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北伐大胜,为什么赵构下诏书勒令撤兵

日期:2023-11-2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你们知道岳飞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岳飞的北伐目标,其实想要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其实,岳飞这个人,有很大的性格缺陷。岳飞的爱国情操的确值得所有人的敬佩,所有人也愿意为他的一生伸出大拇指。

  可我们要知道,岳飞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帝王他们都期冀臣子能够“忠君爱国”。

  这四个字,很明显,岳飞一生只做到了爱国。

  忠君二字,岳飞不仅没有做到,还极其的排斥。

  整个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王朝的运行有着一套完善的制度。政治官场上的人,无人不是遵循这条潜规则。

  赵构刚刚的登上帝位,岳飞立马上书:

  出兵攻打金国!!!

  朝廷办事,向来遵循规矩,岳飞直接给宋高宗上书,直接惹怒了宋高宗。

  “越职言事”的罪名,一巴掌将岳飞拍在了地上,就连军籍也被朝廷剥夺。如果每个人都想岳飞一样,直接给皇帝上书,要朝廷大员干吗?

  更何况,当时的岳飞人微言轻,整个南宋王朝能知道他名字的也不过零星几人。

  朝廷的旨意是让岳飞那凉快在哪里带着,乖乖会老家。

  可岳飞偏偏不听,转身又投军去了。

  从这件小事也能够看得出来,岳飞的骨子里太刚,太悍。

  再说说具体的北伐经过

  绍兴十年,六月。

  岳飞从鄂州北渡长江,分兵四路挥兵北上,进攻开封:

  关中、伏牛山、颖昌、蔡州、顺昌等地到处都是岳飞的军队

  汝州、洛阳、郑州被顺利攻破,开封城近在咫尺

  不仅如此,在岳飞积极挺兵北上的同时,在淮西和淮东的两大宋军也在东部战场积极挺兵进攻。

  淮东军:韩世忠带领大军北上,进攻海州、淮阳军淮西军:张俊带领大军北上,进攻宿州、亳州

  三地守军同时进发,本来应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如果三路大军能够齐头并进,这场由岳飞所主导的北伐战役注定充满希望。

  一时间,在东部战场中,海州、宿州、亳州顺利被攻占,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胜利的曙光在到来之前,总是充满了悲情色彩。

  东部战场在节节胜利的同时,韩世忠的淮东军被阻于淮阳军城之外。而张俊因为高宗赵构的旨意停驻于亳州,恰逢天降大雨,张俊害怕金兵前来突袭,遂果断撤军南退。

  韩世忠被阻于淮阳军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关键是张俊的后撤,给岳飞带来了毁灭性的军事压力。

  在张俊北上进军,顺利拿宿州、亳州之后,陈州、亳州、宿州、顺昌恰好形成了一道完善的东翼防线。

  尤其是张俊所占据的宿州、亳州两个军事据点,他恰好能够给与金兵带来北翼的军事压力,还能够拱卫岳飞大军的东翼。

  张俊的后撤,不仅暴露了岳飞的东翼防守,还将全部的军事压力转移到了岳飞的身上。

  在开封城驻守的金军统帅完颜宗弼(金兀术)听到这个消息,倾注十二万的兵力扑向了岳飞的驻地郾城。

  这股军队先是在小商桥遇到了杨再兴、高林统领的五百巡视兵,杨再兴、高林拼死冲杀,战死在了小商桥。

  恰逢天降大雨,完颜宗弼遂放弃攻打郾城,转攻颖昌城。

  岳飞听到完颜宗弼北撤攻打颖昌城的消息,迅速出兵救援颖昌。完颜宗弼猛攻六个小时无法攻下颖昌城,只能下令撤兵。

  岳飞帐下军队本来进攻顺利,突然被揍得满地找牙,所有人都将愤怒倾注到了金兵的身上。

  岳飞带领帐下最为精锐的五百背嵬骑兵冲向了完颜宗弼北撤的大军。

  十万大军在朱仙镇被一冲而溃,仓皇四处逃散。

  金国十万大军溃逃,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奋力进攻开封城,收复失地,是最为明智的举动。

  宋高宗赵构传来了十二道诏书,勒令岳飞退兵。

  岳飞留下一句:

  “臣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

  南宋北伐战事,最终以岳飞一句悲情的长叹,无奈告终。

  这种关键时刻,宋高宗赵构为何撤兵?

  赵构虽然性格上有软弱的一面,可他绝非傻子。岳飞此举,虽然击溃了金国的主力大军,可能否顺利攻下开封,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南宋为了此次北伐战事,几乎集结了全国的精锐军地,如果攻不下,怎么办?

  如果,被金兵反杀,又怎么办?

  可能很多人会说,至少可以博一下!

  宋高宗赵构是君主,是南宋朝的帝王,他做事所有的出发点是为了求生存,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政权能够安然存活下去。

  为了这个,他愿意屈尊向金国称臣。

  他的父亲,他的哥哥,在金国受到了怎样的屈辱?

  赵构从开封出逃,陆地出逃,海上漂泊。

  他太了解出逃的滋味,难受。

  作为帝王的尊严也在出逃的路上被肆意的践踏。

  这样的帝王,不会为了岳飞的一个人的北伐梦想,而赌上南宋王朝的命运,或者让自己再一次走上逃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