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从雍正年间时,对雍正继位的谈论便不绝于耳。虽然,史学界对皇位合法性尚无定论,但是,流传的把“十改于”的改诏之说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存于辽宁省档案馆的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雍正帝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位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勇于革新、勤于朝政,对于康熙晚年遗留下来的问题,积极进行变革,最终,使得国库充盈、百姓和乐。但是,也有文人批判他当政时期所施行的“文字狱”坑害学者无数。
在清朝的“康乾盛世”中,虽然,没有提及雍正皇帝,但是,他的功绩却是不可抹杀的。雍正在位的第二年,一次特殊的国事会议当中,雍正提出了一个令文武百官震惊的话题,那就是“让位”。话说,他才刚登帝位这一宝座,又如何舍得放下这天下至尊的权势。
究竟,这一提议又有着何种目的?
会议上,雍正特地拟草了长篇的谕旨,将世人说自己“残暴、逼兄”等评价放置台面上讲,同时,还煞有其事的细数了诸多八阿哥的事迹,表明其壮志未酬的意思。在旨意上,他甚至一度明确提出:如果,有谁私下里或者明面上能够证明允禩的能力比自己强,对江山社稷更好的话自己则愿意退位拥立他。
这样听来,还真觉得雍正是位贤德的君王,竟然,可以舍弃大好河山,将之拱手相让给他人。但是,若细细想来,雍正在刚即位的第二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其实,他是看到了自己初登王座时,手足兄弟和诸多大臣都有所不服,更有甚者处处针对他,所以,他在会议中提到这位当下最受拥戴的八阿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转移所有人的视线。
其实,雍正是为了将自己继位初期所有政治上的失误都归结于允禩身上,并且,暗指是他故意设置陷阱来败坏自己的名誉。这一次会议的结果,就以宗人府要求对八阿哥施以严惩而终,看来,这次雍正皇帝“以退为进”的计策收获颇丰。不仅在众多的大臣面前树立了自己的形象,而且,还很好的打击了当时势头正盛的八阿哥。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在雍正皇帝的眼里同样也是揉不得任何沙子的,他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自己地位权势。在那次会议之后的长时间里,雍正加强了对允禩的监控,在年羹尧的配合之下,宣读了这样一道诏令,大致内容是:
从自己当皇帝以来,允禩因触犯法令被宗人府处置的事情中,十件有九件我都宽恕了他,就连最基本的罚金也免了。我如此宽容地对待他,而他却丝毫没有任何悔悟之心,还一度装模作样的上奏说:要以死明志... ...
并且,雍正还在结尾处写到,许多大小官员,都被允禩胁迫影响,但是,他自己却毫无半点悔意。这件事情记载于《雍正王朝起居注册》里,对于最后的处理结果,书里写到“朕曾降旨,廉亲王心既不服,便当令其代理政事。廉亲王奏云:若如此,我惟有一死而已。”
雍正就是凭借着“可以将帝位禅让给有才能之人”这样一句话,时时刻刻在试探着众多宗亲大臣们。这也是雍正的高明之处,不费任何武力,只是用政治上的一些言论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步步熬煎着允禩的心理防线,最终,做到彻底击垮他一切政治的念头,稳固自己的帝位。
再后来,雍正的政治矛头开始指向了裕亲王之子。加诸他身上的罪状就是其勾结允禩,拉帮结派欲行不义之举,这样不利于江山社稷的稳固,所以需一并处理。此后的雍正用自己的行动告诫群臣, 他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四阿哥”了,现在他为一国之主,尔等群臣应该顺服于我。
他在稳定政局打压对手时,显现出了极为成熟的手段,更用其过人的情商拉拢下臣,虽表现出来的有点过,但是,效果却非常显著。雍正在这之后,加大了清扫胤禩党羽的力度,一步步逐个击破,有的人被遣出宫,有的被派去守陵… …
而对于雍正皇帝这一切手段,允禩似乎早有预见,但一切都显得无可奈何。在雍正继位的第四个年头,他开始全方面的出手解决允禩的结党。
先是细数了允禩的各种罪状,而后,再决定将其逐出宗籍,同时圈禁起来。雍正自己的解释道,像允禩这种行为败坏不忠不孝的人,在宗室族谱内会玷污了整个家族的颜面,也不利于后世子孙的名声,所以,必须要给其惩戒以儆效尤。
就这样,通过几年的努力,雍正顺理成章的清除了自己皇位上的最大阻碍。
虽然,当时有诸多的舆论称其太过不近人情,但是,雍正似乎不是那么在意。允禩被禁足之后,他的亲弟弟在不久后便死亡了,听闻这个噩耗,允禩一度郁郁寡欢。但是,这样伤心的日子也没过多久,雍正便下令给当时看守允禩的大臣让其便宜行事,不到数月允禩便撒手人寰。
自此,清朝最大的一场兄弟之间的博弈就结束了。之后,背负着众多指责的声音,雍正终于开启了自己的王朝。
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君王,雍正的王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使得三朝持续发展,成就清朝的鼎盛时期。虽然,后世对雍正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纵观雍正在位时的所作所为,他不失为一个杰出的帝王。
执政13年的雍正,留给了乾隆一个8000万两白银的国库,是康熙留给他的十几倍。但他的继任者乾隆,晚年时基本就是个昏君,亲手毁掉了雍正时励精图治打下的烂摊子。乾隆不仅六下江南,还耗费巨资打造圆明园,损耗了大量的财力。
最终,他留给嘉庆的是一个空虚的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