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递军情信息一般都是靠骑马 那么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

日期:2023-11-1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八百里加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的战争靠什么传递军情信息?

  其实有很多种,夜晚靠火光,白天放浓烟、鸽子、狗,都是重要的手段。而马匹的使用,是最久远,也是最可靠的手段,堪称人与动物的完美结合。

  

  真实的“距离”

  我们大伙耳熟能详的就是影视作品、小说中的“八百里加急”,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匹马,能跑出一天八百里的工作里程吗?真有千里马吗?

  其实这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八百里是分别由40匹马,以接力长跑的方式,分阶段完成的,古代的一里比现在的500米短些,这也相当于每匹马急跑9000多米了。

  而每匹马跑完自己的路程是有时间限制的,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雨雪交加,都是如此,而且要严格记录时间,以便追究超时的责任。

  如果耽误时间,轻者杖责,重者判刑。

  古人高效率的“智慧”

  古人每20里就设一个驿站,而驿站不仅仅是传递军情战报,还有很多别的功能:

  文书的传递,主要是上级的指示和下级给上级的汇报材料。和军事无关,都可以列为次级或者是缓级;

  官吏的迎来送往,都要在驿站休息,这相当于军队的招待所。也是拉近本地官员与外放官员,回京任职官员最好的机会

  驿长、驿卒、驿舍、驿马的日常管理,这是一个长效工作。驿长要列出所有花费的明细报表,和将来的预算。

  看似一个小小的驿站,却是一个国家机器运转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实际上,中国古代不仅仅是靠马匹传递信息,还有鸽子和狗等动物,也扮演着信使的角色。

  鸽子虽然能直线飞行、传递速度快,但是绑在鸽子腿上的东西不能太大,携带信息量也就有限,而且还要受天气的影响。如果鸽子途中休息喝水,都有可能受到天敌的袭击。这种不确定的因素,用在生死攸关的军事上,绝对不行。

  而狗,只能在短距离上传递点无关紧要的东西,所以人与马的结合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在几千年前就充分认识到,马匹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什么是国力强盛?首先就是看你有多少可以打仗的马车。

  汉武帝刘彻,为了改善本国的军马品质,不惜用黄金铸造出和真马大小相同的黄金马,以换取西域的汗血宝马,尚且不可得,最后,不惜用战争的手段夺取。可见一个国家对马匹的依赖和重视程度。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说过:“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富者,必数马以对。”

  而对于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士农工商,谁要是有一匹好马,绝对是今天上档次的奔驰,宝马车了。

  所以,有马才有国,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小小的驿站,大大的内涵。这个国家最小的邮政公司,绝对是最迅速的快递公司,各条官道形成了网格化的管理,而每个驿站,都是网格中的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形成了中国古代极高效率的信息高速公路。

  人与马,“八百里加急”的完美组合

  历史上有名的滑铁卢战役,法国和英国开战,双方都打的精疲力尽之际,由于法国送信人的行动迟缓,英国的援军抢先感到了战场,打败了法军。一个小的传令兵,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所以,中国古代对驿马和驿卒的选择非常重视。

  首先是驿马的选择,不用凉血马,也就是比较温顺、能吃苦耐劳的那种马。虽然干活行,但动作慢,比较适合长途的、不着急的公文。

  热血马,脾气暴躁,不服管束,一旦间驯服,跑得快,适合快速运动。毕竟军情急如火,快速传递信息是第一要务,所以,“八百里加急”都用热血马。

  一旦选中“热血马”,在饲料的配比上,必须是六四开,六分草料,四分带壳的小米,混合喂养。而普通的马可就没有喂小米的待遇了。

  真不知道那些选马的人通过什么方式,确定出来这种比例关系的。既能不伤马,还能让马达到非常科学的二十里内的“极限运动”。

  所以,他们对精选出既有速度又有耐力的“千里马”的伯乐,当祖师爷供奉,绝对是有道理的。

  我们再说说驿卒,这也是一种科学的选人方式。

  驿卒既不高大,也不威猛,反而是瘦小枯干,体重越轻越好,这能减轻马的负重。

  而驿卒却不是坐在马鞍上,而是半蹲在马背上,弯下腰,这样跑起来,迎风面积小,减少阻力。随着马的奔跑,身体还要和马配合相当默契。

  影视剧中,人端坐在马鞍上,迅疾奔跑或者打仗,这是没有的实际经验,如果是那样,人的臀部会颠簸或者摩擦的很疼,而且还容易伤到尾椎骨,因为没有缓冲的余地。

  驿卒其实是很累的。

  八百里不都是“加急”,而高喊“八百里加急”的驿卒绝对是不可怠慢的。对于不让路者,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砍杀。他们有这个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