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斑驳的战场上剩下无数难以抚平的伤疤,城外那一棵古老的槐树静静地不曾言语。就是在这里,崇祯帝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结束了曾经辉煌无比的大明皇朝。
纵观明史,不禁让人疑惑,崇祯何以落至这个地步?当初朱元璋豪言"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粟"的场景还犹在眼前。怎到了最后,崇祯帝却走到了无钱派发军饷的境地?
朱元璋时期,明朝刚刚建立。那时候明朝地域辽阔,但是也因此面临着周边其他势力的不断侵扰,所以便需要在边界尤其是北方驻扎大批的军队。
据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军队数量甚至达到了191万,名副其实的马背上的皇帝,以武力夺取天下。新建皇朝时期出于内部、外部稳定的需要,当然不敢直接马放南山,让兵士解甲归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朱元璋日思夜想,终于得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卫所制度。
这样的想法得益于元朝留给明朝最大的政治遗产—— "诸色户制度",这一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将民众分为不同的职业,世袭罔替,这直接促成了卫所制度的诞生。
作为封建王朝,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农业人口和军队数量的平衡很难把控,并由此涌出了多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如府兵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等,卫所制度就是朱元璋为明朝设计的兵农合一的制度,即军民分籍制度,一部分人被编为军户,成为军户的家庭将世世代代当兵。政府将这些军户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卫所,并从事屯田工作。"屯田"这个词语大家并不陌生,类似于建设兵团,战时作战,平时则从事农业生产。在明朝初年,每名军士分配给五十亩农田和耕牛工具等。收获以后,军士留十二石粮食供自己家庭使用,其余的则上交卫所,作为军官俸禄,并储存起来供战时作战使用。
不可否认,在明朝初期,这样的制度确实非常实用。但是,任何制度如若不能与时俱进,慢慢调整,就注定会崩坏。到了崇祯时期,卫所制度显然已经不行,出现很多拖欠军饷、士兵哗变的现象。崇祯年间,宣大总督卢象升视察军后上了一封奏疏,描述了山西边防军队的一些情况,"今逋(逋,拖欠)饷愈多,饥寒逼体",士兵则"有无袴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所辖之军,其饷银自去年十一二月至今,分毫未领也",甚至 "饥军哗逃,报无虚日"。
而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就是原本属于军队的屯田多被军官、豪绅和太监所占。屯田制度中军官在卫所里占据主导地位,慢慢地逐渐侵占军户的屯田,而依附于军官的豪绅和太监也会相应地占据一部分土地。所以最终这些土地收入落入私人口袋,而并没有成为卫所的公共财产,导致卫所没有能力发放军饷。
那么这些人贪污的钱到底有多少呢?我想闯王李自成是最有发言权的,当他的部队攻入京城开始就对城中高官进行搜刮,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从高官府中"缴获"了白银七千万两。相比而言,在当时国库空虚的大明王朝,这可是一笔巨资。如果将这笔钱拿出来打仗,也许还可以延缓大明王朝灭亡的脚步。
就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的那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而明朝后期,战事更加频繁,如万历三大征、天启时期的对清(后金)作战、崇祯时期同时对清和农民军作战,战事频繁导致军户没有时间进行农业生产,自然粮食产量会降低,也就无力供应军饷,这也导致了卫所制度的瓦解。
再加上崇祯时期尤为频繁的天灾,种种危机下,崇祯又怎么可能发得出军饷呢?
所以,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以后,朱元璋引以为豪的这套制度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而明朝也再也无力承受同时进行两场战争,最终走到了末路。
一切尘埃落定,历史从来都是这样的,带走了该带走的,留下该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