魏国这台战车已经开始跑偏了,崇尚武力而不能任人唯贤,处四战之地而交恶韩赵,也就在魏武侯统治时期,埋下了颠覆魏国霸业的种子。
魏惠王的称王。
寡人(魏惠王的自称)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史记·魏世家》
魏惠王是战国七雄里,最先自立为王的人,但这并不说魏惠王此人的本事很大,他的称王,是因为他的出身,有贤能的爷和能打的爹,魏惠王生来就含着金钥匙。
但是有好的出身,却没有过硬的本事,魏国称霸的基业,在魏惠王手里彻底被折腾光了,所以不少人把魏惠王列为“最会败家的君主”之一,就如上述引用是魏惠王和孟子的对话,“兵三折於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则是魏惠王对自己一生的深刻总结。
那么魏惠王的率先称王,给魏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最大的好处就是让魏惠王在所有诸侯国面前牛了一把,毕竟别人还都是“公”、“侯”,而魏惠王和周天子一样,平起平坐了。
但好处也仅仅局限于此,相比较好处而言,魏惠王的称王,则带来更多的负面因素,得罪了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让它们共同针对魏国,则成为了魏国走向低谷的最为关键的外部因素,在魏惠王当政期间,齐国与魏国的围魏救赵和围魏救韩两次大战,彻底把魏国拉下了霸主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