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郑昭公,即郑庄公的大儿子世子忽,有钱,有才,有势而且人又长得漂亮,称之为国民老公毫不为过,按说这样的人应该是幸福而且安康的,可事实上他的人生,尤其是后半生简直就是个悲剧,并由此导致郑国陷入内乱,从此后像黄鼠狼下崽——一代不如一代,完完全全的把郑庄公留下的那点家底丢得干干净净。为什么会这样呢?咱们就从石门会盟那年说起吧。
公元前720年,也就是世子忽到洛阳当人质那年,齐国国君齐僖公主动垂下橄榄枝,邀请郑国君主郑庄公在石门,也就是如今的山东长清县一带拜把子。当时郑国南面是楚国,北面是晋国,两边都是睡着的老虎,能不招惹尽量别招惹;而西面则是大周王朝直辖地,郑与周互为屏障,更是不能把关系弄僵,为使郑国安如泰山并扩大势力范围,郑庄公打上位开始就定下了“向东发展”的战略。
东边地势平坦,无险可据,又是曹、宋、陈、鲁等诸侯国的势力范围,曹、宋、陈、鲁不大不小,可以欺负欺负,相较而言,简直天赐其便,该着他郑庄公发财致富。
捡柿子自然要挑软的捏么。
主意虽好,但其中又有个大大的问题。
什么问题,齐国也在东边。当时齐国国力虽然不怎么地,可人家地域辽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如今想要向东发展,不事先给齐国打打招呼,谁知道人家会不会神经过敏,召集几个哥们来找你的麻烦,要知道,齐僖公可是很爱交朋友的,天天小酒喝着,撸串撸着,有事儿帮帮忙,谁还好意思拒绝呢。
所以郑庄公一直想找个机会巴结齐国,如今人家主动发出邀请,那还不是瞌睡遇到枕头,自然是欣然前往。
就这么着两国在石门愉快的讨论了国际事务,并在友好和谐的范围中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的达成,齐僖公又多了个好哥们,心里自然是非常开心的,况且见郑国就是个潜力股,发展势头大大的有,那更是打算结成铁帽子兄弟,所以就愉快的说:“听说你家老大,就那个就读于洛阳国际最高政治学院的世子忽还不错,刚好我家二女儿文姜也很聪明,他俩正好一对,如果你不嫌弃,咱俩就定个娃娃亲吧。”
为什么要定娃娃亲呢,这年世子忽才六岁,文姜估摸着也大不到哪里去,俩人都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呢。
郑庄公一听,刚拜了把子就结成亲家,那不是好上加好么,于是“唯唯称谢”,高兴地都合不拢嘴了。
回家后就给世子忽说了。
好事临头,世子忽应该答应才是,更何况他还在和尿玩泥巴的年纪,那不是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可结果呢,估摸着读书都读傻了,竟然一口拒绝,非但如此,还有自己的道理:“妻者齐也,故曰配偶。今郑小齐大,大小不伦,孩儿不敢仰攀。”
我不同意,因为文姜工资比我高,娶过来是很伤自尊滴。
这就是成语 “齐大非偶”的由来。
咦,六岁的小屁孩哪儿懂得这些道理,莫不成还是哪个不懂事的大人教的,这分明是要影响我“向东发展”的大政方针么,不行,我得好好说道说道:“请婚出于彼意,若与齐为甥舅,每事可以仰仗,吾儿何以辞之?”
这不是我们高攀,是文姜他爹主动提出来的,儿子你好好想想,咱们要和齐国结成亲家,家里有个大小事,他好意思不帮忙么。
这句话已经明白的告诉世子忽,娶文姜就是一桩政治婚姻,目的就是“每事可以仰仗”,为了我们郑国繁荣昌盛,你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吧。
世子忽脑袋一昂,小道理杠杠滴:“丈夫志在自立,岂可仰仗于婚姻耶?”
好男儿当自强,哪儿能吃软饭呢。
没办法,小屁孩儿中毒太深,怎么就不能理解一小下下你爹我的良苦用心呢,想当年,哎,说起来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你以为这个国君好当么?有志气就成了,还得讲究点方式方法啊,不过你现在还小,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也算正常,再过两年应该会懂点事吧。
想到这里,对这桩亲事闭口不提,并派人委婉的说明了儿子的意见。
本来顺理成章的亲事竟然遭到拒绝,齐僖公按道理是应该有点小脾气的,可这爷们也有意思,一听这话,他不但不恼,反而直接就把世子忽爱到了心上,感慨的说:“郑世子可谓谦让之至矣!吾女年幼,且俟异日再议可也。”
世子忽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见识,还真是了不得啊,好在文姜还小,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被人家拒绝之后还不死心,不但如此,而且还对跟前拖着鼻涕的诸儿,后来的齐襄公说了:瞧瞧人家,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同样都是世子,你怎么就不能好好学学呢。
诸儿一听,当下擦干鼻涕,捏着小拳头暗暗下定决心:忽哥,你等着,今后我一定要超过你。”
世子忽就因为这件事成了诸儿人生第一个偶像,你想想,小小年纪就被保送到国际最高政治学院,而且还那么有见识,连漂亮的文姜妹妹都不要,那简直就是天神般的存在啊。
话说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眨眼就到了公元前706年,这年世子忽20岁,出落的那个漂亮,简直就是个浊世佳公子。仅凭这一点就已经让人眼红,可尤为可恶的是,他竟然还特别能干,仿佛天之骄子似的,打仗、理政都是一把好手。
这年郑国没什么要紧的事儿,可齐国却摊上了大麻烦,什么麻烦?北方的少数民族北戎打到了山东,齐国边境告急,齐僖公一着急,就向郑、卫、鲁三国求援。
郑庄公一听好哥们有麻烦,那哪里还敢耽搁,急忙派世子忽带高渠弥、原繁、祝聃等名将赶去救援。
说世子忽有本事还真不是吹的,那是一路小跑来到历下,面对敌我双方态势,英明的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意见,齐僖公欣然同意。
就这么两下里一折腾,打的北戎损兵折将,大败而逃,也不知多少年才能恢复元气。
敲锣打鼓的把俘虏、战利品一齐交到齐僖公手里。
齐僖公定下心来,这才仔细打量打量世子忽,呵呵,惊得下巴都掉了。娘的,这孩子怎么弄出来的,要长相有长相,要本事有本事,世上还有这么完美的小伙子么。于是,庆功宴上直接就说了:“小女愿备箕帚。”
小子,求你娶了我姑娘吧。
听听这个干脆,大妈们上商场抢便宜货也没这么直接,老百姓娶老婆还得讲个三姑六婆,可齐僖公身为堂堂国君,竟然直接向世子忽提亲,这么做是非常荒唐的,可他就这么干了,不是喜欢的昏了头了还能有别的说法么。
人家如此热情,又加上确实对两国都有帮助,世子忽你好歹就从了吧,娶谁不是娶呢,可他就不,而且有话还不直说,在席间再三谦让。
齐僖公糊涂了,这小子是乐意呢还是乐意呢。
抱着这种想法,庆功宴结束后又委派大臣夷仲年走起了曲线救国路线,找到世子忽手下最重要的将军——大夫高渠弥说了:“寡君慕世子英雄,愿结姻好。前番遣使,未蒙见允。今日寡君亲与世子言之,世子执意不从,不知何意。大夫能玉成其事,请以白璧二双,黄金百镒为献。”
我家主公实在是太喜欢世子忽了,一连提亲两次,都遭到拒绝,也不知世子忽到底几个意思,大夫您要能撮合成这桩美事,我家主公愿意奉上白璧二双,黄金百镒作为谢礼。”
那时候两国之间互通往来也就这些东西啊,齐僖公为一桩婚事竟然这么大方,也的确下足了血本。
女方非但不要房子、车子、票子,还愿意倒贴,这桩美事咱们想都不敢想,高渠弥一听,靠,这等好事我怎么就摊不上,世子忽,哼哼,小屁孩一个儿,估计心里早乐开花了,之所以推辞,不过是摆摆姿态而已,没问题,瞧好吧您就。
回头就告诉了世子忽,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世子忽还是一口拒绝。
这下高渠弥纳闷了,为什么呢,难道以世子忽的智慧还不明白这桩婚姻意味着什么,也罢,我这当叔叔的很有必要告诉他其中关系,于是就说了:“若谐婚好,异日得此大国相助,亦是美事。”
糊涂啊,娶了文姜,不就意味着有齐国做后台,今后谁还敢欺负你呢。
世子忽听到这里,那又是一番道理:“昔年无事之日,蒙齐侯欲婚我,我尚然不敢仰攀。今奉命救齐,幸而成功,乃受室而归,外人必谓我挟功求娶,何以自明?”
当年没事的时候我都没答应,如今刚帮了点小忙就把人家姑娘带走,外人会怎么说,不明摆着落井下石么。
这番道理铮铮有词,高渠弥还怎么说,两双白璧,百镒黄金哎,煮熟的鸭子竟然张开翅膀飞走,只好吞下垂涎的口水,怏怏不快的告诉了夷仲年。
事情很快被齐僖公知道。你猜齐僖公怎么着,竟然还不死心,第二天干脆派夷仲年直接上门提亲,把话都挑开了,看你还怎么说。
没想到啊没想到,夷仲年一来,世子忽倒有点上火了,直接干脆地回绝:“未禀父命,私婚有罪。”
没给老爹说,不敢娶老婆。
齐僖公终于挂不住了,那张老脸羞个通红:我也是有身份的人呐,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给面子,到底几个意思,咱俩家的亲事你爹早都答应,就差你点头了,如今又拿你爹出来当挡箭牌,哼,看不起我么:“吾有女如此,何患无夫。”
我姑娘要多漂亮有多漂亮,还怕嫁不出去么。
春秋时齐国以出美女著称,文姜又是美女中的极品,简直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长得那个漂亮,况且文姜听说世子忽又英雄又俊朗,早都芳心暗许。三面都没问题,事情就梗在世子忽这里。
这么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他怎么就凑不到一块儿呢。
所以呢,齐僖公表面上看起来生气,其实心里还是挺不甘心的,不然的话,早都找郑庄公告状去了:你这儿子是怎么教的,我亲自提亲他都敢拒绝,还把不把我这齐国老大放在眼里,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你们是要负全责的。
这不是妄语,八辈祖宗被人家陷害都能当做讨伐的借口,世子忽不尊重长辈,由此自然可以上升到污蔑国体,那还不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教训教训,可齐僖公并没有这么做,所以说,他对世子忽那真是又恨又爱啊。
恨得咬牙切齿,爱的都想放手心里捧着。
遇上这么漂亮的媳妇,又有这么爱女婿的老丈人,简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事,可为什么世子忽就是死活不答应呢。
难道还是因为“齐大非偶”。
很显然,不是。
郑庄公是王朝卿士,在国际上很有发言权,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都跃升成个中等强国,小国对他又恨又怕不提,就连齐国也像狗腿子似的,颠颠的跟在郑国屁股后面东征西讨,这时候再因为人家工资高而拒绝显然不合适,所以世子忽官面上的理由是“未禀父命,私婚有罪。”
也不用多说,这个借口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郑庄公的战略是“向东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在不伤国体的情况下,齐国任何要求都不会拒绝,更何况结成儿女亲家,那还不是梦里都会乐出鼻涕泡的美事,哪有半点拒绝的道理呢。
那还会是什么原因呢?
追求爱情,笑话,世子忽自小耳濡目染,早都成了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怎么会爱美人不爱江山呢,充其量也就是江山美女一把抓而已。
玻璃,更不是,世子忽最后是同女人结了婚的。
可到底为什么呢?
依我看,原因只有一个:文姜的德性。
那时候贵族娶老婆都要讲个音、容、德、貌的。文姜音、容、貌都没得说,就这个“德”字实在是不敢恭维啊。这丫头简直比苍老师还yin dang,据说同她哥哥——就那个拖着鼻涕长大的诸儿都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两国合作了十多年,民间官方交流不计其数,相互之间还能有什么秘密呢。
如今文姜如此不堪,真要把她娶过来,还不知什么时候给你一顶绿帽子呢。有这样的想法,他堂堂世子,郑国今后的继承人,能娶这样一个老婆么。
心里这么想,但嘴上能说出来,他能告诉齐僖公:你女儿是拍毛片的,所以我不敢要她。
这不明摆着打人家脸么,所以一遇到提亲,那是想得出来的,想不出来的理由一个接着一个,就让你死了心才是。
这样一来绿帽子是戴不了了,可他就忘了,他世子的位子并不是安如泰山的。
天大的美事白白错过,回国后但凡有点眼光的大臣都叹息不已,尤其是郑庄公最倚重的大臣祭足,直接就找高渠弥说了:“君多内宠,公子突、公子仪、公子亹三人,皆有凯觎之志。世子若结婚大国,犹可借其助摆。齐不议婚,犹当请之。奈何自翦羽翼耶?吾子从行,何不谏之?”
主公三个儿子都不是善茬,世子忽若跟大国结亲,以后有所倚仗,位子会坐得更加稳固,所以即便齐国不提亲,我们也要想办法促成这门亲事,可现在好事临门,为什么要自毁前程呢,你跟他一起到的齐国,为什么不好好劝劝。”
对祭足的惋惜,高渠弥无奈的耸耸肩膀:“吾亦言之,奈不听何?”我怎么没劝,可他就是不听,我能有什么办法。于是祭足叹息而去,又想别的主意去了。
高渠弥一看,世子忽混账的祭足都没有办法,那么今后一定是靠不住滴。恰巧他同老四公子亹还不错,于是就主动投靠,公子亹为笼络高渠弥,直接就泄露一桩内幕,什么内幕:当年老爹本打算升你的官,没成想就叫我这大哥给搅黄了。
高渠弥一听,靠,不但没见识,还知道给老子使坏,小子,你等着,总有一天叫你尝尝高大人的厉害。于是和公子亹联系的更加紧密,就等着找机会做了世子忽了。
同齐国结亲不成,估计世子忽也是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儿的,不过心里那点劲儿缓不过来,就是死活不愿回头而已。
正琢磨着怎么挽回颓势的时候,祭足上门了,给他提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结婚于陈,修好于卫。“与郑成鼎足之势,亦足自固。”有陈、卫两国帮忙,你的位子也勉勉强强有点倚仗。
世子忽一听,倒也符合老爹“向东发展”的战略,于是亲自跑到陈国,把人家闺女妫氏迎娶回国。
齐僖公提亲,可以达到“每事可以仰仗”的目的;与陈国结亲,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每事可以仰仗”,虽然目的相同,但效果就差得远了。
说实话,世子忽也明白其中的差别,对陈国是有点不大看得起的,所以一见妫氏,见这丫头也很漂亮,和文姜很有的一拼,一时欲火焚身,还没拜堂就直接把这丫头给上了。
《礼记》有云:婚礼者,礼之本也。那是从提亲到结婚都是很有讲究的,国与国之间通婚都能如此草率,他对陈国的态度还用得着多说么。
其实也怪不得世子忽小看陈国,陈国真的很不争气啊,事情发生后,陈国人毫无办法,只能强烈谴责,诅咒他世子忽断子绝孙,后来诅咒果然应验,世子忽的确无后。
女婿都看不起丈人,其他人还能看得起么。
公元前701年,25岁的世子忽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国君,人称郑昭公,上位没多久,就被二弟公子突,也就是后来的郑厉公借宋国人的势力赶跑。
后来二弟被人赶走。
又在公元前697年被祭足迎接回国,这回国君当了没两年,于公元前695年,31岁的他又被四弟公子亹联合高渠弥弑杀,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再说齐国,虽然被世子忽拒绝了亲事,可齐僖公父子对他还是念念不忘的,第一次被人赶跑的时候,齐僖公竟然很直接的对来送国书的郑国使臣表示,要兴兵为世子忽报仇,不过后来因为别的事儿给耽搁了。
第二次被人弑杀之后,拖鼻涕长大的齐襄公诸儿则非常干脆,直接借会盟的名义把公子亹、高渠弥骗到首止,即如今河南雎县一带诛杀,公然干涉别国内政并杀了人家的国家元首,要不是因为关系很铁,谁担这风险呢。
当时老四公子亹接到齐国邀请函时,那简直喜出望外:“齐候下交,吾国安于泰山矣。”
我能和齐国结盟,那还有谁敢欺负我们呢。
他也知道齐国的重要性,可世子忽,明明有天大的机缘送到面前,可他却没有珍惜,为什么,就为怕戴一顶绿帽子,可这事儿能怨他么。
嗨,假若文姜能贤惠一些,或者世子忽不要那么死心眼,大不了参加个换妻俱乐部什么的,那么,这一双金童玉女也许能凑成一对儿。齐僖公、齐襄公父子被人家拒绝都能死心塌地的帮忙,如果结亲成功,那还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然而历史是不存在假设的,我也只能说,这件事实在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