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事件,便是在曹操赤壁之败后,诸葛亮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围追堵截。曹操的败退路线是,先走乌林,被吴军及刘备集团军追杀,乃寻求南郡江陵之近道,而走北夷陵、葫芦口等。
但在这些要道上,皆有诸葛亮所安排的伏兵,或者说刘备集团军的重要将领,基本都被诸葛亮调度到了曹操的逃亡必经之路上。比如曹操行至乌林的西边时,埋伏在此的是赵云。到了北彝陵葫芦口的时候,埋伏在此的是张翼德。还有一将,乃是刘备集团的王牌将军,即关羽,关云长。关羽埋伏的地方最重要,乃是华容道。这是曹操逃亡路线的最后一站,过了这一站,曹操就能抵达安全地带。
可是就是这一站,最不好过。因为到了这一站,曹操的将士已经是折损严重,带在身边的已经不多,此外这些将士经过和吴军、赵云、张飞等人的厮杀之后,全是精疲力尽。但是守在这里的却是以逸待劳养精蓄锐的关羽。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乃是刘备集团的第一名将,搁在这里,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
但是作为总调度的诸葛亮,为何不安排赵云和张飞镇守此处呢?偏偏把最重要的这个位置留给关羽?实际上诸葛亮让关羽镇守华容道是有3层用意的,不过第三层才是诸葛亮的真实目的。
3层用意:
第一层用意,诸葛亮故意让关羽违反军令。
此话怎样呢?要知道关羽在接受这个军令之前,是向诸葛亮立了军令状的。当然这个军令状也是诸葛亮假意逼迫关羽签订的。原因是,关羽曾经在下邳兵败后投降曹操,并且深得曹操之厚待。
也就是说,曹操对于关羽是有恩的。因此让关羽镇守华容道,去诛杀对自己有恩之人,乃为不义。而以忠义立身的关羽,当是断断做不到的。或者说,关羽也是珍惜自己的忠义之名的。
在这样的判断基础上,诸葛亮安排了关羽去镇守华容道,又故意刺激关羽签下了军令状。军令状让事件的性质顿时就变了,如果不签的话,就算关羽没杀掉曹操,还是有可回旋余地的,但是军令状则是生死状,一旦签订,完成任务是功,完不成任务则要以死相抵兑现诺言。
可以说诸葛亮是很动了一番心思的,他也基本料定关羽必然完不成任务,也料定关羽必然不会因军令状而死掉。至少从当时的刘备集团情况来看,将才短缺,急需人才,更何况关羽和刘备的关系恩若兄弟,所以,关羽岂能被杀?
既然明知关羽不会被杀,诸葛亮为何还这样做呢?当然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他这样做的必要性还是十分大的。至少有两点:
其一是诸葛亮是新加入刘备阵营的,他要展现自己的能力,要在刘备阵营站住脚跟,光靠嘴皮子当然不行,得拿出服人的成绩,因此让谁服最有说服力呢?看遍刘备阵营,除了刘备,唯关羽地位最高,故此让关羽服气的重要性就有了。
其二是让关羽怎么服呢?军令状,即命。说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了,诸葛亮让关羽立军令状的目的实际上是故意让关羽违反军令。既然关羽讲忠义,那么这样以来,关羽就等于欠着诸葛亮一条命了。因此,关羽能不服诸葛亮吗?
后来之事,一如诸葛亮所料,关羽在华容道见到曹操,念及昔日之情,内心不忍,遂放曹操。关羽空手回来,违反军令状之罪基本坐实。诸葛亮的目的则实现。
第二层用意:让关羽心服口服。
关羽违反军令后,诸葛亮拿出军令状,关羽无话可说,诸葛亮就依照军法从事,要把关羽推出去斩首。可是鬼都知道,诸葛亮这是做样子的。他岂敢斩杀关羽?
这时候刘备出来求情,以桃园三结义说事,意思是三人说好了一块生一块死,如果关羽死了,其余二人活着,盟誓就破坏了,因此在盟誓和军令状两者之间,都很重要,哪个也不能毁。其实这个桥段看似是刘备为关羽求情,但实际上更像是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心照不宣。或者说刘备为了帮助诸葛亮在军中立威,不过拿关羽做了一个假靶子而已。既然大哥都如此抬举诸葛亮,那么关羽又岂能不知大哥用心,又怎能不心服口服呢?毕竟大哥刘皇叔那挽救大汉的大业比自己面子更重要。
因此,关羽就算不是真的服气,但也要做出服气的样子来,而且还要配合大哥刘备和诸葛亮,把这处戏演足了。可以说,这是诸葛亮、关羽、刘备三人之间一个不成文的内在协定,看似是为诸葛亮立威,但实际幕后之人却是刘备。
第三层:让关羽欠下人情,借机拉拢关羽。
前面讲了,诸葛亮让关羽去负责最重要的一关:镇守华容道。第一层目的是故意让关羽违反军令,第二层意思是让关羽心服口服。那么诸葛亮为何要这么做呢?
有关这个问题,在许多地方,笔者都看到了各种争论,但是观点最多的是认为诸葛亮如此作为是想给关羽一点颜色瞧瞧,或者说叫给关羽一个下马威。
倘若稍微理解诸葛亮的情况,就不会作此之说。首先诸葛亮和关羽的情况是不同的,诸葛亮是在隆中被刘备三兄弟请出来的。诸葛亮当时比较年轻,二十多岁,愿意跟着刘备出山,除了刘备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枭雄外,同时诸葛亮本人也是急需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因此,诸葛亮到了刘备阵营后,需要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要尽快展示出自己的本领,第二个问题是他要尽快在刘备阵营站住脚。可现实情况是,展示本领容易,刘备很挺他,也给他放权,甚至让他全权统御兵马。但刘备阵营不是刘备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由关张赵等人组成的组织。人多,就会关系复杂,关系复杂,就会出现相处难的危机,尤其是欺生。
那么诸葛亮要想在刘备阵营立足,就得和大家相处融洽,或者要通过一种方式让大家服他。那么什么方式最好?前面也说了,那就是找个阵营中最有影响力的人,把此人折服,那么其余之人都好办了。这就是榜样的作用。
故此,诸葛亮把曹操逃亡路线中最重要的一站留给了刘备阵营最重要的一个武将,即关羽。给关羽违反军令的机会,也给关羽折服自己的机会,但是诸葛亮却绝对不是要通过这个方式给关羽难堪,反而是要通过这个方式拉拢关羽,增加感情。后来的结果是,诸葛亮很顺利实现了这个目的:得到关羽的折服,诸葛亮在刘备阵营的地位立即就稳固了。
结语:说到底,诸葛亮首先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所以,他的行事方略多不是纯粹以军事或作战为目的,往往在其行事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掺和着政治利益的因素。比如安排关羽镇守华容道,便是非常明显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