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读书人考科举有多苦考场上被活活冻死

日期:2023-11-2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众所周知,明清两朝是古代历史上科举考试最完备、最严格的时代,形成了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选拔制度。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为了出人头地,实现经邦济世的理想,在考场上进行了笔墨横飞的“厮杀”(本文只说文科举)。

  1902年,顺天府贡院。

  1902年,顺天府贡院的号舍。

  乡试每三年一次,又叫“秋闱”,为期九天,农历八月里连续考三场,每场三天。会试也是每三年一次,又叫“春闱”,也是为期九天,农历二月里连续考三场,每场三天。举办科举考试的地方,就在贡院。

  1906年,顺天府贡院,两边是按千字文排序的号舍,远处是用来监考的明远楼。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制,拍照时贡院已荒废。

  明清读书人参加科举,除了数十年的苦读以外,在贡院考试的那九天,也是一道生死大关。有读书人遇到意外熬不过,不幸命丧考场。

  1909年,俯视顺天府贡院。

  1463年(明朝顺年间),会试第一天,顺天府贡院着火,被锁在考场的二百多名考生当场烧死了九十多个。明英宗给死者每人一口棺材,埋葬在朝阳门外,人称“举人冢”。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上疏皇帝,将贡院的木板房改造成砖木结构,防火性能增强,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1910年,南京,江南贡院的号舍。

  1864年,因太平天国运动停止十三年之久的江南乡试正式开考。乡试本应在农历八月举行,但贡院整修使这个考试延迟到十一月,正赶上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数十位体弱的读书人竟被活活冻死!晚清官员张集馨在日记中写道:“接上年十二月十八日京信,南闱大雪,冻死士子及号军五十余人。”

  1910年,江南贡院的号舍。

  对于大多数没有经历极端惨况的读书人而言,要熬过三场九天的考试也殊非易事。按清朝制度,乡试从八月初九开始,每场考三天两夜,共九天六夜。这期间,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一个高6尺、深4尺、宽3尺的号舍里(面积勉强超过1平方米)。

  1910年,江南贡院的明远楼。

  农历八月还比较热,“秋老虎”很猛,蚊虫横冲直撞,尤其对江南一带而言,更是闷热异常。这种情况下,放置于号巷尾部的粪桶,经暑气一蒸,臭味弥漫,令人窒息,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发挥。

  中国科举博物馆收藏的清朝考生的“小抄”。

  科举考试为了防止作弊,有严格的搜身制度,杜绝携带小抄蒙混进场,但仍有考生挖空心思,冒险夹带。

  民国初年,已经坍塌的江南贡院号舍。

  明清科举考试这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想要成功,谈何容易!极少数取得功名的读书人,真可谓人上人!大部分人都是“陪考”,熬了二三十年,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