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魏延是怎么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正史中魏延是怎么死的,先要弄清楚魏延是怎么活的,他是三国历史中最为后世所低看的将领。魏延的死,诸葛亮要负主要责任。
魏延是刘备荆州集团的骨干,当刘备还在荆州忽悠刘表,联盟孙权的时候,魏延就是刘备帐下的一员偏将,此时的魏延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
赤壁之战,刘备占领了荆州,有了自己的大本营,经营了好几年,受同为汉室宗亲刘璋邀请,入川对付汉中的张鲁,刘备抓住了这次机会,率军入川,魏延此时已经作为了入川的重要将领了。
到了益州,刘备前方抗击张鲁,刘璋却对刘备不放心了,其实谁也不会放心引狼入室,刘璋对刘备突然发动了军事行动,又是魏延和张飞力挽狂澜,打败了益州的冷苞、张任、吴懿(后投降刘备成为蜀汉主要将领),并率军包围了成都,顺利的为刘备拿下了益州。
刘备占领了益州,并一举攻占了张鲁的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却把治所定在了成都,汉中是个极为重要的地区,不但是蜀汉的西北门户,更是重要的产粮大区。
汉中需要得力的将领镇守,当时刘备手下能够具备镇守一方,且深得刘备信任的将领不超过五人,排名第一的是关羽,能力强,有盛名,与刘备亲如兄弟,但是关羽要镇守刘备的根据地荆州。
剩下的人之中,就是张飞最为合适,大家都认为刘备会派遣张飞镇守汉中,但是刘备却出人意料的派遣当时只是个牙门将军的魏延镇守汉中,并封之为镇北将军。
魏延镇守汉中长达十多年,汉中坚若磐石,无论是曹魏大军小队前来,都被魏延挫败,汉中不但成了蜀汉最为坚强的门户,更是能够为成都提供物质支持,甚至部分兵源都在汉中招募。
刘备死后,介于魏延的重要性和建立的功勋,后主刘禅封魏延为都亭候,此时荆州已经被东吴占领了,蜀汉的两大门户只有汉中依然毫发无损,这不得不说魏延在治理郡县和军事对抗方面比关羽还要强大。
诸葛亮主政蜀汉期间,屡次发动对魏的北伐战争,每次都是以汉中为基地进行军事行动,而且每次都以魏延汉中大军为骨干,但诸葛亮却从来只把魏延当作一般的将军看待,并没有发挥魏延的军事才能。
魏延在诸葛亮帐下没有受到重用,甚至是降级使用,有时候军中地位还不如王平、赵云等人,这是有原因的。
魏延此人能力强,但是脾气也大,脾气大就容易得罪人,关键是他常年驻守汉中,与蜀汉朝中众臣关系很一般,甚至连同为荆州派的诸葛亮、赵云等人都交往不深,更别说刘备定都成都后益州那帮新贵了。
魏延就死在他的性格上。
由于长期得不到诸葛亮的认同,所有的军事行动魏延仅仅只是一个战略执行者,这大大的损伤了魏延的自尊心和认同感,当诸葛亮死后,魏延彻底爆发,魏延认为,既然诸葛亮死了,北伐事业理应由他来主持。
按照当时的能力以及魏延主政汉中的经历以及魏延的军事才华来看,也只有魏延能够继任诸葛亮的北伐事业,但诸葛亮临死的后世安排是撤军成都,由长史杨仪领军。
这就没意思了,北伐是军政大事,居然把这样重要的举国战略交给一个长史,更何况杨仪几次都与魏延发生严重的冲突,诸葛亮的这种安排简直就是愚蠢。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杨仪组织撤军后,魏延率军追上杨仪,烧掉栈道,期望夺回军队控制权,重新组织北伐,杨仪与魏延对峙,并同时上表后主刘禅说对方谋反。
成都的刘禅不是昏君,他明白魏延不可能谋反,这里面一定有误会,他召开朝议讨论此事,发现群臣都支持杨仪,这个时候魏延的人缘差就凸显出来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话。
当然,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诸葛亮死后,主持朝政的是蒋琬,而杨仪是蒋琬推荐的,这就要了魏延的命了,蒋琬不能说杨仪的不是吧,他也怕受牵连。
刘禅依然没有对魏延作出谋反的定义,只是下旨进行调查,刘禅的圣旨没到,魏延已经死了。
魏延的死和《三国演义》里面查不到,只是没有那么传奇,魏延率军挡住杨仪大军后,杨仪阵前斥责魏延士兵,诸葛丞相刚死,尸骨未寒,你们怎么如此?诸葛亮的声望太高,士兵们就放下了武器,魏延只能带着儿子逃跑回了汉中,怎料到杨仪派遣马岱前往汉中,趁机杀了魏延,并斩其首级送到杨仪面前。
杨仪对魏延的首级进行了百般的羞辱,并下令杀其三族,在未经过皇帝下旨,杨仪敢杀朝中重臣,他的胆子太大。
其实真正想谋反投魏的是杨仪,他回到成都后,因罪免官,对人常说,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率军降魏。
魏延之死,其实主要凶手是诸葛亮,诸葛亮的临死安排导致了杨仪与魏延的私怨升级,甚至差点引发内讧,造成了蜀汉最后的名将魏延身死,导致最后汉中丢失,朝中再无军事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