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爷的地位为什么会一落千丈 看看雍正做的好事就知道了

日期:2023-11-1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清朝王爷的地位为什么一落千丈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清朝宗室的封爵分为许多个级别,从高到低分别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等。在清朝建立之初,爵位的体系还没有分得这么细,满洲的贝勒相当于汉人的亲王,是同一个概念。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世时,手下的八位亲王,也成为八大贝勒。

  我们之前提到,努尔哈赤所构想的政治制度,不像汉人的王朝这样一人为尊,皇帝号令一切,而是希望八大贝勒合衷共济,以选举投票的方式来选择国家的领导者。此所谓“八王议政”制度。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在代善的支持下当上皇帝,并进行了许多加强皇权的改革,但由于八旗和八王议政制度是清朝立国的基石,尽管皇太极不断集中皇权,但其他各旗的亲王旗主仍然具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

  亲王干预政务甚至威胁到皇权的情况,一直延续到后面的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尤其以顺治朝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时期最为严重。

  康熙皇帝在位时,以制衡手段平衡各旗主势力,尚不至于造成太大威胁。但到了雍正朝,由于许多兄弟对他的皇位并不心服,亲王旗主们重新形成了一股反抗皇帝的势力,因此雍正重新采取措施,彻底革除清初遗留下来的亲王权力过大问题。

  清朝的前身为满洲,满洲的组织制度为八旗。满洲相当于一国中之国,所有满人,包括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都各有旗属。故每一个旗民都受双重领导——一是对自家旗主负责,二是对清朝皇帝负责。一个人即便在朝廷当宰相,但在旗内,和旗主之间仍然是主仆的关系,也需要完成本旗交办的任务。

  在朝的官员们有这样一仆二主的情况,自然有时候会产生一些矛盾。比如在雍正朝时,据说有一天,有位军机大臣无故旷工,雍正过问后,发现是旗主家有丧事,这位军机大臣被叫去帮忙打鼓。

  这件事情让雍正非常不满,故雍正四年(1726年)有一道诏令,说以后各旗再有丧事,如果旗下官员中有在朝廷重要部门上班的,可以不去丧礼上帮忙,以此来抑制亲王旗主利用这种主仆关系,通过朝廷重要岗位的官员来干预政务。

  另外,亲王旗主们喜欢挑选本旗内朝廷重臣的子弟入包衣,作为自己的家臣,来对这些朝廷的重臣们施加影响,雍正也对这种行为加以禁止,极大削弱了各旗旗主干预政务的能力。

  除了前面提到这些外,雍正还采取了很多其他措施,来抑制诸王的权力。比如在康熙朝,亲王可以延揽宾客,有自成幕府之迹象,这种情况被雍正所严令禁止,他的三皇兄胤祉还因此获罪,从此王爷们再失去了招揽文士之权。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雍正朝亲王的地位大不如前,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之手,亲王旗主对政治不再有从前的影响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乾隆朝以后,亲王对清朝政治的话语权大大降低,即便后来同光年间出现过恭亲王议政,但也是处处掣肘,影响力已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