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晚年的一招,奠定了东吴后期的和平

日期:2023-11-2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三国时期的君主中,孙权无疑是十分杰出的一位。他十八岁继承父兄基业,掌管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赤壁胜了曹操,夷陵揍了刘备,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亲手奠定了吴国江山。

  然而,这样一位英明勇武的帝王,晚年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与往日当机立断的果敢大相径庭,难道孙权真的是老来糊涂了吗?这其中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呢?

  一,江东士族

  孙权虽然是吴国之主,但对于江东上层社会来说,孙家可是不折不扣的外来户。

  孙家的祖籍在吴郡富春,孙权出生时,他的父亲孙坚仅仅是下邳县丞,这样的出身别说上层社会了,混个中产阶级都勉强。

  那么当时的上层社会是哪些人呢?自然是江东士族了。具体来说,就是虞魏顾陆四大家族。退一步说,就算孙家所在的吴郡,排名靠前的四大家族也是顾陆朱张。

  若不是孙坚孙策父子戎马半生,硬生生的挤进几个望族把持的上层社会,孙权想要跨越阶层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可就算孙家打下江东基业,对于世居江东的几个望族来说,那也是外来人口入侵了。奈何孙家有人有枪有地盘,几大家族只得和孙权保存一种微妙的平衡。

  二,矛盾不断

  孙权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想要的是北伐曹魏,西拒蜀汉,进而一统天下,开创一个强大的东吴。

  但江东士族却没有这么大的雄心,他们只想要江东一隅平安无事,保住自己家族在江东的利益就够了。孙权和江东士族,原本就不是一路人。

  根本利益的分歧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哪怕双方再小心维护的关系也有出现裂痕的一天。

  正如暴风雨来临前总会出现一些预兆一样,孙权和江东士族翻脸的预兆,几乎可以追溯到孙策时代。

  孙策坐拥江东之时,江东士族与孙家就可以短暂和平相处,等到公元200年,孙策想趁着官渡之战的机会偷袭曹操时,江东士族就坐不住了。

  因为江东士族的利益是保证江东无事,他们不愿耗费资源去做与维护自己利益无关的事,可是孙策一定要去,于是孙策遭遇了暗杀。

  孙权继位后,根基不稳,无暇北顾,于是江东士族又和孙权达成短暂和平相处了。

  等到公元208年曹操想要到吴地来“打猎”后,江东士族迅速和孙权产生了新的矛盾。

  几乎所有的士族成员都劝孙权投降,他们的势力之大一度逼的孙权真的考虑起投降的方案了。

  好在还有个周瑜,真心诚意的为孙权打算,再加上鲁肃带来了诸葛亮,孙权领导的东吴才能有后面赤壁之战的辉煌。

  此后,孙权和江东士族一直磕磕碰碰,孙权被公孙渊骗了想出兵报仇,还被江东士族的杰出代表顾雍、陆逊等人阻止了,就连东吴难得火烧连营打一场自卫战,代表江东士族利益的陆逊也是打退了敌人就收兵,绝不恋战。

  多年矛盾积累之下,孙权看江东士族越来越不顺眼,再加上诸葛亮去世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一段相对太平的时期,而此时孙权也根基渐稳,有了和世家大族抗衡的能力。

  于是,一个削弱江东士族的计划在孙权心里产生了。

  三,南鲁党争

  公元241年,吴国太子孙登去世。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却又宠爱四子孙霸,将他封为鲁王。

  虽说是鲁王,可是孙霸和孙和一样住在宫里,两人一样的待遇,一时间并称“两宫”,时间一长,鲁王和朝臣们心中都有了些别样的想法。

  鲁王觉得孙权可能是在暗示他会换他做太子,朝臣们更是议论纷纷,为了今后的家族利益不少江东士族只得两头压宝,派遣族中子弟去支持鲁王。

  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东吴的朝臣被迫分成两派,支持太子的一方有张昭之子张休,顾雍之孙顾谭,丞相陆逊等,支持鲁王的一方有骠骑将军步骘、大司马全琮等。

  双方势均力敌,争斗不休,几乎把所有的世家大族都卷了进来。

  孙权默默的看着朝堂上的一切,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一切都如他预料的那样,这些原本互为姻亲守望相助的豪门大族,终于互相争斗起来了。

  先是鲁王党的全琮揭露江东世家子弟顾承在芍陂之役与他人串通,结果顾承下狱,顾谭也被株连。

  孙权看在顾家家大业大的份上亲审顾谭,哪知顾谭心慌意乱之下居然说了一句:“陛下,谗言真多啊。”结果又让人抓住把柄说顾谭对国君大不敬,最后顾谭、顾承都被流放到交州。

  接着,鲁王党继续向孙权报告说张休也是同谋,结果张休也一起被流放到交州去了。

  太子党连连失利,陆逊忍不住上书为太子说话,哪知孙权却不顾陆逊元老的身份接连批评陆逊,结果导致陆逊愤懑难平,抑郁而终。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江东士族被折腾的差不多了,孙权也不得不付出他的代价。公元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顺手将支持太子的江东士族或杀或贬,来了个大清理。

  接着,孙权又处死了鲁王孙霸,支持孙霸的江东士族子弟又被清洗了一遍。

  孙权终于用两个儿子的代价换来了他一生都想摆脱的掣肘,江东士族自此元气大伤,一些寒门和外来人士开始在东吴政坛上崭露头角

  孙权总算可以歇一歇了,公元252年,孙权去世。

  虽然有人评价孙权晚年糊涂,弄乱了朝堂。可他其实是这场党争幕后洞察一切的总导演。

  随着江东士族的没落,接下来的东吴君主终于不用再走孙权曾经走过的弯路,也不用再受孙权曾经受过的委屈了。

  这位精明强干的君主,在他最后的人生里,用尽全部的力气,为儿孙撑起了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