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兵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257年,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开始对赵国下手,发重兵开往赵国邯郸,企图一举把赵国灭掉。这个时候赵国刚刚经历了长平之战,国力遭受了极大的损耗,根本没有能力再去抵抗秦国的攻击。就在所有人认为赵国要完蛋的时候,赵国平原君的夫人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这个夫人原本是魏国信陵君的妹妹,于是她本能地向他的哥哥求援。信陵君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说服魏王来去救赵国于水火之中。魏王就派晋鄙和大军十万来救援赵国,晋鄙都害怕秦军的威力,就在远处观望不敢前去。信陵君开始着急,于是和魏王的夫人谋划怎样救援赵国。于是魏王的夫人把虎符偷出来交给了信陵君,于是信陵君夺取了晋鄙军权一鼓作气把秦军打败,拯救了赵国得以继续生存下去。这也成就了信陵君的一段佳话。
我们除了赞叹信陵君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的勇气和智慧之外,也要知道为什么他可以凭借一个小小的虎符就可以把一个君王任命大将军的兵权给夺掉呢?
这个虎符不像玉玺一样用来给皇帝盖章的,不过它们的功能都是类似的,都是代表了权力,一个是政治权力,一个是军事权力。有了他你就可以执掌全国的兵马,有了兵符就代表你就可以来控制军队。
虎符当时一般都采用铜质的虎形来制作,是由皇帝或者中央来发给地方官或者一个统领来当作一个调兵的凭证。虎符的背面雕刻着铭文,并且被一分为二,一半在皇帝的手中,另一半在统兵的将领或者地方官的手中,用兵的时候两半合二为一来调遣军队,而且旁边会有皇帝派来的专人监督。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对兵权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汉代的汉献帝就是没有兵权而被架空的,从而过上了一种认贼作父的生活。
设置虎符表面是调兵遣将,而深一步就是加强中央的权力并且削弱敌方将领的军权,防止地方官员拥兵自重来对抗中央,因为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一个皇帝打下来江山必然要分兵来治理管辖地方,很多士兵一生都是很难见到皇帝的,他们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和他们的将领,将领对他们好他们就誓死效忠他们的将领,因为皇帝并没有亲自来给他们好处,即使给了好处也是通过他们的将领来传递的,士兵也是会对他们的将领心存感激的。
秦朝对于这样规定真是涌到了极端,调用五十人以上的军队就要用虎符,可以说中央集权真是到达了顶峰。但是这也是有好处的,当时秦朝当初就是有人因为没有虎符就反叛失败了,要不秦朝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所以虎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些不是一定的,军队名义上皇帝的,而且军饷给养都是朝廷供应的,但是打仗的时候不需要有武将的率领,俗话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受有所不受。而且一些打过胜仗特别是有威望的武将,一旦有事就算没有虎符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在以一个清君侧或者救驾的理由照样可以调动大批的军队。但是一旦有了反叛之心就是严重的,唐朝的安史之乱就是这样。所以自古以来皇帝对拥兵自重的武将都是十分的忌讳,好多明着保生的武将都是在自己功高盖主的时候请求辞职回家防止皇帝不信任自己把自己除掉。韩信、岳飞这些人死的是多么的可悲,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对于皇帝来说"莫须有"的罪名是不需要证实的,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稍微客气委婉一点就可以像宋太祖那样的杯酒释兵权。对于兵权那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虎符能够解决的,还需要有副将、监军等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这明显的就是宋朝,他们那个时期兵将都是轮换的,不过这也是北宋兵力那么虚弱的原因。古代的军队对于将领的威信承认那只是非常少的,多是凭借着虎符的调动,因为在一支军队刚开始被建立的时候他们就被灌以听命于虎符、听命于皇帝的的观念,新兵训练最重要的一课就是要知道虎符长什么样子。这也为防止将领拿着虎符反叛做里一个保障,因为虎符对与他们并不是至高无上的,最至高无上还是皇帝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