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郭靖”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不少网友都好奇,大侠郭靖在历史上有没有原型人物,网上的说法很多但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有人认为郭靖的原型是郭侃,这位郭侃到底是谁呢?郭侃生于元朝,是当时蒙古国的著名将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成吉思汗手下大将,而郭侃也是一位战功显赫的王牌将军。他曾率军大破十字军,并且结束了伊斯兰教政权。据说郭侃是郭子仪的后代,擅长使用火炮,一生大约攻下700座城池,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位人物的传奇一生吧。
01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虽为汉人,却自幼长在蒙古账下,数次救过成吉思汗性命,更因弯弓射大雕,得美人倾慕,成为草原上的金刀驸马。
得到武穆遗书后,郭靖还帮助成吉思汗远征花拉子模,屡破坚城,为蒙古西征立下不世之功。
金庸的小说里很多人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成吉思汗、丘处机、拖雷,都是彪炳千秋之人,而他写郭靖从军西征的故事也不是信手拈来、瞎编乱造!
历史上,的确有一位姓郭的汉人将军,自幼在蒙古军营长大,也深得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信任。
他出身将门,承先祖荫庇、显当世之功,一生攻城无数,从中原大地一路打到花拉子模、塞浦路斯,甚至兵临地中海,为蒙古国打下大片江山。
不过,历史上真实的“郭靖”,却从未做过什么金刀驸马,也不会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他一生的赫赫战功,和岳飞的遗书更没有半点关系。
小说往往会有艺术夸张,这是夸大了他的武功身手,而他的经历,比郭靖更精彩!
他的成就,也是郭靖所远不能比的:
三年攻下700座城池,把欧洲十字军踩在脚下,一人打下的土地面积比今天的中国还要大!
他叫郭侃,出生于陕西华县,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人。
继承先祖光荣的郭氏一族,世代将门,祖父郭宝玉、父亲郭德海,都是成吉思汗手下大将。
郭侃出生时,南宋已在金朝的穷追猛打下偏安南方数十年,而金人也已在蒙古的高歌猛进下穷途末路。
祖父郭宝玉原是金朝汾阳郡公,在蒙古大将木华黎南下时,全军投降了蒙古。
郭侃成长于蒙古军营,被木华黎的部将史天泽所喜,收为养子,留在家中教养。
他身手矫健,见识不凡,20岁就当了百夫长,后来跟着大军南下伐金,又升任千夫长。
02
1253年,蒙古帝国开始了对西方世界的第三次征服。
这时成吉思汗已经仙逝多年,而郭侃却正当壮年,意气风发。
郭侃在军中,担任宗王旭烈兀(成吉思汗的孙子)麾下前锋,经过3年的长途跋涉,足迹踏过西域、克什米尔高原、阿姆河,兵锋直指波斯。
入侵波斯的第一道难关来自木剌夷国的鸾城阿拉莫德,这里潜伏着160年来席卷西亚的回教伊斯玛伊教派暗杀教团(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也提到过这个组织,无论是谁碰到他们基本都要扑街)。
他们对付敌人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暗杀,是当时的“异端”。
靠着搞偷袭,他们占据了伊朗北部360余座城堡,建立起一个与赫赫有名的阿拉伯帝国相匹敌的伊斯兰强国,比今天的ISIS要牛逼上许多。
当时,郭侃为前锋大将,兵力虽众,但将士长途跋涉,疲累不堪,对地形又不熟悉,还未开战,就已落于下风。
偏偏他们的对手是古代第一恐怖组织,专门搞暗杀偷袭,擅于蛊惑人心,偷偷派出死士,杀了不少蒙古军的百夫长,甚至集结高手,暗杀郭侃。
郭侃既不会金庸小说里的降龙十八掌,也不会九阴真经,好在还有主角光环加成,重重护卫之下,暗杀教团的几次行动都失败了。
为了抵御敌人,他们将国内的土地挖出道道壕沟,在水中放进毒药,大有玉石俱焚之意。
但郭侃毫不胆怯,待大军集结完毕后,全力猛攻,阿拉莫德城一夜就被拿下,郭侃乘胜追击,再接再厉,竟一口气攻下128座城堡!
蒙古西征以来,从未获得如此大的胜利,而郭侃的赫赫战功,由此只拉开了一个序幕。
03
1256年,旭烈兀大军来到乞都卜城,这座城修建在但寒山的悬崖峭壁之上,用悬梯上下,正常人爬都爬不上去,易守难攻。
旭烈兀久攻不下,焦头烂额,远方不断传来捷报:郭将军又攻下10座城池!郭将军斩首敌方苏丹!郭将军···
旭烈兀和郭侃同年,18岁从军就打到过匈牙利,天生王侯,也是一代骁将。本来,他是很看不起郭侃的,觉得汉人弱不禁风,能打什么仗?
没想到此次西征,大军数十万,倒有一半的军功是被这汉人郭侃拿下的,很愤愤不平:把那姓郭的给我调来!我倒要看看这个汉人有什么本事!
郭侃来后,绕着悬崖转了很久,却不下令士兵攻城,旭烈兀几次催促,他都没有反应。
直到半月之后,他才终于整肃戎装,下令全军大炮一字排开,对着城墙一顿猛轰,声音震天响。
旭烈兀嘲道:“没用的,本王又不是没这样打过。”
郭侃却说:“他那里城墙坚固,大炮并不能将其推倒,只是这城四面悬崖,他防住了我们,却也困住了自己。先前他们粮草充足,自然不怕,可您围困了他们数月,我又来拖了半月,城中早已弹尽粮绝,稍造声势,他们就慌了。”
话没说完,外面山呼声起,守将竟已开门投降!
过了乞都卜城,再往西就没什么坚城阻碍了,郭侃凌厉的攻势横扫西亚,名声显赫,威震四方。
当他转战克什米尔时,大军还没到,一路上的城池竟然都举白旗投降了。
蒙古大军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整个克什米尔。(没错,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争了近百年也没争明白的那块地)
04
按理说,一代名将到这地步,也该飘了,但郭侃还不满足,或者说,蒙古人征服世界的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
你看,西边还那么大一块地儿呢!
1257年的冬天,郭侃大军进攻黑衣大食的首都巴格达(即阿拔斯王朝),一战消灭七万人,东西两城都被攻破。
史书记载,东城的宫殿是用沉香木建造,郭侃下令一把火烧了,香气传出几百里,飘散三月不绝。
数月之后,这座因一千零一夜故事而驰名世界的古城终于陷落,称雄阿拉伯世界503年的黑衣大食至此灭亡,新的世界,属于蒙古。
郭侃的大军继续西进3000里,来到天房(即克尔白,在今天的伊斯兰圣地麦加),守将住石在开战之前投降。
克尔白沙特阿拉伯麦加城禁寺中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为世界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正向,又称“天房”。
一路行军,望风而降的城池不在少数,将士们对住石的投降完全相信,大军进入麦加。
面对那座庄严奢华的立方体建筑克尔白,郭侃第一次感到了逼仄和恐慌。
直觉告诉他,不能轻信这里的一切。
他对将士们说:“这里的人多狡诈,恐怕不能轻信,自古以来,轻视敌人的都没啥好下场。”于是严加防范,大军只在城外扎营。
果然,住石趁夜偷袭,好在郭侃早有防范,于是偷袭者反被偷袭,住石栽了个落花流水,跑了,郭侃乘胜,又一路高歌猛进地攻下不少城池,逼得巴儿苏丹跪地投降。
麦加是伊斯兰圣城,它的沦陷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掀起滔天巨浪,可乃苏丹纠集大军准备反扑。
某次扎营时,军士都已休息,郭侃忽然吹号,让大军集结出发,再往西走了十几里才停下重新扎寨,只留下一些病卒原地待命。
众将士不解其意,但也只能照办。
后半夜,可乃苏丹的军队竟来偷袭,但他们不知道蒙古人已经改换营地了,只能杀了几个病卒,无功而返。
人们都以为是郭侃得到了什么情报,但他却说,只是自己心下不安,临时起意。
得知真相后,可乃苏丹大呼:“东天将军,真乃神人也!”于是举国归降。
05
在蒙古大军向西高歌猛进的时代,西方的十字军东征也正如火如荼。
一个往西、一个向东,天雷勾动地火,两大巨头终于碰撞在一起。
1260年,旭烈兀命令郭侃进军富浪(即法兰克人,此处指的应该是当时由基督教骑士团控制的塞浦路斯)。
十字军在东欧所向无敌,连拜占庭帝国都轰然倒下,一直到遇见郭侃,才算栽了个大跟头。
西方史料记载,郭侃一共攻占了120多座城堡,打到地中海沿岸后,才掉头北上,入侵小亚细亚。
和在中亚时一样,蒙古人所到之处,欧洲人望风而降。
富浪某骑士团首领兀都算滩甚至大喊:“我昨日做梦见神人,今日才知道是郭将军!”
如果他的军队继续攻城略地,也许整个欧洲都会发生剧变,蒙古的铁骑能一直踏过阿尔卑斯山,占领整个欧洲,世界历史也将完全不一样。
可惜没有如果。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的襄阳之战中暴毙,史书多传其为被流矢击中而死。
《神雕侠侣》中,蒙哥死于杨过之手,蒙古陷入大乱,襄阳之围得解,而真实的历史上,蒙哥之死所造成的影响更是巨大。
旭烈兀急撤军归国,忙于跟忽必烈争夺汗位,郭侃自然也率兵回国。
这是中国人所打到过最远的地方——但,也只能终结于此了。
此次撤军后,十字军养精蓄锐,巩固了在东欧的统治,并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具有活力的伊斯兰世界彻底破坏。
而蒙古人,来得快去得也快,竟然没能在这片土地留下一点痕迹。数年之后,当蒙古人再度卷土重来时,已经再不能撼动欧洲人的统治了。
06
蒙哥的死对郭侃的人生转变也是巨大的。
当旭烈兀争位失败、忽必烈荣登大汗宝座时,郭侃迅速调转墙头,转投忽必烈阵营,并迅速成为了忽必烈最得力的臣属之一,参与了陈建国号、筑都城、立省台、兴学校等二十五事以及平宋的策略。
有意思的是,金庸小说里郭靖以固守襄阳而成为“侠之大者”,义薄云天,人人敬服;但郭侃却与之相反——他正是襄阳之战的攻城者。
蒙古要打南宋,襄阳是无法绕过的一座坚城,数十年来都无法将其撼动。
郭侃在西征时,正是以快狠准的攻城著称,因此主动向忽必烈献策,从汉水重兵突破,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取襄阳。
1270年,郭侃随军南下,这场恶战一打就是三年,终于攻克。
这是决定南宋命运的一战,襄阳城破不久后,南宋便迅速败亡了,1279年,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中原大地完全沦入蒙古铁骑的统治之下。
而郭侃,则在1276年因镇压江南之功,被封为宁海知州,做了一年闲官后病逝,享年60岁。
“元之兵制,汉人无将蒙古兵者。”
而郭侃,却以汉人之身,领数十万兵、掠九州之地,一路打到欧洲,克城700座,几乎踩碎了整个伊斯兰世界,震撼了基督教世界!
著名作家田中芳树曾评价“即使是把他当成如好莱坞电影般具华丽风格之冒险电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可惜,就是这样一位大牛人,一直以来却不为人知,就连在金庸的小说里,也要把他改为一心投宋的“爱国者”,死在襄阳保卫战中。
郭靖是真正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么后世,他被捧得有多高,郭侃就会被踩得有多低。
可是,郭侃当真是叛国者吗?
他出生时,家乡已经被金朝统治90多年了,连他爷爷郭宝玉都自诩金人,转投蒙古。
郭侃生于蒙古、长于蒙古,不会说半句汉语,不认得半个汉字,是货真价实的蒙古人,西征也好、打襄阳也好,这何尝不是他的正义?
蒙古建国后,将国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汉人”是指原先金朝的子民,“南人”则是南宋百姓。
郭侃官职虽高,却属于“汉人”。
蒙古西征之时,多用屠城的方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史书上虽未记载郭侃是否屠城,但他三年连克700城池,敌人无不闻风丧胆,手上必定沾满了献血。
有如此战绩,却湮没于历史,因为他从来不符合儒家士大夫的理想境界,更不像郭靖杨过那样古道热肠、慈悲度人。
或许,我们也并不需要歌颂这个战争狂人,只需要记得,在几百年前,有过这么一位好汉,以三等公民的身份,打下过如此壮丽的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