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济和谢晦之间有什么故事 这两个对手如何

日期:2023-11-2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有大志,不是个有理想的将军,不像他的哥哥檀部那么难以领导。还有徐羡之跟傅亮,刘裕打包票说他们不会造反,但还是难逃一死权力的争斗,死亡是最普遍、最常见的买单方式接下来,顾命大臣谢晦要用生命来为政斗买单了。谢晦不愿束手就擒,他想做一次抗争,带着两万大军东出江陵,在夏口(今湖北省武昌市)和朝廷军队进行了一次生死对决。刚开始谢晦还打了几次胜仗,但檀道济一来他就歇菜了。谢晦压根儿没想到檀道济会出现,他本以为檀道济和徐羡之、傅亮一起被皇帝当账给算了,寻思着等将来革命胜利了,给哥仨立块碑建座庙啥的,哪曾想人家带着兵将捉拿自己来了。这事对谢晦打击太大了,“及闻道济帅众来上,徨惧无计”。

  谢晦知道自己不是檀道济的对手,听说檀某某率军西上后,惶恐不已,東手无策,就等着战败跑路了檀道济早在出发之前就对宋文帝夸下海口了:“臣悉晦智。晦悉臣勇。今奉王命以讨之,可未陈而擒也。”这哥俩是真正的知己知彼,檀道济说他了解谢晦的智谋,谢晦了解他的勇敢。这次在战场上见着他,一定会不等他排兵布阵就迅速抓住他。我办事,你放心,等着瞧好吧。对朝廷来说,确实是形势一片大好,不是一般地好,简直是好上加好谢晦率领的荆州军本来还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立功受奖,当得知檀道济带着几万大军到达夏口时,全害怕的“无复斗心”。都是一个军队系统的,谁不知道檀道济能打?

  跟他打不就是跟阎王打吗?阎王爷谁惹得起?躲吧,闪吧,逃命吧。所以,当朝廷军舰以飞快的速度冲向荆州水军时,荆州军士则以快飞的速度逃离战场,他们几乎没做抵抗,唰地一下就变魔术似的全跑光了。谢晦呢?这哥们儿也在忙着跑路呢,往北魏跑。开战之前,谢晦就跟北魏通联,请求北魏发兵配合自己,说好了万一失败就去他们那儿政治避难。从湖北穿过河南,再过黄河到达魏国,这距离够远的,那会儿也没个领事馆啥的,想找个地儿休假式治疗都不行,只有跑到魏国境内才算安全。

  谢晦要是只顾自己逃命的话,完全可以安全脱身,因为他是在逃亡的第四天才在路上被人抓住的。但关键回题是,他战斗时是一个人在战斗,逃跑时却是七个人在逃跑,儿子、兄弟、侄子,一家人组团逃命七匹马跑起来很快的,三四天怎么着也能跑出一千多里地,脱离危险地带是没问题的。但现实情况却是他们一家七口从二十七日晚上就开始逃跑,直到三十日被抓时,才跑到今天的湖北省安陆市安陆距离他们逃跑的首站江陵很近,顶多四百里路,这也忒慢了点。为什么会这么慢?切都因为谢晦的弟弟谢選,“選肥壮,不能乘马,晦每待之,行不得速谢選长得太胖了,胖到无法骑马,只能靠步行,一路走一路歇,最后被民兵抓住,送到建康全部斩首谢選这样的人太离奇了,竟然胖到不能骑马,这事儿太少见了

  唐代有个安禄山,就是发动安史之乱的那个坏蛋,他也是很胖的,一个体重接近三百斤的超级大胖子。他所骑的马必须要经过严格挑选,先经过载重试验,确定能承受三百斤以上负重的才能成为安的坐骑。比照安禄山,我们可以推断出谢選应该是个比大胖子安禄山还胖的巨胖,体重当在三百斤以上,不然不可能“不能乘马”。这里的“不能乘马”并不是他爬不上马背,而是马承受不了他的体重。不然,和他同行的一群谢家子侄肯定会将他抬上马背的唉,现代人有句很流行的口头禅:胖死了,胖死了。没想到古代真有胖死的人,谢選就是胖死的。他要是不胖,就能马不停蹄地跑到黄河北岸喝酥油茶,马奶酒去了,哪还会被押送到建康砍头示众。

  看来减肥很重要,这个历史桥段可拿出来做成减肥广告其实由谢进这个历史细节,后人应该能想象出谢酶的仗义和仁慈。在这种性命攸关之时,谢晦始终对兄弟不离不弃,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早丢下胖子跑没影儿了。汉高祖刘邦无人不晓吧?他的身份职务可比谢晦高贵多了,但在同类事件的处理上,跟谢晦无法同日而语。当年刘邦坐着马车被楚军紧追不舍时,为了减轻车辆负重,使自己能够顺利逃命,竟将和自己同车的一双儿女狠心推下车!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能衬出谢晦的高尚了不过对谢晦的所作所为,无须太多惊奇,这和谢氏良好的祖传家风与素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