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6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赵构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古代帝王对权力看得极重,没上位时使尽手段,恨不得把所有竞争者都铲除,上位之后又担心有人篡位夺权,整日提心吊胆疑心重重,连自己的亲骨肉也提防着。所以,几乎鲜少有人愿意提前放权,去当那个可怜的太上皇。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宋高宗赵构就心甘情愿地做了这个这个太上皇,56岁就让位给宋孝宗赵眘,难道他就不贪恋权位吗?
赵构不贪权?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若他真不贪权,当年也不会授意秦桧,将一心忠国的岳飞冤屈而死。其实他提早放权是别有深意的。
赵构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算是长寿皇帝,足足活了81岁才驾崩。56岁退位时他给出的理由是“倦政”,简单的来说就是累了不想干了,这个借口看似没问题,但并不能代表他所有的想法。
赵构当了三十年的皇帝,大半辈子可以说都不安生,他于靖康之变时临危受命,随后便在金兵的追赶下四处逃亡,不仅模样狼狈,也极其耗损精力,整日提心吊胆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经过这段屈辱的经历,赵构对皇位已经没有早年的执着了,他最担心的不是失去权力,而是被人害了性命,毕竟再大的权力,也得有命掌控才行。
其次,赵构提前放权,也是为了拉拢新皇赵眘。众所周知,赵眘并非赵构的亲生子,而是从旁支抱来的养子,之所以传位给他,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孩子早在三岁就夭折了,而后来他又没了生育能力,所以只能这么办。
赵眘是太祖赵匡胤一脉,很小就被抱入宫中抚养,南宋初定的时候他已长大成人了,身心都很成熟,完全具有即位的条件。不过,按照传统来说,一般都是先皇驾崩皇位才会下传,所以若按正常流程来走,赵眘想当上皇帝,估计得到五六十岁。
让一个成年的皇储盯着皇位二十多年,其实并不是好事,长期的等待很容易徒增变数,譬如逼宫之类。赵构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干脆早早腾出位置,向赵眘卖个好,这样赵眘也能挂念着他的恩情,照顾好他的晚年以及身后事。
事实证明,赵构在这件事上确实是考虑周全,他虽然退位了,但赵眘始终对他极为孝顺,甚至有时他插手政事,赵眘也不多言,一切都以他为先。
另外,在江山渐稳时传位给赵眘,也是给他铺了一条好路,此时功绩易得,赵眘得了民心也利于国家稳定,对各方都是好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