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李善长晚年为什么会身陷囹圄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朱洪武),出生入死,功劳非常大,朱洪武都说他是自己的萧何。
洪武三年(1370年),朱洪武大封功臣,李善长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
但李善长其实内心嫉妒,待人苛刻,这为他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洪武九年,当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娶了朱洪武女儿临安公主后,李家的恩宠达到了顶峰。李善长也开始“飘”了。
他恃宠自纵,在朱洪武生病,半个月都不能上朝的时候,驸马李祺也和老爸一样,对岳父的病置若罔闻。为此,朱元璋算是他们警告一下,削减了一下他的俸禄,这说明朱、李两人的亲密关系开始有了裂隙。
早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案发,有人在朱洪武面前打李善长的小报告说
“太仆寺丞李存义,善长之弟,惟庸之婿父也,以亲故往来惟庸家,惟庸令存义阴说善长同起”。
胡惟庸让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拉拢李善长参与谋反,李善长不但不揭发,还参与到密谋。群臣强烈要求逮捕李善长,朱洪武还是放过了李善长。
朱洪武对李善长表现出令人不解的“大度”,不过是出于他自身的政治考量。胡案是洪武年间的第一个大案,此时的朱洪武还处在铲除荆棘的摸索阶段,还在营造一种宽和的政治态势。为了加强皇帝耳目,朱洪武特地设立了锦衣卫,刺探文武百官的言行。胡惟庸案后,此时,只不过朱洪武还没有准备好而已。
洪武十八年,李存义和胡惟庸的事又被老账重提,朱洪武对李善长家人的处理还是轻描淡写。李存义、李佑父子发配崇明岛,李善长毫发无损,李善长表现得就好像啥也没发生。这种倚老卖老摆谱的行为彻底触怒了朱洪武。
李善长太高估自己了,太小看朱洪武的魄力了。洪武十九年,明州卫指挥林贤被人举报通倭。
此时,朱洪武还“泣不成声”,他思虑再三,只将李善长的侄子李佑、李伸下狱,再一次放过了李善长。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不知道是不是患了老年痴呆,他在作孽的路上飞奔得更快了。
这一年,李善长想建造府宅,私自向信国公汤和借士兵三百人,帮忙建设。汤和作为仅有的几位洪武清洗中的幸存者,为了自己的将来,汤和义无反顾的举报了。在任何朝代,私自运用军队都是了不得的大罪,任你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更何况遇到的是朱洪武。
李善长与同志们关系不太好,这一下大家群起攻之。当年胡惟庸谋反,甚至说李善长自己也“反状甚明”,大臣们纷纷上书朱元璋,要求严惩李善长。
恰好此时李善长的亲戚丁斌因为其他案件被抓,在狱中他向李善长伸出了最后一截绞索。
胡惟庸谋反之际,曾许诺事成之后,封李善长为淮西王。李善长“意稍动之”,不但没有检举,反而说“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这就给李善长坐实了“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的罪名。
加上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北征时,在捕鱼儿海抓到一个奸细叫封绩,胡惟庸通过这个人勾结元朝旧势力,请北元派兵作为自己谋反的外应,李善长不但知道,还把他给放了,这足以证明李善长与胡惟庸企图勾结北元反叛。
于是,朱洪武下令将李善长(除驸马外)全家统统诛杀。
探索李善长被杀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明史》中的六个字就很够了,那就是
“贵富极,意稍骄”。
正是好日子过够了,仗着自己的功劳,不把朱洪武放在眼里了,才导致了这位大明第一功臣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