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益州牧刘璋雄才伟略,是什么导致他被后世人嘲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现在请让我们把视角转向刘备、孙权与曹操都心心念念的益州,自荆州被曹孙刘三家瓜分后,益州可能就成为这天下最后一块肥肉了(关中经董卓等凉州军阀蹂躏,已相当残破,只能算块大骨头),三家都流着口水盯着它,让它的主人刘璋有一种被扒光衣服欣赏的感觉。
在三国群雄之中,刘璋可能是最没野心的一个,事实上,就算在刘璋与他的父兄之中,刘璋也是最没野心的一个。然而历史的漩涡非要将他卷入时代洪流之中,他光着身子,奋力击水,四周却只有冷笑与叹息,其中不乏推他下水又扯他后腿的同伴,他们只想踩着他爬到另一艘船上去,他费尽心思,打败一个又一个叛徒,但没有办法,他父亲留给他的船太破,无论怎么修补仍是漏水,他想不沉没,只能跟着大家一起上另一艘船,然而中国向来以成败论英雄,所以翻开史书全是嘲笑,连一滴同情的眼泪都没有(注1)。
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刘璋那个野心勃勃的父亲刘焉。那还是在黄巾之乱爆发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88年,时任九卿之一的太常刘焉敏感的意识到,大汉王朝可能要完蛋了,他不想跟着这艘泰坦尼克号一块撞冰,所以决定找一艘救生艇,划去别处做个土霸王。首先我不得不佩服刘焉的小聪明,那一年董卓还在皇甫嵩手下做事,三十出头的曹操则因得罪了宦官集团还躲在乡下隐居,二十出头的刘备则在公孙瓒手下混个小军官,而诸葛亮孙权这帮“八零后”当时才不过七八岁。
果然隔年汉灵帝就死了,外戚党与宦官党同归于尽,董卓趁机而起,天下大乱。而刘焉则早已在益州谶纬大师董扶所谓“益州有天子气”的指引下进入这富饶的天府之国,去做益州牧。
其实刘焉在入川以前,益州的黄巾起义已经被益州本土豪强给平灭了,但豪强们仍然对刘焉表示了热烈欢迎。因为刘焉既是宗室重臣,又是一位儒家教授,大家一则贪图他文弱,二则想借他的招牌保境安民,稳定局势。然而豪强们错了,刘焉来益州,并不只想保境安民而已,他可是听了“益州有天子气”这句谶纬才来的,所以他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与益州豪强争夺人口与财富,以汲取足够的社会资源,迎接接下来的争霸战争。
我前面就说过,东汉末年随着中央权威瓦解,农民起义频发,各地豪强纷纷招揽客民,聚众自保,抗拒赋税徭役,导致多地政府财政空虚,兵力羸弱,行政瘫痪,甚至还有好几位刺史为黄巾所杀(如并州刺史张懿、凉州刺史耿鄙、益州刺史郗俭、兖州刺史刘岱)。所以三国群雄大多干过杀豪强分田地的事情,比如孙策杀名豪,刘表杀宗贼,曹操杀边让,目的都是为了加强集权,巩固统治。当然,这些豪强的反扑也是相当厉害的,孙策最惨,遇刺身亡,曹操则差点丢了老窝兖州,刘表也被南四郡的叛乱搞得相当狼狈。而刘焉身为三国老一辈群雄,他有啥好办法吗?
图:刘焉
一般来说,镇压豪强,必须靠外部力量,本地人都是乡里乡亲的,干不出这事儿来(当然,也可以拉一拨打一拨,但副作用是容易让拉的那一拨更加壮大,比如刘表拉蒯越蔡瑁平荆州豪强),所以刘焉也必须借助外部力量,那就是东州士和少数民族雇佣兵。
所谓东州士,就是董卓之乱时从南阳和三辅等地逃到益州去避乱的士族和流民。我们都知道,南阳是东汉的帝乡,住的都是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的老家人,三辅地区则是天子脚下,也有很多人非富即贵。但是,几次大乱下来,这些地方都待不住人了,大家只好往益州跑,前后共有数万户之多。但这数万户东州人来到益州后,发现落差太大了,这些人毕竟曾经阔过,如今却寄人篱下,想要买田地被益州人抬价,想要卖金银细软又被益州人压价,日子过得非常不爽。这时候,益州牧刘焉前来送温暖了,在政策方面对他们诸多照顾,这下东州人大有翻身农奴做主人的感觉,果然是宗室帝胄,跟益州本土那帮蛮夷就是不一样,这才是亲人哪!于是刘璋就将这些东州人收为己用,竟整出一支数万人的东州兵,然后又大出血本,从南中少数民族中又雇佣了数千青羌兵(羌族的一支,又称青衣羌,乃无当飞军的前身)和五千叟兵(亦羌族的一支,大概是今天白族、彝族的祖先),实力大振!
这下益州豪强倒霉了,刘焉一声令下,立刻杀了州中豪强李权、王咸等十多人,然后抄了他们的家,补贴自己和东州人。而可这一下刘焉也捅了大篓子,因为这十几位益州豪强不仅是当地大族,而且是地方高官,比如李权是临邛县长,王咸是巴郡太守,其他人也大多是郡县高官,都有权有势有名望,杀一个都要考虑半天,刘焉竟然一口气杀了十几个,简直比曹操孙策这样的强力人物还要狠。
然而,刘焉狠过头了。他的情况与孙策杀吴会名豪不同。首先孙策本人也是吴郡富春人,也属于当地豪强之一;其次孙策也是一个一个杀,不像刘焉连环杀,跟个变态一样;第三,刘焉杀也杀得没技巧,《三国志》上说是“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华阳国志》上说是:“枉诛大姓巴郡太守王咸李权等十馀人”,总之就是胡乱找借口乱杀,完全不能服众;第四孙策的基本盘淮泗集团也远比刘璋的东州集团强大,更重要的是,东州集团都是南阳三辅的豪门世家,自视甚高,完全看不起益州人,估计看他们跟南中那群西南夷也差不多(注2),而益州人最憎恨的就是拿他们当蛮夷的中原人(注3),双方矛盾是意识形态的矛盾,完全无法调和,如今刘焉还要往上面添把火,只能使双方仇恨加深,来点火星就要爆炸。
果然,当时已迁到长安准备往西方发展的董卓听说刘焉大开杀戒,觉得吞并益州的机会来了,于是以刘焉妄杀郡县官吏为由,派了朝中重臣司徒赵谦带兵前去讨伐。董卓虽然被称为汉贼,但他自己不这么认为,而且他毕竟代表朝廷,这下刘焉顿时从州牧变成了逆臣。益州豪强任岐与贾龙听说后,便立刻带头,干脆地反了刘焉。这任岐、贾龙与王咸等十多人一样,也都是郡县高官,任岐官居犍为太守,贾龙则是握有兵权的校尉,是当初平定益州黄巾之乱、并将刘焉迎入绵竹的大功臣。而且这两人正是蜀郡人,在当地极有势力,所以很快就兵临成都邑下,并放火制造混乱。刘焉的东州兵拼死抵抗(注4),最后还放出强悍的青羌兵,这才将叛乱平定,任岐、贾龙双双被杀(注5)。
从这次叛乱可以看出,益州的情况远比中原、荆州和江东复杂,由于益州地处偏远,所以基本没有什么流官,各地郡县长官都是本地人,所以说益州豪强不仅有钱有人有土地,而且拥有庞大的政治势力,可以名正言顺的调用郡县官兵;不像吴会名豪和荆州宗贼,都是乡村土豪,很容易被办。
而等到刘焉终于平定了叛乱,这已经到了公元前191年。天下已经彻底乱了,群雄各据一方,开始大混乱。刘焉心思更加活动,他不仅造了一千多辆豪华的皇帝出行专用舆车,配天子仪仗,丝毫不掩饰自己僭越的野心,甚至比袁术还要早四年就开始嘚瑟了。他又听算命师傅说东州将领吴懿的妹妹有母仪天下之相,便让自己的三儿子刘瑁娶了吴妹妹,这就是拿他们当太子太子妃在培养啊!
刘焉有四个儿子,为何想让三子刘瑁当继承人呢?原来,他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次子治书御史刘诞,四子奉车都尉刘璋,全都在董卓把持的朝廷为官,刘焉在益州当上了土皇帝后,不敢回朝廷述职,董卓李傕等人自然也不肯放刘焉三个儿子走了。刘焉又是装病又是送礼,好不容易让董卓放了小儿子刘璋回来看老爸,同时宣布朝廷的怀柔政策,希望刘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浪子回头回头是岸,赶紧回长安来向董太师表忠心吧!不料刘焉却赶紧留住刘璋在身边,能捞回来一个也好啊。
刘范对自己的小弟刘璋是羡慕不来了,如今之计,只能奋力一搏!刚好当时马腾韩遂想要攻打长安,刘范就拉了一帮人准备做内应,同时联合老爹刘焉,三股力量同时发难,必能打败李傕。
然而,据《华阳国志》记载,在事情紧锣密鼓的准备期间,刘焉的治中从事,同时也是益州豪强王商竟然劝刘焉不要这么做,刘焉当然不听,这件事关乎他两个儿子的前途和性命,赌也要赌一把!结果事情还有没准备妥当,居然就提前败露了,李傕突然发难,马腾等人猝不及防,顿时战败,逃回凉州,而刘范兄弟则都被杀死。另外,由于事情发生的太快,刘焉派去帮忙的五千叟兵也来不及救援,就在半路被击败,损失惨重(注6)。
史书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很显然,益州豪强、同时也是益州第三把手治中王商有重大嫌疑,否则马腾与刘焉联手,突然一击,未必就不能打败李傕,让汉献帝的日子好过一点。
总之,要怪就怪刘焉杀益州人杀得太狠,搞得间接害死了自己俩儿子,也害惨了汉献帝。李傕、郭汜以此战功,更加专权,汉献帝实在待不住了,就想着逃回洛阳去。
更蹊跷的是,没过多久,刘焉心爱的一千多辆皇帝专用车也突然被一把“天火”全给烧了。这把火起在这时显然也十分蹊跷,恐怕绝非“天火”这么简单,更有可能是“人祸”。我不觉得有啥“天火”能够一口气烧掉一千多辆大车,还殃及民宅,搞到最后刘焉不得不从大本营绵竹迁出来,将益州治所搬到成都去。
儿子死了,车被烧了,家也被烧了,换做谁也一时无法接受。总之,这一连番的打击将刘焉彻底打垮了,这位老人无法承受生命之重,结果和刘表、范增相同死法,痈疽发背,卒!时间是在公元194年。需要注意的,徐州牧陶谦也正好死在这一年,这说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来临了。
陶谦和刘焉一样,留下的是个烂摊子。只不过陶谦是外患,而刘焉是内忧,总之,他俩干的很烂,没能攒够政治资本可将位置传给儿子,况且当时天下刚乱,地方军阀们在明面上也还不好意思搞世袭。最重要的是,朝廷在李傕的授意下,已经派了一个叫扈瑁的颍川人来当益州刺史了。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益州人是支持扈瑁的,而扈瑁此时也已来到了汉中,汉中张鲁早就想摆脱益州自立了,所以也大力支持扈瑁入川,这样看,刘焉剩下的俩个儿子刘瑁刘璋似乎没戏了?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益州豪强的首脑人物,如赵韪、王商等人认为刘焉的小儿子刘璋温和懦弱,比较好控制,于是拥立了刘璋作为益州牧,总比那个不知根知底的扈瑁要好。按照常理,东州派的首脑人物庞羲、吴懿应该是更支持刘瑁的,这应该是也是刘焉的遗愿。但是很显然,刘焉的突然去世让益州的政治局势失控了,益州派竟然东山再起,以成功拥立刘璋之举,重新从东州派手里夺回了政治优势。
但赵韪等人笑的太早了,在这个敏感时刻,益州豪强内部竟然发生了分裂,以甘宁为首的巴郡豪强拒绝承认刘璋的地位,再次发动叛乱,刘表也趁乱打劫,派出自己的别驾刘阖带兵进入巴郡予以配合。看来刘表也不是个老实人哪,当初刘焉和董卓李傕关系搞僵,就是因为刘表一直在举报他有称帝野心。刘表这么做,就是要把益州局势搞乱,自己好浑水摸鱼,就算不能吞并益州,拿下巴东也是好的。
在这种情况下,赵韪只得离开成都,亲自领兵前往巴郡平叛,打败了甘宁,甘宁被迫逃入荆州,投靠在江夏太守黄祖手下,最后又投靠孙权,成为了东吴一大虎臣。后来孙权想要吞并益州,周瑜甘宁二人就是最重要的推动者。
刘璋看着老爹留给自己的烂摊子,欲哭无泪。如今这局势简直糟到极点——汉中太守张鲁领着扈瑁在汉中看笑话;赵韪等益州大豪强则自恃拥立之功,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王商等人也居心叵测,不知想干啥;东州派的庞羲、吴懿等人则由于更属意自己的三哥刘瑁,对自己这个新来的不冷不热。总之环顾四周,整个益州内部四分五裂,外部的刘表、李傕等人也虎视眈眈,刘璋自己则孤家寡人,更像一块招牌,半点实权都没有。同样是创二代,孙权的日子就要比刘璋好过得多,孙策虽然也大杀江东士族,但孙策被刺让江东大族出了一口恶气,孙策算是用死亡给孙权铺平了道路,让孙权后来得以平稳的实施江东政权本土化。但刘焉过早暴露了自己的称帝野心,死的又极窝囊憋屈,东州人和益州人的矛盾又太大,总之,刘璋这益州牧的位子别说铁王座了,根本就是豆腐做的。
在这种情况下,刘璋决定赌一把大的,来个绝地反击。首先,刘璋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让他驻扎在荆州与益州的边境巴东郡朐忍县(今重庆云阳),与刘表对抗。由于甘宁叛乱,荆州和益州的关系非常紧张,让赵韪在此处镇抚,也是很正常的安排。然后,刘璋一声令下,把张鲁留在成都的家人,包括张妈妈和张弟弟全给杀了,气的张鲁哇哇大叫,也领兵进犯巴西。刘璋于是又把东州派的庞羲也给调了过去,担任巴西太守,和张鲁狗咬狗。另外刘璋还提拔了巴郡人严颜为巴郡太守,让赵韪、庞羲、严颜、张鲁四股势力互相牵制。
图:严颜
这样一来,益州派的老大和东州派的老大都被调出了成都,自顾不暇,刘璋终于可以稍稍行使自己的权力了。首先,他提拔了大量益州年轻士族乃至寒门子弟为官,以安抚益州派,其中最主要的一支就是蜀郡张氏家族,包括张肃张松兄弟,以及忠心耿耿的寒族名将张任;其次,他对东州派势力尽量予以约束,不让他们为所欲为。虽然王粲《汉末英雄记》说刘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但事实上,东州人与益州旧民的矛盾是刘焉时代的历史遗留问题,刘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以刘焉的错误来责怪刘璋,是一种非常随意的历史写作方式,也容易误导读者。比如东州派大佬庞羲由于屡败于张鲁之手,又感觉自己遭到刘璋排斥,所以决定招揽巴郡的少数民族板楯蛮,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但是汉昌县长程畿拒不奉命。这位程畿是巴西阆中人,他不想东州派坐大,显然是站在自己益州派的立场上。然而,刘璋对违抗东州派大佬的程畿予以了最大的支持,竟然将他连提数级,成为江阳太守。
刘璋的一套组合拳,让当年拥立他的庞羲、赵韪等人顿时晕菜,本来想立一个没用的东西好自己做大。结果自己却越混越回去了,岂有此理?庞羲倒还好,大不了服软就是,毕竟他与刘璋是通家之好,他女儿也嫁给了刘璋的长子刘循,一家人好说话,于是他诚恳的向刘璋谢罪,最终得到了宽宥。而赵韪可就受不了了,要知道他可是益州元老,十几年前刘璋决定入川,时任全国总粮库大总管的太仓令赵韪就弃官相随,以自己的老家人脉予以相助,后来又拥立刘璋,居功至伟,结果到最后竟然被放到巴东边境,和巴西太守庞羲大眼瞪小眼,诸多掣肘,啥也干不了,一天天被边缘化,为今之计,不如最后一搏!于是,赵韪花重金与荆州求和,然后以刘璋纵容东州兵欺压百姓为名,联合益州大姓豪强,大举围攻成都,东州兵知道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皆殊死奋战,终于打败了益州派最后的大佬赵韪,赵韪逃到江州,最后被部将所杀。
这一场大战下来,东州兵与益州派打了个两败俱伤,刘璋终于坐稳了益州牧的位置。时间是在建安六年,也就是公元201年,曹操刚刚打赢官渡之战,准备继续往北进军,所以也无暇趁火打劫,只派了个叫牛亶的五官中郎将来当益州刺史,想给刘璋添添堵,当然结果只能被刘璋赶走,但曹操攻打邺城正急,一时也拿他没辙。这样刘璋终于获得了难得的八年安稳时光。但到了建安十三年,这平稳日子终于到头了,先是曹操拿下了荆州,获得了从襄阳沿汉水进入汉中的入口,接着到了建安十六年,曹操又打败马超平定了关中,并派司隶校尉钟繇开始筹备南征汉中之事。刘璋顿时倍感紧迫,他明白凭自己手下这帮二流团队,再怎么开挂也不可能打败曹操。汉中张鲁更不可能挡住曹操。
当然,刘璋也不是没想过归顺曹操,但他连派三次使者前去向曹操示好,曹操却不冷不热,甚至连老爹刘焉阳成侯的封号也不肯给他,特别是最后一次,他特意派了益州的二把手别驾张松去讨好已经平定荆州的曹操,却被狠狠的侮辱了一回(注7),所谓打狗也要看主人,曹操这不是看不上张松,这是看不上他刘璋啊,日后如果降曹了,那还能有好儿吗?而就这个时候孙权刘备竟然联手在赤壁打败了曹操,刘璋顿时眼前一亮,对啊,我一个打不过曹操,和别人联手总可以吧。刘备这个人口碑还是可以的,多年来接连帮助陶谦、袁绍、刘表、孙权对抗曹操,是个抗曹小能手,叫他来帮忙总比坐以待毙强。另外刘璋也不怕刘备乱来,蜀道艰难,其后勤全靠自己提供,他如果反自己不会有好下场,再说曹操就要攻来了,眼瞅着就要拿下汉中,二刘这时如果内讧,就不怕被曹操一锅端了?
注1:摘自《三国志 刘二牧传》陈寿史评:“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注2:据东汉末年应劭《风俗通义》:“俗说:汉中、巴蜀、广汉,土地温暑,草木蚤生晚枯,气异中国,夷狄畜之。故令自择伏日也。”显然,在多数关东民众那里,有关益州的印象一直是停滞的,班固《汉书 地理志》也说:“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可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益州在社会文化上仍被排除在华夏之外。
注3:据《华阳国志 南中志》:“王莽更名牂牁曰同亭。郡不服。会公孙述据巴蜀,大姓龙、傅、尹、董氏与功曹谢暹保郡,闻世祖在河北,乃远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贡汉朝。世祖嘉之,号为义郎。”及《蜀志》:“犍为郡士多仁孝,女性贞专。王莽改曰西顺,郡人不会。更始都南阳,远奉贡职。及公孙述有蜀,郡拒守。述伐之。郡功曹朱遵逆战,众寡不敌。遵绊马死战。当倒作战死。遂为述所并。而任君业闭户,费贻素隐。光武帝嘉之曰士大夫之郡也。”当年王莽随意将益州郡名更改为顺服之意,分明有意将当地视作蛮夷之地,这导致益州官民心向大汉,拼死抗拒王莽与公孙述政权。由此亦可见益州人每逢大乱便极力向中原政权凸显忠贞的传统,因为他们特别怕被边缘化而丧失华夏身份。所以刘焉过早暴露称帝野心,对中央政府表现出极强的离心力,这是益州人民绝对无法接受的。所以在政治上,其实刘焉水平远逊刘璋,而刘璋水平则远逊刘备啊。
注4:据《华阳国志 刘二牧志》:“汉献帝初平二年,犍为太守任岐与贾龙恶焉之阴图异计也,举兵攻焉,烧成都邑下。焉御之,东州人多为致力,遂克岐、龙。”
注5:据《三国志 刘二牧传》注引《汉末英雄记》:“焉出青羌与战,故能破杀。岐、龙等皆蜀郡人。”
注6:据袁弘《后汉纪》:“是时马腾以李傕等专乱,以益州刺史刘焉宗室大臣,遣使招引共诛傕。焉遣子范将兵就腾。”及《后汉书 刘焉列传》:“兴平元年,征西将军马腾与范谋诛李傕,焉遣叟兵五千助之,战败,范及诞并见杀。”
注7:见《华阳国志》:“公时已定荆州,追刘主,不存礼松;加表望不足,但拜越嶲比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