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日期:2023-11-2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襄王朱瞻墡(音同'善')是明代颇有贤名的一位亲王,死后谥为宪,世称襄宪王,他是明代藩王里有贤王之称,他这一生也非常传奇,三次都被传成皇位继承人,非但没有引起皇帝猜疑,反倒是受到了皇帝礼遇而得以善终。

  朱瞻墡出生于永乐四年,他是太子朱高炽的第五子,但母亲却是正妃张氏,所以他也是嫡次子,仅次于嫡长子朱瞻基,大哥朱瞻基从小就得祖父永乐皇帝朱棣的喜爱,朱高炽能成为太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这个好儿子,相比之下,他作为嫡次子却没有得到父祖太多的注意。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父亲朱高炽继位,便将嫡长子朱瞻基立为太子,并且将其他八子封为亲王,朱瞻墡就这样被封了襄王。明代的亲王虽然地位尊贵,亚天子一等,然而永乐皇帝自己原来也是亲王,通过造反才当上了皇帝,登基以后对亲王的权力过大十分忧虑,他对亲王们的虽然在物质待遇上十分慷慨,但却收了亲王的护卫和兵权,连自己的封地都不得随意进出,亲王们没了实权也只能在封地当个富贵闲人了。

  朱瞻墡被封为襄王时才18岁,不用急着去就藩,这襄王还没当热乎,父亲朱高炽又突然去世,仅在位十个月,庙号仁宗。大哥朱瞻基继承皇位,年号宣德,是为宣宗。宣德四年,襄王朱瞻墡和其他四个兄弟去封国就藩,从此开始了藩王生涯。

  宣宗朱瞻基能文能武,但子嗣却不多,长子朱祁镇于宣德二年出生,次子朱祁钰于宣德三年出生,当时朱瞻基已经30岁了。长子的出生让他十分高兴,迅速立了其为太子,又逼迫发妻胡善祥上表推掉后位,册立长子生母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朱瞻基驾崩,正在当富贵闲人的朱瞻墡被卷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皇位继承风波。

  当时太子朱祁镇年仅8岁,太子太小不能理政,而之前的靖难之役和汉王叛乱还历历在目让人不禁疑虑,这个小孩子能坐稳皇位吗?而朱瞻墡年富力强,还是朱瞻基的同母弟弟,除了朱瞻基的两位儿子,朱瞻墡也可以是皇位的继承人,当时宫中谣传太子年幼,要让襄王继位,风言风语,一时甚嚣尘上

  就在这流言漫天飞的时候,太皇太后张氏站了出来,她召集大臣进宫,指着太子哭道:这是新天子啊!众臣高呼万岁,小太子得以顺利继位。这襄王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在封地当王爷呢,稀里糊涂的被传成了接班人,但这样的天外飞锅,他还要经历两次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导致皇帝朱祁镇被俘,消息传回京城,群臣大惊失色,皇帝被抓,群龙无首,而太子朱见深还不到两岁,根本没法主政,当时除了太子以外,皇弟郕王朱祁钰是监国,这本来和襄王无关,但仁宗诸子中,到正统十四年的时候仅剩襄和郑王还在世,襄王不仅是宣宗的同母兄弟,而且在诸王里又颇有贤名,当时张太皇太后已经去世多年,太后孙氏与朱祁钰的关系一般,朱祁钰生母吴贤妃还在世,朱祁钰登基,必然会尊崇生母,冷落了她这个太后,于是孙太后便想到了让小叔子襄王进京。

  襄王接到太后嫂子的诏令,自己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不去!朱祁钰是皇帝的亲弟弟,朱见深是皇帝的亲儿子,论血缘这两人都比自己更有资格继位,自己常年在封地当富贵闲人,远离京城,京城里的一滩浑水,自己又何必去搅合。

  但太后的密诏直接拒绝也不行,他便给太后嫂子出了个折中的主意,让皇太子登基,郕王朱祁钰监国,但回信还没到京城,孙太后就已经同意让朱祁钰登基,朱见深仍为皇太子,待日后朱祁钰驾崩后即位。

  这第二次天外飞锅以襄王建议立皇太子为帝而终结,但第三次就很凶险了。

  朱祁钰即位后,按照约定让侄子朱见深继续当皇太子,但朱祁钰自己的儿子就不能即位,自己当一辈子皇帝却不能传给儿子,只能让侄子接班,这怎么可以?!朱祁钰便想着要换太子了。

  然而朱祁钰即位前就有约定,骤然要废太子,阻力重重,就连自己的发妻汪皇后也要阻止,但朱祁钰铁了心要换人,不顾群臣非议反对,甚至废了汪皇后而立朱见济生母杭氏为皇后,在景泰三年将朱见深降为沂王,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

  好景不长,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了,伤心过度的杭皇后也不久去世,群臣再次要求复立朱见深为太子,朱祁钰一直不肯松口,一直到他病重时也不愿复立太子,于是朱瞻墡又要被卷进皇位继承风波了,这一次却要比之前凶险很多。

  石亨等人趁景泰病重,迎立太上皇朱祁镇复辟,朱祁镇复位后,将朱祁钰降为郕王,又下旨将朱祁钰的宠臣于谦、王文下狱。而于谦被石亨等人罗织的罪名里,有一条最为诛心,就是要迎立外藩之子入嗣,而这外藩,就是襄王。

  于谦、王文被处斩,朱祁钰死后也被废去帝号,谥为戾,即郕戾王。朱祁钰的嫔妃除了汪氏以外都被勒令殉葬,汪氏被则安置在郕王府,而远在封地的襄王也闻到了危险的味道,这把火很可能是要烧到自己头上了。

  为了摘清自已,表示自己决无染指皇位之意,时年五十二岁的襄王于天顺元年应朱祁镇之邀来朝,为了表忠心,他向皇帝建议毁掉寿陵(夷其坟垣,毁其楼寝),寿陵是朱祁钰为早逝的杭皇后所建,朱瞻墡也对此大加批判:“郕王葬杭氏,明楼高耸,僣拟与长陵、献陵相等。况景陵明楼未建,其越礼犯分乃如是。”(《明英宗实录》)这封奏疏一上,正中朱祁镇下怀,朱祁镇下令带三千人去捣毁了杭皇后的寿陵。

  可怜的杭皇后,生前儿子夭折,自己也早早去世,死后不仅皇后名号不被朱祁镇承认,连自己的安息之地也要被毁。襄王出了这么个馊主意,虽然挺缺德,但却让朱祁镇打消了疑虑,对这位叔叔继续优待,也算是躲过了一劫。

  天顺八年,朱祁镇去世,太子朱见濡(即朱见深,天顺元年更名)即位,朱见濡幼年时被朱祁钰废为沂王,对朱祁钰也许会非常憎恨,虽然朱祁镇对襄王一直优待,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朱见濡会不会对朱瞻墡心有芥蒂也未可知,于是他又向新皇帝上书表忠心了。

  汪氏降为郕王妃以后一直和女儿居住在郕王府,襄王建议让汪氏母女搬离郕王府,朱见濡性格宽厚,并没有像朱祁镇那样对朱祁钰一家穷追猛打,他婉拒了这个提议。朱瞻墡由此知道新皇帝宽仁,从此也就安心的养老了。

  成化十四年,襄王朱瞻墡去世,终年七十三岁,明朝官方对其的评价也很有意思:

  “王小心清慎,笃于孝敬,尤为诚孝昭皇后所钟爱。然能守礼法,远嫌疑,故虽有异议,不为上下所疑,卒能安荣寿考以终其天年。”(明宪宗实录)

  守礼法、远嫌疑,这六个字也概括了襄王朱瞻墡一生的行事准则,襄王这一辈子历经七朝,三次被流言传成皇位继承人,却能安然无恙,得到朝廷礼遇,平安终老,这除了他恪守本份,没有想过染指皇位之外,和他能明哲保身、适时站队表忠心也有重要关系,但是表了忠心,却要违背良心,忠心与良心之间,朱瞻墡做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