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和袁绍都曾经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什么只有曹操能成功

日期:2023-11-2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天子并以天子的名义号令、讨伐诸侯,这样的好处在于师出有名,以皇帝的旗号征战,完全光明正大,又可以“夹带私货”,借机铲除异已,打击对手。这真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现在提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多数人会马上想到曹操。其实,早在曹操迎帝于许都前,董卓部将李傕等人,还有大名鼎鼎的袁绍,都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他们均错失了历史给予的机会,只有曹操成功了。那么,为何只有曹操能成功?

  1、李傕:挟制天子成由贾诩

  最早挟制天子的是李傕。董卓死后,李傕同郭汜、张济等人商量着就此散伙,各回各家。关键时刻,一名42岁中年人站出来,他是辅佐过董卓女婿牛辅的贾诩。他的一番话改变了李傕等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历史走向:现在要做的是杀回长安,事成后“奉国家以征天下”……

  贾诩所说的“成功后以国家名义征讨四方”,与挟天子以令诸侯异曲同工,核心都是占领政治高地,实现自己的军事企图。李傕事实上也做到了,他杀向长安打败吕布、杀掉王允,又击败马腾、韩遂,汉献帝被他挟制。如果按照贾诩的剧本发展下去,应该没有曹操什么事了。

  李傕用兵治军虽然远在孙坚之上,但政治素养实在低下,先是内讧杀掉樊稠,又与郭汜交恶,相互攻伐,交战数月。两派发现天子奇货可居,都来争夺,李傕快了一步,抢先劫持汉献帝到了自己的军营。贾诩“奉国家以征天下”的主张没有实现,李傕只成功挟制了天子。

  2、袁绍:并非只是败由淳于琼

  作为凉州兵悍将,李傕本“边鄙之人”,远离权力中心长安,“习于夷风”,玩不了高深政治技巧,尽管有贾诩的辅佐,最终并未实现当初的规划蓝图。但是作为四世三公的袁绍,也为何没能玩得转这个政治陀螺?很多人认为是受了淳于琼、郭图等人的误导,其实并非只是如此。

  因为汉献帝被李傕挟制,袁绍的谋臣沮授站了出来,向袁绍献计:天子正四处流离,现在将军的军队强大,士人归附,如果把皇上迎来邺县,“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养兵马讨伐不向天子朝拜的人,谁敢抵抗你?沮授是继贾诩之后,第二个发现天子有这个“特殊用途”的。

  袁绍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表面看是听信了淳于琼、郭图的话:如今的天下正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把天子接来,动不动要上奏天子,服从就削弱了自己的权力,不服从则是抗命不遵,此非善计。久为臣子的袁绍,总算当了一回老大,哪能再找个人来蹲在自己的头顶上?

  3、曹操:并非只是成由毛玠

  袁绍政治目光短浅,为了表面上的权力,失去占领政治高地的机会。苦劝无果的沮授只好说:如果不早做决断,必有其他人接驾天子。这个判断很靠谱,曹操的谋臣毛玠站了出来:用兵之事合乎正义就能胜利,保守权力需要财力,如成就一番霸业“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从“奉国家以征天下”到“挟天子而令诸侯”再到“奉天子以令不臣”,贾诩、沮授、毛玠3个奇才献计于主,得到的结果各不相同,非人谋不同,实“主上相异”,这里的“主上”无疑是人谋得以实现的关键。因此古人才有“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论断。

  李傕和袁绍都错失了历史给予的机会,只有曹操成功了。表面来看是得益于曹操的从善如流。但从根本上讲,却是曹操“运筹演谋”的结果,正如史书所评价“唯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奉天子以令不臣”正是曹操“超世之杰”的代表之作。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魏略》,感兴趣者可详细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