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与缅甸的四次战争,为何失败

日期:2023-11-2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乾隆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缅甸当时刚被贡榜王朝统一,政府以军事威胁帮助当地土司向中国境内的土司索要赋税钱粮,起先乾隆帝因为准噶尔战役脱不开身,不愿同时开辟两战场,分散注意力。但不久,新疆局势渐渐稳定,乾隆帝开始对缅甸采取强硬态度。

  第一次出击,是当时新任的云贵总督擅自揣摩圣意。总督当时派小规模人马追剿缅兵,但徒劳无获。不过善于投机取巧的总督以大胜上报乾隆,不久,千人缅军突然袭击,并占领现在西双版纳地区,总督紧急调兵镇压,但反而被击溃,乾隆帝闻之大怒,将总督革职,并派他器重的杨应琚担任前阵将领,发起第二次清缅。

  这次清军虽人数众多,但屡战屡败。首先这时朝廷根本不知道缅甸国内的局势,当时缅甸刚刚占领现在的泰国地区,清军来袭,他们就留小部分军队留守泰国,主力部队回国对抗清军。这本是十足的好机会,但清军对其一无所知

  其次,缅甸当时用的军备都是来自英国的火器,战斗力和清军的冷兵器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级。最后,清军远途奔袭而来,到了缅甸当地又受热带气候的影响,严重水土不服。因此,这次战役也没有取得完全胜利。不过,最后缅甸因为多年战争,支撑不了耗战,主动向大清提出愿意臣服。

  第三次战役由明瑞带兵,但其自大轻视的态度,最终造成清缅战争的又一次失败。第四次由傅恒统领,此次战役激烈胶着,打到最后双方都有了厌战情绪,但仍然难分伯仲。

  大清在乾隆时期达到盛世顶峰,却连一小小缅甸都打不过。这和乾隆说过的一句话很有关系。当时,从前线回来的将领强烈建议大清引入西式武器,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训练新兵,但乾隆帝这时说,自入关以来,士兵骑射技艺日渐生疏,火器的使用会更加剧这一状况,骑射乃建国之本,不能忘却。

  正是乾隆帝的这种鼠目寸光,造成四次清缅战争失败,也奠定之后大清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