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古代通缉令是怎么抓准人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古代的通缉令,通常是没有画像的,而主要是一段文字,用来说明被通缉者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体貌特征等,仅仅靠这些内容,地方捕快也是可以抓到罪犯的。我国最早的全国性通缉令出现在西汉汉宣帝时期,当时的通缉令就只是一段下发到各地的文书而已。
后来直到唐朝时,才在通缉令上画上罪犯的样貌,这就是所谓的“画影图形”。但这个所谓的画像,不仅是黑白的,而且还是抽象的,因为这些画像通常都是画工根据府衙或邻居人的描述画出来的大体轮廓样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现如今,如果一个人拿着一张抽象派的画作,大海捞针一样去全国找人,难度有多高。
但偏偏在古代,这种质量的通缉令,多数情况下总是能精准的抓到要通缉的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古代社会跟现代社会不一样,古代社会人口流动性非常差,一个地方可能三五年都不见得会出现一个陌生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社会结构,古代很轻易的构建起了个人身份证+地方保甲连坐+关卡盘查的三级网格,也就是所谓的天罗地网。具体怎么个操作法呢?
第一,身份证明。
早在商鞅变法时,秦国就在全国推行了照身贴制度,也就是现代社会的身份证,上面会由官府写明你的详细姓名和身份、籍贯,没有这个东西,想去外地,门也没有。历史上的商鞅就用切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照身贴”的重要性。商鞅在逃亡过程中想要住旅店,结果因为没有“照身贴”,被店主拒绝,商鞅无奈的感慨说“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秦国在统一六国后,自然也在全国推行了这一制度,并被后世所沿用。比如明朝的出行证明就更为细致:除了有身份证明外,僧侣云游还需要有度牒,商旅和赶考的学子还需要由地方出路引等等,否则寸步难行。
第二,保甲连坐。
历朝历代皆有保甲连坐制,即如果你所在的村镇有罪犯而你却没有检举揭发,那么你也会受到连坐之刑。一般来说,像秦朝的亭长、后世的保长等,主要职责就是发现自己辖区内是否有行迹可疑的人出现,一旦有,就需要立即上报,由官府进行核实查证,否则出了问题,首先要问责自己。
当然,有了惩处手段,自然也得有奖励手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流行悬赏制,比如楚平王抓伍子胥时,赏额就高达五万石粮食,宋朝时赏金更是高达5万铜钱。有了这些举措,地方上自然很乐意去检举身边隐藏的陌生人了。
第三,关卡盘查。
古代道路不像今天这样四通八达,在一些关键路段,往往有城池关卡,而且还不容易绕过去,比如伍子胥从楚国逃往吴国时,必经之路就是昭关。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逃过关卡的盘查,那么就只能从山野丛林里穿行,这个风险是极高的,即便不迷路饿死,也容易碰到野兽。
所以,当一个罪犯逃亡后,朝廷的快马会第一时间在沿途关隘下发海捕文书,速度绝对会比逃犯两只脚来得快。这样,当罪犯到达一处关隘后,无法拿出身份证明,就会被当场抓住,但如果你拿出身份证明,捕快与海捕文书上的一比对,也会发现你就是被通缉之人。
这个时候逃犯就只能躲过城池关隘,向偏远村落躲藏,但这个时候地方保甲制就起作用了,你也许刚到一个村庄,附近的村民就会发现,村里来了一个陌生人,马上会报告亭长过来盘查。
那么既然靠这些手段就能抓逃犯,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画上一副并不写实的画像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是因为古代识字率不高,普通百姓看到通缉令也不一定认识,认识了也不一定记得住,所以,配上一副画像,可以让百姓直观的记住被通缉的人是男是女,是不是大胡子,脸上是不是有颗痣等等,方便检举揭发形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