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唐朝为何亲封南诏王国原因是什么

日期:2023-11-1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隋末唐初西南边陲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所以被称为南诏。这较大的六诏小国中就数蒙舍南诏最强大,就其原因,就是此诏与大唐有很大的关联。

  蒙舍诏的地盘其前身是哀牢国,但蒙舍一族王族原并不世居于此,而是在两汉以后汉人退守后才迁此入主的。汉人势力退出后。蒙舍龙族的到来,很快得到原哀牢人的支持,势力不断扩充壮大,逐渐形成以蒙舍龙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开始被称作“蒙舍龙”或“蒙舍”。原哀牢国王为求进一步拉拢蒙舍龙一族,将女儿嫁予舍龙之子细奴逻以巩固蒙舍与哀牢的联盟。

  虽然蒙舍龙族与哀牢族的联盟加大了在五大诏中的生存地位,但由于地处南端位置绝对不占优,势力稍比其它四诏强也没用。本来五沼就打算联盟成团成国的,但其它四诏北方相邻的吐蕃国横加干预并威胁不准联盟。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五诏中与大唐为邻的南诏于公元653年,为获得唐帝国的支持,细奴逻派子逻盛炎出使唐帝国,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其他五诏与河蛮部落,受吐蕃威胁,常弃唐归附吐蕃。南诏始终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持。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唐玄宗封南诏皮逻阁为台登郡王。

  唐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皮逻阁战胜河蛮,取太和城。次年,唐玄宗赐皮逻阁名为蒙归义进爵为云南王。封王制书里说封王的原因是洱河诸部潜通犬戎(即吐蕃),蒙归义率兵征讨有功。唐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皮逻阁谋乘胜兼并五诏,张建成建议厚赂剑南节度使王昱,请求合六诏为一。王显向朝廷代请,得唐玄宗允许。由此南诏国正式立,南诏国王受唐玄宗亲封为南诏王。既然南诏国是大唐亲封的附属国,为什么后来又反目成仇,造成南诏军大举进兵巴蜀几十年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主要经过吧。

  唐天宝四年即公元745年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遣使至南诏,与皮逻阁言语不相得皮逻阁很不满意。天宝九年即公元750年,南诏新王阁逻凤路过云南(即姚州),云南太守张虔陀侮辱同行的妇女,勒索贿赂,阁逻凤不应,张虔陀派人去辱骂,并向朝廷诬告阁逻凤。阁逻凤愤怒,起兵攻破云南,杀张虔陀,并取羁縻州。

  天宝十年即公元751年大唐出兵八万往戎及巂州全面打击南诏,王阁逻凤遣使谢罪请和并请还其所虏掠,表示愿意归附于唐朝,若不允许则以归命吐蕃为胁。但唐帅不答应并继续进军至西洱河兵临南诏首都大和城,但后被南诏军击败以唐兵死六万人南诏也损失惨重暂时收场。第二年北方的吐蕃王朝机会来了,于是封南诏王为赞普钟,意思是其弟弟。但南诏毫无依附吐蕃之心。

  公元754年唐大将又领兵7万进攻南诏王城太和城,但不幸的是又一次全军覆灭并活捉唐将首领。南诏王此时在太和城建德化碑,并指着碑对唐将说:“我们叛唐完全是不得已,我相信我们后世一定会再归附大唐的。”唐将回大唐后向朝廷说明南诏意图虽各大臣意见不统一,但恰逢第二年安禄山叛乱,大唐已无暇再顾及进兵南诏了,但此时的南诏就身不由已了。吐蕃强行与之签订了兄弟盟约。吐蕃在北方与大唐开启了全面战争的同时,南诏不得不出兵很快占领了巴蜀全境。

  直到公元779年唐王朝解了北方之忧后才大举出兵巴蜀痛击南诏吐蕃联军,并很快将其赶到大渡河以南区域并让南诏吐蕃联军付出损失超十万人的代价。南诏与吐蕃战败后,吐蕃悔怒,南诏恐惧,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吐蕃改封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改为君臣关系。吐蕃在南诏开始征收重税,险要处设立营堡,还要南诏每年出兵助防。南诏王异牟寻感到依附吐蕃的害处已十分明显了。

  于是南诏王异牟寻派使者带着黄金、丹砂到唐朝,唐朝韦皋将其送到京师。使者献上黄金、丹砂,并且说“异牟寻请求归顺于天子,永为唐朝的藩属。所献的黄金,是表示归顺之意如黄金;丹砂,是表示赤心”。唐德宗赞许之,赐给异牟寻诏书,并且命令韦皋派使者去查看情况。

  韦皋派其崔佐时到羊苴咩城。崔佐时宣告天子的旨意,异牟寻与其下属都趴在地上并且低头受命。南诏之主异牟寻遣其弟凑罗栋、清平官尹仇宽等二十七人献地图、方物于唐朝。唐朝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由此南诏国再度成为大唐的附属国。

  唐太和三年即公元829年,剑南节度使杜元颖不晓军事武备废弛且苛待士卒,导致士卒引南诏入寇,攻破成都外城,掠走数万人。不久南诏军再占巴蜀全境。尔后的近八十年里,大唐南诏所谓的附属盟约名存实亡,大唐南诏之间的战争在巴蜀及周边几度上演,同时巴蜀在大唐与南诏之间相互也几度易手。直到公元902年汉人权臣郑买嗣起兵杀死南诏王舜化贞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了大长和国。后被崛起的大理国一统正式结束了历史上的南诏王朝。总之大唐允许南诏的存在也是为了利用南诏统治及制服西南各众多少数民族。时而不服时而反之也在情理之中之事。(本文主要参考文献为《南诏国志》及《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