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韩信不得善终“思想偏科”想救都难!

日期:2023-11-1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是什么导致韩信不得善终?“思想偏科”想救都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早在900多年以前,司马光便对韩信大加评价,其言:“世或以韩信为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可见韩信为大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若没有他的付出和坚定的支持,刘邦说不定到死也无法一统天下。然而,就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国之重臣,后期却落得一个因谋反而罪死的悲惨下场,着实窝囊。

  清代淮阴侯像

  史载称他是密谋造反,后被人告发才有的罪死。但很多人会觉得韩信这样一个功高无二的军事天才,怎么会做出谋反的愚蠢之举呢,这很有可能是栽赃,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因为对于刘邦来说,不论韩信反不反,都要处死。

  理是这个理,那韩信就真的笨到察觉不出这其中的危险吗?还真别说,非常有可能。因为他个人的特性非常奇葩。军事才能过于优秀,处事能力严重偏科。

  这种偏科带来的认知,就会使他在非军事领域上产生幼稚的思维。不论是对于时局得把握还是人事问题上的判断,往往多浅显。

  当涉及个人发展时,他就看不透自己。

  韩信率军击破赵军后,战俘李左车对韩信献计,其中就说到他已是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了。言下之意则是暗示他,现已拥有成就大业的潜力,将来可以建立一番霸业

  但是韩信却一点也看不透这其中的意思,不懂得提早做准备,应对为未来的变化。却只是觉得自己拥有闻名天下的成就是理所应当,毫不惊讶。他眼里所看到的,更多的局限于相关军事方面的事态。

  韩信影视剧照

  再当他平定北方诸侯后,项羽派盱眙人武涉去游说他以求联合,人对他说,如今你人已是非常危险了,如果你支持汉王,项羽一死,你就是下一个。建议他不如联合项王,一起三分天下。

  但是韩信却一点也看不透这其中的意思,对于自己可以暗地里联合项羽,牵制刘邦,进而三分天下的行为不敢正视。反而谢绝地说:“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在天下即将变幻之际,不去想如何保住自己又不失对刘邦的忠诚,而去琢磨那个可有可无的名节,非常愚蠢。

  武涉影视剧照

  最后齐人蒯通也来游说,给他做了更进一步自立为王的分析。认为他已经拥有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条件,而且他已成为了功高盖主之人,握持着累累战功和赫赫威名,投汉或楚都有杀身之祸,自立才是最佳选择。

  但是韩信仍旧是看不透这其中的意思,不知道自己手中拥有的政治资本,更不懂得利用这些资本,使自己自立为王,迎合天下人心,统一全国,改变自己乃至中国的命运。而是傻傻的认为自己拼搏奋斗的结果都是属于大汉的,通过这些功劳可以安然的获得封王和土地。他这种偏科的扭曲认知,最终使得他与良机失之交臂

  当涉及政治斗争时,他看不破刘邦。

  韩信不知道刘邦的狡诈性。当他们二人对论天下之道时,刘邦当时的内心就对他产生了防备。一个心怀帝王之志的诸侯,统一天下的想法,怎么可以被一个武将所知所晓。且韩信素有大志,不提早防备,恐以后发生难以控制的大祸。

  而韩信看不到刘邦内心活动,幼稚的以为,汉王是十分信任他的能力。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每次他的军权被剥夺时,就不该是被汉王奇袭迅速扣下了。

  对于刘邦给自己的厚爱他也颇为感动。其曾对之前前来游说的武涉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

  也曾对蒯通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蒯通影视剧照

  言语之间无不流露出自己对于刘邦知遇亲信之恩的感激。刘邦信任他,扶持他,给他军官,给他兵将,给他封王。尽己所能的满足他。这就使得韩信对于刘邦的认知,更倾向于真善美。

  可是他还不知道的是,他每次立功以求封王时,刘邦内心是非常的记恨。尤其是汉王被楚军围于荥阳时,韩信遣使请立自己为假齐王,刘邦就怒骂,我日夜盼望你来支援我,你竟然给我来了个请求封假王的文书!

  韩信由于偏科的思维,便始终认为汉王对他十分宽容,因为自己的才能十分优秀,汉王再如何狡诈,对于有才能者定不会随意抛弃或者斩杀,但刘邦的真实的手段,则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用已尽,价值便失,不是弃之就是灭之。韩信看不透,着实可悲。

  当涉及时势时,他看不清天下的变化走向。

  韩信一心想的是,凭借自己的功劳封王分地。一个靠自身打拼而崛起的强者,会不自觉的倾向于貌似能满足强者功劳的分封制度。这就使得他对于分封制存在幻想。

  自秦国一统天下后,华夏大地已经不再是战国时期诸侯各异的时代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度量衡和货币也形成了统一。诸侯割据不会持久,而且天下混战还会成为主流,最终合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想要裂土封王,偏安一隅,是不可能的。最终不论哪个诸侯国都会被拉进统一战争中。这一方面,项羽就没看透。先入关中者王之,结果却是项羽成为老大,分封诸侯,取代义帝,将自己的亲信分封到优势地区,将讨厌的敌对的分封到偏远恶劣地区。前者背离盟约,后者分封不公(其实,分封根本就不存在公平),然后仍旧继续分封制,天下不乱才怪。

  项羽影视剧照

  另一方面,即使不行分封制,采用中央集权制,战时君主没有做好权力授受问题,矛盾必然在战后萌发,进而中央与地方相互猜忌,相互斗争,君主为了维护新政权,必然走向消灭功臣这一步。且封王是不可能公平公正的,也不可能使得诸侯都自我满足,分封的异姓诸侯之间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或者联合反叛,或单一反叛,或诸侯间敌对,或诸侯间联合。社会之乱,不可尽也。所以,此等后患建国后不除,就会贻害无穷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亡秦纲纪废驰,法治社会的生态已经荡然无存。在没有法治支持的社会里,皇权得不到法治保护,地方封权得不到法治限制,皇帝会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向中央集中权力,铲除地方藩王。随着战争的结束,新政权的建立,求得封王和土地的功臣,想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非常艰难。

  垓下之围

  作为异姓王的韩信,在战争期间,军事能力居于主要作用的情势下,很难看清时代的进步和天下的变化。一旦战争结束后,在自身政治斗争能力不具有优势,又缺乏法治保护的形势下,却又心存幻想的想要不被皇权蚕食鲸吞。当他从楚王贬为淮阴侯时,仍旧想按着自己的功劳行事,就说明了他看不清时代的变化。真看清的人,早就谦虚谨慎自我贬低了。

  韩信偏科的思维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未来。

  在秦后的诸侯战争中,韩信的身影日益凸显。累累成就,赫赫战功,令其成为当空之日月,掩盖一切星芒。由于自身能力的偏科以及功劳的巨大,就使得他心态走向膨胀,对于现实的认知也不够清醒。

  虽然知道耻于与周勃樊哙同列,却不知自己功大之特殊性,看不到自己手中巨大的政治资本。在刘项相争之时,就做不到裂土称王,三分天下。反而错误的以为功大会使刘邦更加器重。

  这种扭曲的思维,使得他面对时来运转之时,多是与良机失之交臂。最终贻误了成就自己的最佳机会,送了性命。可惜了,堂堂战神,不能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