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草莽皇帝朱元璋,从最底层的人,走到天之骄子,自然也没有逃脱掉皇室的定律。一般情况下开国皇帝,都会对曾经的开国将领大杀特杀。此人名叫孙蕡,别的东西没有,但是却有一肚子的墨水。在古代的情况下,想要走上仕途唯独只能靠科考。而他也确实有真本事,后来考中了举人走上了仕途。他最拿手的还是写诗,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稍微的停顿一下,就能吟出一首绝美的诗篇。不仅诗文写得好,还是一个清官,在当地百姓的口碑当中非常好。
他被更多人知道了,然后被名臣宋濂知道了。宋濂、刘伯温和高启三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甚至夸赞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因此在听说了有孙蕡这样的一号人,自然起了爱才之心。于是就把他孙蕡提到了翰林院任职,然而古代官场都是讲的裙带关系。后来因为胡惟庸一案,宋濂被牵扯了进去。几个儿子都被朱元璋杀了,但是他本人在马皇后的保荐下,得已活了下来。自己所有的靠山都倒了,孙蕡自然也没了好下场。而当时正在修筑长城,所以很多像孙蕡这样的小卒子,都被送去修长城了。不管是在什么朝代,修筑长城都非常辛苦。
然而孙蕡毫无怨言不说,工作之余还会吟个诗写个作。看守他们的官兵,感觉这个人挺不一样的,于是就把他写的几首诗带去见了朱元璋。朱元璋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在耳濡目染之下,还是能分出个好坏的。毕竟俗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感觉孙蕡确实是一个人才,就把他调任苏州继续做官。但是仅仅过去6年之后,由于孙蕡为官比较清廉,和当地的官员发生冲突,结果被摆了一道,弹劾孙蕡贪污受贿。距离当初已经过去6年时间,朱元璋又是日理万机,哪还记得这样一个小人物。
于是把他分配到了,明朝人常被发配的地方之一,就好比是清朝的宁古塔。分配到这个地方基本上是非常惨的。不过发配还算好,毕竟如果到了期限,还是有可能回来了。然而更倒霉的事情还在后面。在胡惟庸一案结束之后,朝廷当中又发生了蓝玉叛乱的事情。朱元璋把他剥了皮,填上草后送去展览,有很多人牵扯进去了。可不要忘记,他在最早的时候可是做过京官。像蓝玉、胡惟庸这样的人,他也是会经常碰到。虽然孙蕡为官清廉,但是最起码的人情世故还是懂的。他倒是曾经给蓝玉画过一幅肖像画,送到他家中。
结果后来朱元璋抄家的时候,发现了家里面的这幅肖像画,再一看上面的落款正是孙蕡。结果这就倒霉了,即使他已经被发配到辽东,单凭这幅画也可以要了他的脑袋。曾经有人劝他可以写文章上诉,毕竟他的文笔这么好。但是孙蕡早已看淡了仕途,甚至有了求死之心。然而孙蕡在临死之前,还是念了一首诗,诗文曰:“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鼓声响了很多声,是催促我赶快上路。如今太阳马上落山,天也要黑了。但是黄泉路上没有客栈,今天晚上我该住在哪里呢?如果没有黄泉二字,可能谁都想不到这是一首临死前的诗吧。
后来这首诗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面,朱元璋看后气愤不已。立刻把当时的监斩官找来,这么有才华的人,你怎么也不留着?随后为了以儆效尤,把当时监斩的官全部杀了。因为就算朱元璋再残暴,事情的对错还是拎得非常清楚的。自古以来皇权不可违,如果当时监斩官把他的命留下来了,那么可能最后还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