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为什么不让李廷机退休李廷机为了退休伤透了脑子!

日期:2023-11-20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万历皇帝是什么样子的?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将近有50年时间。但万历却因倦于朝政,中间有20多年不在上朝,导致国家运转陷入衰退。作为万历手下的大臣有时候也很痛苦,想要辞官退休可能都很难,据说当时有一位官员写了上百封辞呈最后万历才答应。或许这跟万历没那么勤政有关,但也说明明朝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退休机制。导致有的官员赖在官位不想走,有的想走却又走不了。

  古代的官员们都不愿意退休,其实也正常,当官多爽啊,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等你下台了早就人走茶凉,谁还认识你!所以他们挖空心思所想的就是怎么自己的位子上多待,就算多待一天都行。北宋的宰相张士逊77岁还不愿意退休,被一干言官御史痛骂无耻,把朝廷当成了“养病之地”,另一个宰相曾公亮74岁了占着位子不愿意挪窝,也被人写诗讥讽“老凤池边蹲不去,饥鸟台上禁无声。”

  但是今天给您介绍的这位大爷遇到了一件窝心的事儿,他想退休,而且很想退休,于是写辞呈上交皇帝,一连写了120多封辞呈之后才被皇帝允许,这时候已经过去了4年......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中,论起“懒”,万历要当第二,没人敢当第一)

  没办法,因为他伺候了一个奇葩主子:万历。

  大明历代皇帝多奇葩。比如说成化帝昏庸,不是他不想当好皇帝,实在是他不会;正德帝胡闹,他觉得当皇帝限制自由太不爽了;嘉靖帝一心忙着修仙,后半辈子缩在西苑炼丹玩女人,而万历呢?一个字:懒。

  (早年的万历在李太后、张居正和大太监冯保的监督下很是勤政好学)

  早年间万历可不这样,由于他的老师是著名大臣张居正的缘故,从小万历就接受了严格、细致而全面的教育,张居正一心想着把小皇帝培养成一代明君,而万历也颇为争气,在他执政生涯早期勤政好学,让人看到未来明君的影子。

  但等张居正死后,也许是没人再监督自己了,万历皇帝“贤君”的形象迅速崩塌,皇帝迅速展现了对朝政的厌倦,于是托病不上朝,不处理政务成了万历皇帝统治生涯的常态。

  为什么万历形象转变如此巨大?其实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万历皇帝身体确实不好,通过对万历皇陵的发掘,对万历尸骨的分析,这位皇帝的身体状况也被我们所知,这位老兄不但患有龋齿、牙周炎等多种牙科疾病,而且“背微陀,腿部残疾”,身体上还有残疾,偏巧万历同志对饮酒、女色又有特殊的爱好,所以这也导致他本就不怎么健康的身体雪上加霜。从万历十四年开始,尚在壮年的皇帝就说自己经常“头晕眼黑,力乏不兴”,那到底是什么病呢?皇帝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回复经过太医诊断后仍然“身体虚弱,头晕未止”,所以缺席了朝会,因为自己病势严重,万历皇帝干脆说自己连到太庙祭祀先祖都无法前往。

  (肥头大耳的万历皇帝,张居正病逝,李太后年老,无人监督的万历放飞自我,沉溺于酒色之中)

  臣子们原本以为万历皇帝真不舒服,大概休息几天就能正常处理政务,没想到万历这一病就病了二十几年!在此之后万历皇帝多次说自己“已于卯初起矣。一时头晕眼黑,力乏不兴,已御卿等暂免朝讲数日,以为静摄,服药庶效。今连服药饵,身体虚弱,头晕未止。”“朕自前月服平肝清心之剂,至今头尚眩晕眼黑,心满肠涨,饮食少思,寝不成寐,身体尚软”,总之就是以哎呀朕身体不行啦,朕头晕啦,身体虚弱啦等借口缩在后宫不露面。

  当然,万历皇帝这么做也确有苦衷,从流传的画像来看万历长的肥头大耳,估计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疾病,但身体如此不适依然无法阻拦万历皇帝沉溺女色,花天酒地,于是皇帝的身体情况愈加恶化,到了中年时万历已经出现了神思恍惚,步履艰难,一只耳朵甚至失聪的现象,就连给太后请安都要“膝行前进”,连走路都做不到。

  (明朝的官员崇尚“以直取名”,经常上疏指责嘲讽皇帝)

  其次在于对文官集团的厌倦,万历不喜欢文人这一点似乎是很明确的事实,在他生下太子朱常洛和福王朱常洵之后,皇帝与大臣们的矛盾几乎到达了顶峰,因为文人们要争国本,也就是确立太子的身份和人选。

  (苦命的明光宗朱常洛,从小就被父亲万历皇帝忽视,万历从来就没喜欢过他和他的母亲王妃)

  朱常洛是万历偶然与一王姓小宫女春风一度过后生下的孩子,但万历对王氏母子并不喜欢,当他知道王氏怀孕的消息后甚至没担当的说这孩子不是自己的种,还是李太后坚持王氏才被晋升为妃。但朱常洛始终被自己的父亲忽视。万历皇帝真正的心头肉是郑贵妃和贵妃之子朱常洵,皇帝一直希望能够立朱常洵为太子,但这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

  (为了躲避文官集团的骚扰,万历皇帝干脆缩在后宫不出来,臣子们上交的奏折也全被扣住)

  他们搬出祖训、礼仪成法告诫万历皇帝太子之位立嫡立长,怎么也轮不到比朱常洛还小的朱常洵,于是大臣们开始疯狂上疏(这样的情形还要持续几十年,这就是万历朝著名的“争国本事件”,无数的官员因为请求皇帝立朱常洛为太子被流放,廷杖甚至罢官),大臣们的意见让万历异常恼火,但偏巧人家又占着理,搁汉唐时期皇帝一言九鼎,让谁当太子谁就当,官员们也没话说,但明朝时期文官势力飞速发展早已能够和皇权分庭抗礼,对于这种原则性的事情大家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所以就连万历皇帝也无可奈何

  贵为皇帝连自己喜爱的女人和儿子都没办法保护,万历是又憋屈又愤怒,大臣们还不依不饶咄咄逼人,非得要皇帝给个说法,眼看连和稀泥都行不通了,万历皇帝干脆就一个字:拖!你们不是要我立太子么,我现在就装病不上朝,你们的奏折我也全留中不管,看你们能拿我怎么样!哪有皇帝成天缩在后宫的道理?但不管大臣们怎么劝、骂、求,万历皇帝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他从此龟缩在后宫不出门不露面当了几十年宅男,用后人的话来说就是“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皇帝不出面,国家政务怎么办呢?

  (扣住了奏章,皇帝还是不出面,连官员的升迁、录用和辞职都没人管)

  凉拌,既然身在后宫,万历索性放纵自己吃喝玩乐,把朝政扔在一旁,反正朕是不管了,你们这些大臣自己玩去吧!有些重要的政务需要皇帝点头,结果大臣们千求万恳,大家集体在皇城外聚集要求皇帝出来见一面,结果连个屁都没等到,奏章也如同泥牛入海,没有激起一点浪花。那么皇帝不出面,大臣们主动去看他行么?也不行,在万历这二十多年的宅男历史中,如果说他一个大臣都不见那是冤枉了他,但他和大臣们见面的次数也着实是屈指可数,不说新入朝的大臣们连皇帝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就连朝廷柱石,内阁首辅也得等个三四年才能得到万历的接见。

  既不接见大臣,也不上朝,万历治理国家的方式都是下谕旨,但关键是很多时候万历连谕旨都懒得下,大臣们提交上去的奏章和谏书到了后宫就没出来过,皇帝把它们全扣下了,至于怎么处置,拖着!由于没有皇帝的首肯,朝廷各机关单位职位得不到补充,政事无法及时处理,就连大臣辞职退休皇帝也不放在心上,而且在皇帝看来,你退休了这政事怎么办?不准!

  发展到后来变成了什么情况?

  (到了万历中期,全国的官员出现了严重的缺失,很多要害部门都无人负责)

  万历三十年时北京和南京一共缺尚书3名,侍郎10名(作为大明的陪都,南京也有六部),全国各地缺巡抚2名,布政使、按察使66名,知府25名.....首辅叶向高上疏万历说:“今六部止有五人,都察院遂至空署”,直接警告皇帝朝廷快没人了!但万历依然对此无动于衷,情况到了万历三十三年时继续恶化,本来按照朝廷的规格,六部给事中人数应当为50人,全国十三道御史应当为110人,但此时六部给事中只剩下了4人,十三道御史只有5人!您要说这些毕竟是七品言官,人数少点也不影响朝廷的正规运行,这时候六部尚书和侍郎加起来只有4人......

  等于很多官员得一人身兼数职,既管刑部又要操心工部,当起了多面手,最惨的就是首辅叶向高,堂堂大明内阁就只有他一个人充门面,繁重的工作任务让叶向高忙得脚不沾地,眼看就要累得嗝屁了。

  (大明首辅叶向高,这位大爷在内阁无人的情况下孤军奋战独挑大梁累死累活干了七八年)

  万历四十一年时朝廷要举行科举,结果内阁只有首辅叶向高一人,实在是找不出其他人去当考官了,于是叶向高恳求万历皇帝任命在家赋闲的方从哲出任礼部右侍郎,暂时充当主考官。这样火烧眉毛的时刻万历皇帝还是犹豫不决,叶向高连着上疏四次皇帝才不情愿的下令委任方从哲为吏部左侍郎,辅佐叶向高主考科举。

  估计是加班加得受不了了,叶向高向皇帝请求速速增补内阁大臣,他恳切的对皇帝说“昨科臣张延登揭称,自皇上御极以来,阁臣二十有一人,只有王家屏、沈鲤有立朝之节,而未竟厥施。夫以二十一人仅有二人,而又用之不竟,则阁臣之难盖可知矣。”“然以四十一年之间,有阁臣二十余人,而臣以一人独支七年,则臣之难又可知矣。”一个人单枪匹马干了七年,叶向高你也太不容易了!

  这次万历皇帝破天荒的回复了叶向高的奏疏,不过却是肯定了叶向高的贡献,让他接着发光发热为朝廷服务,至于补充大臣入阁嘛,“其推补阁臣章疏,目前联自简发”,再说吧!

  不过到了九月份万历皇帝任命了方从哲和吴道南两人入阁,我估计叶向高都要泪流满面,总算有人来替自己分担工作任务了!

  那么是朝廷无人可用么?其实并不是,万历一朝很荒诞的景象就是这头朝廷各部人员缺失,各个部门都嚷着缺人,但另一方面却是一大群候补官员们等着当官,但朝廷又迟迟不发委任状,于是这些人只能窝在京城等消息。

  叶向高是解脱了,接下来就轮到方从哲倒霉了,老叶在退休前特意向皇帝说明“臣今已行,道南未至,只从哲一人在阁,极为劳苦。”现在吴道南还没来,所有的事儿都让方从哲给干了,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叶向高好不容易脱离苦海,这下轮到苦逼的方从哲当牛做马了)

  很快方从哲也累垮了,为啥?吴道南在万历四十三年终于来京入阁,但只任职了短短两年就因为科举舞弊案请辞而去,于是大明内阁只剩下了方从哲一人(其实我很是恶意的揣测吴道南是因为太累了,所以故意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乘机逃离),眼看着奏折积压的比山还高,方从哲吃不消了,他也向万历皇帝请辞,但上了贼船哪有这么容易走?不管方从哲如何恳求离职退休,装病不来上班,万历皇帝就是一句话:内阁的重任就交给你啦!偏偏方从哲又是北京人,想逃都没法逃,于是乎老方又“一人为相”辛苦撑了十几年。

  (李廷机也挺惨,人家是为了当官伤脑筋,而李廷机则是为了辞职伤脑筋)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主角李廷机出场了,万历三十四年,李廷机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内阁执掌机要,成为内阁的一员恐怕是天下所有读书人梦中所盼之事,而李廷机也摩拳擦掌,颇想做出一番事业。可没想到入阁不超过一年李廷机就打起了退堂鼓,这宰相他当不了,为什么当不了?朝廷缺人啊!朝廷六部九卿缺了一大半,连跑腿的小喽啰都不够,这就等于每个人的工作量都翻了三四倍,自己身为内阁成员责任更是重大,全国各地的奏章都送了过来等自己批示!要说皇帝能给建议还好,但万历皇帝懒的出奇,奏章交上去连个响都听不到,凡事还得自己出面主持大局。

  更要命的是朝廷这时候也不太平,万历中后期朝廷党争激烈,言官御史如同疯狗一般见人就咬,贵为阁臣的李廷机也未能幸免,弹劾他还能够博取清名啊!于是几十个言官发了疯一般对他从上到下、从里而外的进行人生攻击。工作累,任务重,还要挨骂,李廷机脸皮可没这么厚,他很是干脆的打好了包裹打算离职退休,于是一片洋洋洒洒的辞职报告就被呈交了上去。

  (为了辞职,李廷机足足写了一百二十多封辞职信,用了四年时间才征得万历的同意)

  万历没反应,李廷机毫不气馁,他知道皇帝的尿性,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场“辞职退休战”是一场长期,艰苦的战斗,于是李廷机又写了5封奏疏交了上去,万历依旧没有反应。这下李廷机发了飙,我就一直写,我就不信你不批!于是从万历三十六年开始,李廷机是日日写,夜夜写,10封,50封,100封!李廷机一直写到了万历四十年,辞职奏疏超过了120封。

  这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搞笑的一幕。这头大臣拼命辞职,我不干了不干了!那头皇帝死活不同意,我就不批就不批!李廷机终于崩溃了,他再也等不下去,索性自己把自己解雇,扔下了大学士的身份不要,自作主张的逃出了北京城。

  闹到这个份上万历皇帝才放过李廷机,让他退休回家去了,而这时候的内阁首辅是谁呢?就是苦逼的叶向高,当他看着同事为了告老足足拖了三四年才成功时,就算心里有什么小九九也全都掐死了,在万历朝当大臣,就得做到当到死的准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