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胤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康熙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但是明白人也有办糊涂事的时候,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康熙而言,儿女事就是他最难断的家务事。在继承人这个问题上,他是废了又立,立为又废。
康熙14年,康熙立年仅周岁的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这也意味着胤礽将肩负着大清王朝的兴旺使命。但是晚年的时候,胤礽却两度被废,变化如同天上的星云,这让急于站队的大臣们措手不及。
从小的优越感,使胤礽妄自尊大,兄不友爱、弟不恭敬,渐渐失去康熙的认可
胤礽是清朝历史上最没有争议就被立为太子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在太子位上呆了几十年,却没能继位的人。胤礽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太子,自小学习、骑射都非常出色,康熙对这个儿子也是非常满意,深负厚望,但是随着其他儿子的慢慢成长,太子之位的矛盾开始一天天的尖锐起来。
康熙第一次对胤礽有不满之心,是1690年7月,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在途中生病,想要返回北京,于是让胤礽和皇三子去驿站迎接,胤礽到行宫看到康熙身体不适,但是并没有半点担忧之心,这一点让康熙非常不满,康熙认为太子对自己没有一点忠爱之心。
随后,康熙又发现胤礽行为暴力,对待下属、兄弟极不友爱,对那些检举他行为不端的大臣进行报复迫害,同时还默认下属官员向地方官勒索、敲诈。
这一系列行为都与康熙主张的“宽和仁慈、节俭爱民”严重不符,康熙认为胤礽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处处要求与众不同,在兄弟之间争强好胜,身边的人对他都是奉承、谄媚,使他忘乎所以,目空一切,妄自尊大,长此以往,又如何能够担负统治者的重任呢?
于是,康熙对太子胤礽逐渐产生不满。
结党营私,试图谋反,觊觎皇位
胤礽的母亲是孝诚仁皇后,索额图是他的外叔祖父,在索额图的联络下,为他组织了一股强劲势力。
胤礽随着势力的日益增长,开始膨胀,在一些行为礼制上开始违规,使用的服饰采用黄色,一切礼仪都与皇帝的标准相似,这让康熙知道后,非常不满,多次下令申饬。这也意味着胤礽的地位开始在康熙的心里失去了信任,产生了动摇。
康熙41年南巡时,行至德州时,胤礽病重,康熙决定先回京,将胤礽留在德州养病,同时留下的还有索额图。
这二人在养病期间,散播了许多怨言,第二年,康熙便以“议论国事,结党妄行”为由,将索额图交由宗人府拘禁,不久死在幽所。
至于议论的是什么事情,也没有明确的说出来,按康熙当时的做法:就是先发制人,已经对胤礽失去信心了,所以他对胤礽的党羽肯定是要提前剪除的。
在处理了索额图之后,皇帝与太子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加深了,康熙甚至怀疑胤礽要替索额图报仇而谋害于他,于是废黜太子已经势在必行了。
康熙47年,康熙到承德避暑山庄围猎避暑,在这期间皇十八子生病严重,康熙对此十分担心,此时百官都担心康熙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唯独胤礽对此并不着急,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兄长对幼弟的关心,这让康熙看到了胤礽的冷漠无情,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如此,将来当了皇帝,那他的兄弟又如何存活呢?
与此同时,康熙还发现胤礽每天晚上都在他的帐篷外窥视,康熙怀疑他有谋反的动机,于是决定提前废除太子。此时,一心夺位的皇长子,也落井下石,说尽胤礽坏话,对康熙废太子的决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康熙47年(1708年)九月,胤礽被废除,囚禁于咸安宫,同年12月被释放。康熙48年(1709年)3月,胤礽恢复太子之位。康熙51年(1712年)10月,再次被废黜,仍禁囚禁咸安宫。此后大臣们多次提议复立,但康熙始终未再立胤礽。参考资料:《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列传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