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1854年,西征军在两湖地区继续展开攻势。2月,皖北太平军再次进军湖北,破清军黄州堵城大营,湖广总督吴文鎔兵败自杀。太平军乘胜溯江西上,第三次进占汉口、汉阳。这时,石祥贞、林绍璋及曾天养等也率部进入湖南。先克岳州,继丽占领长沙北面的靖港,并抄小路奇袭湘潭,意在从南北两面夹攻长沙。5月间,太平军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在靖港、湘潭一带展开激战,靖港湘军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曾国藩又羞又怕,两度投水寻死,被随从捞起。但湘军陆军主力塔齐布和水军主力杨载福彭玉麟在湘潭取胜,太平军被迫退守岳州。1854年6月,太平军在湖北战场连续获胜,并且再次占领武昌。7月,曾国藩统湘军倾巢出动,向太平军发动猛攻。湘军先攻陷岳州,太平军英勇绝伦的老将曾天养,在城陵矶单骑冲入敌阵,奋战至死。10月,湘军又陷武昌,12月进围九江,气焰极盛。洪秀全急令翼王石达开率大军西征。
年仅二十四岁的石达开智勇双全,一到九江就把湘军陆军打得大败,他又故意放弃长江和鄱阳湖之间的咽喉湖口。曾国藩求胜心切不知是计,将行动轻捷的舢板快船尽数驶入鄱阳湖内。石达开立刻堵塞湖口水卡,将湘军水师分割为外江、内湖两部分。留在长江的都是比较笨重的大船,运转缓慢,不利战斗。2月11日深夜,太平军在茫茫夜色中出动百余小舟,勇猛袭击湘军水师,一举烧毁湘军战船百余艘,并且夺得曾国藩座船。
曾国藩见大势已去,再次想投水寻死,被部下力阻,仓卒逃入南昌。太平军乘胜西进,于4月第三次占领武昌迅速改变了太平军在西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从1855年到1856年春,江西13府中的8府50多县都入于太平军之手。曾国藩困守南昌,成为瓮中之鳖。西战场捷报频传之际,天京外围的战斗也取得重大胜利。4月,燕王秦日纲率丞相陈玉成、李秀成等渡江攻击清军江北大营,连破大小营垒120多座。
5月,秦日纲又率部从瓜州出击,一一度载次攻克克扬州。随即又撤离扬州,回师猛攻设在镇江高资镇的请军言尔杭网部的大本营,吉尔杭阿兵败自杀。这时,石达开已率西征大军两万人回援天京。于是,杨秀清命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与石达开分路并力进攻江南大营。6月20日太平军各路同时出击,一举踏破江南大营。残余清军狼狈逃往丹阳。督办江南军务的铁差大臣向荣陷于绝望,在丹阳自缢而死。
围困天京三年多的江北,江南大背先后归于覆灭,使天京解除腋肘之患,使出征将士免于后顾之忧,太平天国战略进攻阶段达到全盛时期。这一阶段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虽然在长江流域不断取得重大战役胜利,但在全局上却犯了战略性的错误。太平军定都天京时,全国革命形势高涨,北方捻军大起。清政府虽然在河南、山东一带和北京附近配置了20万军队,但经过实战表明,这些腐朽的八旗、绿营是不堪一击的。
当时“粮道不通,京师震动,部内部外官僚送回家眷,闲员学士散归大半,京城一空。”在这种极其有利的形势下,太平军如集中全力北上,战局就将会大大改观。可惜太平军却采取了以保卫和巩固天京为核心,分兵北伐、西征的保守方略,铸成孤军深入和兵力分散的大错,给清王朝留下了荀延残喘伺机反扑的时机。太平军在英勇作战的同时,也努力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建设,表现出某种程度的革新意图。
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了著名的《天朝田亩制度》,这可以看作是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它以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诸领域。其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基础的经济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主张一切土地、财富都归上帝所有,彻底废除私有制度。它宣布:天下皆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从土地和财产公有的原则出发,制订了平均分配土地耕种的具体方案。它规定将田地按产量高低分成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并规定十五岁以下者受田数量为十六岁以上者的一半。第二,以乡官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