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了大罪的大臣为什么都是自杀 这还得归功于一位汉朝的元老级人物

日期:2023-11-2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犯罪的大臣为什么是自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面子”是根植于文化的社会心理建构,面子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与表现,面子具有情境性和可变性,面子是一个人自尊与尊严的体现,面子是一个人的自我心像,面子是重道义轻功利伦理情趣的表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别人对一些性格倔强的人评价为“死要面子”。

  而这种情况,在亲戚之间尤为常见,但是,你可知道,在古代“死要面子”却有别的含义。古代人所说的“死要面子”不同于现在的脸儿薄,指的是:在一些官员犯下死罪之后,虽然无法饶恕,可面子上的功夫,却不能少了半分。即使是临死,他们也希望能够保全自己的尊严,更何况,这面子还是皇上给的。

  然而,这样的传统并非一开始就有,说起来,这一切还要从汉朝初期说起。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在诸位能臣辅佐之下一统江山,可是,当他登上皇位之后,却一直心中不安,生怕自己死后异姓王起来造反,到时候,自己的儿子们玩不过他们,岂不是要步入秦王朝不过二世的后尘?因此,刘邦索性心一横,把当时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残酷杀害。

  后来,到了吕后执政,其残暴程度更尤胜之,一度制造了著名的“人彘”事件。她把刘邦的爱妃戚夫人砍掉双手双脚,挖去眼睛,割掉鼻子,弄成一个人棍,然后,再将其放到大缸里,任其在痛苦和绝望中等待死亡。以至于,吕后的儿子惠帝见到这场面后,感慨其母亲的狠毒,连皇帝都不想做了。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汉文帝时代,才有了一些转变,并且,他定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犯了死罪的大臣,一律不得严刑逼供,要让他们自行了断,即使是死,也要让他们死得有尊严。”这样的传统,到后代一直被沿用,很少有人破坏这一规矩。

  其实,说起来,真正起到这么大作用的,还应该归功于一位汉朝的元老级功勋人物:绛侯周勃。

  周勃本是刘邦的武将,跟随刘邦一路腥风血雨,终于是打下了江山。在吕后执政之时,他担任了宰相之职,吕后死后,他更是掌握兵权,与陈平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之后,将吕后封的吕姓王全部诛杀,并决策迎立代王刘恒做皇帝,即:大名鼎鼎的汉文帝。

  汉文帝登基之后,顾念周勃有功,便任其为第一宰相。而周勃一时风光无限,连走路都趾高气扬,汉文帝每次都要起身相送,还要目送其离去,可以说,是给了他极高的殊荣。但是,俗话也说过:“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周勃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正巧,有一天身边有人向他进言,说:“您乃开国功臣,而且,手握重兵,不仅诛杀吕后,还新立国君。可如今你位极人臣,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却正处在风口浪尖,时刻都可能招来杀生之祸。”这样的说法,与周勃的想法当真是不谋而合,于是,周勃便上表请辞,汉武帝也很痛快地答应了。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未结束,周勃虽然放弃了权力,但是,考虑到他的影响力,汉文帝仍然对他不放心。当时,不少诸侯按照规定,应该离开京城到封地去,可是,他们大多贪慕京城繁华,不愿离开权力中心。汉文帝便趁此向周勃提议:“您是开国功勋,德高望重,就请带个好头吧。”

  周勃到了封地之后,汉文帝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可是,周勃心里却不踏实。

  他心想:“汉文帝这么几次三番的折腾自己,心机之深实在超出了自己的预料,恐怕自己仍不能使汉文帝放心。”于是,他越想越怕,最后,竟是得了心病。以至于,每次有地方官来看望他,他就以为是汉文帝派人来取他性命,每次接见官员,总是安排家丁全副武装,以防不测

  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有一天,周勃真让人给告了,而罪名正是谋反!当时,汉文帝心中对周勃已经很放心了,并对周勃的实力也很清楚,深知他早已无力谋反。可是,既然有人告了,何不趁机再做做文章,彻底了却自己的一块心病呢?

  这么一来,周勃在牢狱中的日子倒是不好过了,整天严刑拷打,把他折腾得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周勃乃是武将出生,不善与人交际,再加上,他本身心里就担心是汉文帝故意而为之,于是,整日忧心忡忡。虽然,自知清白,却是百口莫辩,眼看着再这么折磨下去,自己恐怕就要顶不住,屈打成招了。

  正在这时,周勃的儿子给审讯的狱卒送去了一千两金子,狱卒不动声色,只是在记录周勃口供的竹筒背面填上一行小字:“公主可证明无罪。”周勃看到之后大喜,忙将这道消息传给了儿子,之前,他的儿子娶了当朝公主为妻,眼下这个公主正是他的救命稻草

  在这关键时刻,周勃的另一位救命恩人也出面了,她正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

  薄太后听闻这件事之后,一直忍而不发,待到汉文帝给母亲请安时,才大发雷霆,摔冠怒骂。说:“这周勃倘若真要造反,为什么要等到现在?当初,他诛杀吕后,威震三军,又手握重兵,若是真有异心,你岂能当上皇帝?”这一顿怒骂直将汉文帝骂得不敢作声,连连应下,将周勃无罪释放。

  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周勃,终于明白了这个“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禁仰天长叹:“我周勃曾经统率千军万马,威震八方,如今,竟不如一个小小的狱卒厉害!”周勃虽是被无罪释放了,可是,当时的官员,却仍然对此事愤愤不平

  这其中,有一位名叫贾谊的青年才俊,他知道周勃无故受虐之后,便拿着这件事含沙射影地批评汉文帝。他在著名的《治安策》里,讲了一大堆儒学的大道理,云云礼义廉耻。说那些有功之臣毕竟是有身份的人,即使是犯了错误,也不该辱没他们的尊严,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羞耻之心,知耻而后改。

  贾谊虽然没敢明提周勃的名字,但是,汉文帝却是心里清楚。

  于是,面对这样一位在当时极富影响力的人物,汉文帝终于是立下了一个:“忠臣死罪,责令自杀”的规矩。可是,这规矩刚下来不久,就碰上了一个“硬钉子”。

  汉文帝的亲舅舅薄昭杀了使臣,犯下死罪,按理当斩。

  可是,薄昭乃是汉文帝的有功大臣,又是皇亲国戚,加之规矩新立,汉文帝便劝他自行了断。可惜,这薄昭实在惜命,整日躲在府中,任凭怎么逼迫,就是不肯赴死。汉文帝便想了个法子,他派上满朝大臣都去薄昭府上,披麻戴孝,为薄昭哭丧。这国葬的待遇,实在是给足了面子,薄昭于是便咬舌自尽了。

  自此之后,这个规矩便一直流传下来。

  汉文帝新立规矩,最终,还是受了贾谊那篇关于儒家伦理文章的影响:秦朝注重法制,以吏为师。汉朝初期实行黄老之学,修养生息,但是,在法制上却是仍然沿用了秦朝那一套。后来,为了稳定民心,逐步引进儒家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更是大举引进儒学,逐渐发展到“外儒内法”... ...

  可以说,汉文帝处理大臣死罪方式的改变,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由“法”到“儒”的渐进过程。

  参考资料: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汉书·卷四·刘恒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