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太史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有多少英雄这里如同太阳一样炫耀升起,又有多少英雄在三国里面折戟沉沙。今天我们要讲的历史人物其勇可比吕布,其忠比许褚,在三国的战场上也留下了重重的一笔,那就是三国东吴名将太史慈,在东吴这边,得到了孙策的重用,从而一鸣惊人。
出身卑微,机智解决州郡矛盾太史慈本人从文献里看,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是挺帅气的,他和关羽差不多,留的一把漂亮的胡子,身材高大,并且关羽见了都会是嫉妒的那种,太史慈刚出道的时候,是个有名的射手而且箭无虚发,而且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当官,一切都源于太史慈早期的勤奋好学,而且被推荐成了曹史,也就是现在的办事员的身份。
而且在当时他就妥善地解决了当地的郡守和州牧之间的矛盾,他们矛盾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在那个年代经不住那样的闹腾啊,谁的奏折能够首先送到朝廷谁的胜算就大一些,只不过这一切都被太史慈给撞倒了,就在他们双方都到了洛阳的时候,太史慈用计毁掉了当时州牧的奏折,这才帮助郡守逃过了一节,后来州牧被其他人告发了,因此因为太史慈的原因,郡守这边才能够相安无事,可以看得出来其办事效率和反应能力不是一般人根本办不到。
虽出道,却久久不能得志可是三国那个年代里面很多都是靠关系和朋友推荐才能获得赏识,比如诸葛亮是被徐庶推荐,而且被当时尊称为"卧龙先生",周瑜也是因为和孙策的关系好,而且当初也是在孙策落魄时全力资助他,才有了后来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这些种种例子数不胜数,可惜是太史慈本身出身卑微,而且遇到的领导也都是各个都看人的出身,所以一直到投靠孙策之前,太史慈本人也是受尽了憋屈,没人看得上他,几乎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
刚巧公元193年,北海的孔融被黄巾军给围了,太史慈也在其中,孔融本身也是个没有什么大才的人,因为孔融对待太史慈的母亲家人很好,便去想着帮一把,但是到了那边孔融根本不停太史慈的话,原本他想着我们现在兵马可以的抵挡的住黄巾军的,但是老孔这会一门心思的只想着请外援来救他,不敢出战杀敌,没办法,碍于情面,跑到了当时距离最近的刘备那里,可刘备也是刚刚混出点样子,一听北海的孔融竟然也知道自己,高兴坏了,立刻起点兵马,带着他的二弟三弟,前去救援,黄巾军一听有救援部队,立马四散撤退了,这才解了北海的危机。可在孔融这边也没怎么得到赏识。
投靠孙策,一鸣惊人历史滚滚向前走动着,是金子总会发光了,到了孙策脱离袁术想要回江东创业这个档口了,扬州刺史和太史慈在一个郡,刘繇这个人竟然还说,我若用他,大家伙肯定笑话我没见识,只让太史慈去侦察敌情。可不赶巧的是,孙策带领着他的十三位将领刚好路过,就遇到了太史慈,两人二话没说,上来就干,太史慈也不惧怕这位江东小霸王,两人斗了几百回合也没分出来个胜负,最后各回各家。
在孙策收复江东的同时,太史慈不行被捕了,孙策亲自过来为他解开绳索,这也就是古代经常见到了,抓到一位将领,最好的收揽方式就是,先把他捆了,然后领导亲自过来劝说,兄弟啊,留下吧,咱们一起创业,过来没多久,刘繇在豫章郡死了,他手下的万把个士兵还在,太史慈建议去自己去安抚士兵,并且给孙策带回来,可孙策旁边的人都不相信,这放走的鸭子还能再回来,可孙策相信,果然在60日之内回来,而且带回来一大票人投靠孙策,于是太史慈在孙策这边更加得到重用,也变得更加相信他,一些军政大事也都常常拿出来和太史慈一起讨论,从此便跟随孙策一起扫荡江东,帮助孙策稳固江东大局。
可孙策死后,挺尴尬的一件事是,孙权把太史慈调去防守刘磐,从今之后便没有多少太史慈的痕迹留在历史上,笔者猜测或许是因为政治的原因,原本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太史慈是孙策的嫡系,周瑜那些个大将是当时环境的原因,没有办法支开。
这些下面的前朝大将只能去守卫疆土去了,其实我们从史料中也不难看出,太史慈到死的时候都是不甘心的。不过我们今天看过太史慈的一生之后发现,他的能力和武将战力都不逊色于孙策的一个人,如果孙策没有被人刺杀,或许江东的孙吴的局面至少不会再孙权去世后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