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9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包绶墓中的歙砚,竟然成了包大人廉洁的有力证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包拯被民间称之为包青天,也是历史上清官形象的典型代表。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绝对是清官。但他留下什么证明自己是“清官”证据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73年的春天,安徽省合肥市大兴集双圩镇附近,准备扩建一家大型的钢铁厂,而位于此处的一座千年的包家坟地也需要进行迁移。包家墓地,正是北宋名臣包拯及其后人的大型家族墓葬群在发掘时,专家们找到了一座不起眼的墓葬,该墓的主人名为包绶。包拯一生曾育有三子,大儿子名为包繶,二儿子名为包绶,小儿子名为包綖。大儿子因为疾病过早夭折,而二儿子却被授任为大理评事,继续在朝当官,为国效力。
在墓室中,专家们发现了为数不多的银器、陶器等陪葬品,但其价值都不是太高。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发现了一块不起眼的歙砚,该歙砚高2厘米,长宽不超过20厘米,由长方形砚面与一个椭圆形水池构成。按照常理来说,在宋代的时候,受到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的影响,安徽歙砚的制作工艺尤为繁荣,历来以选材优良、做工精致被列为“四大名砚”之一。
既然如此,包绶墓中出土的歙砚必然也是极为精致之作。在将墓室清理完毕后,专家们将发掘出来的文物全部保护起来,并用妥善的方式将运送到博物馆的实验室内。专家们在实验室中对歙砚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该歙砚虽也是出产于安徽,却只是民间手工艺人的粗糙之作,无论是选材还是做工,都难以与“精品”二字沾边。读到这里,估计有不少读者会感到扫兴,觉得有些大失所望。可是您却想错了,包绶墓中的歙砚虽然做工粗糙,却依然被专家们评为“国家一级文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别急,我们还是得从包拯的为官作风说起。
包拯自宋仁宗时期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便踏入了宦海生涯。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读书人科考的目的多是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可是包拯却一直坚持着为国为民的志向,秉承着清正廉洁的品格。包拯曾被朝廷派往端州任官三年,端州盛产名砚,号称“端砚”,是专门为朝廷进贡之物。朝廷每年都会在此征收定额的端砚,以前的地方官经常借此机会捞财,将征收数量加以提高,害的百姓们有苦难言。
自从包拯上任后,他对于朝廷征收的额度严格要求,既不少收一块也绝不多收一块,还减免了当地砚工的劳赋,为端州百姓减轻了很大的压力。包拯于端州在任期间,本可以随手得到最精美的端砚使用,而他却依然用着自己从庐州老家带来的砚台。三年之后包拯任期已满,临行之前,端州百姓夹道相送,还特意制作了一尊“清正廉洁砚”奉上,感激包拯对民众的恩情。却拒绝接受百姓馈赠的砚台。直至上船时,才有百姓偷偷将砚台塞进其包袱内。船行路上,包拯偶然间发现了此砚,听仆人细说前后始末后,他便命人将砚台扔进河中,(将砚台留在了端州境地)坚决不受百姓一毫一缕,由此也传出了包拯“不持一砚归”的美名。
包拯在临终之前,曾为子孙定下了“为官清正廉洁,若行贪污之事不得入祖坟”的家规,并将全部遗物交给了包绶,在墓中出土的歙砚正是遗物之一。包绶墓中歙砚的出土,不仅说明了包拯生前的简朴生活,同时也验证了他“不持一砚归”绝对是真的。如果包拯携带会了大量精美的端砚,包绶怎么会用这一尊小小的、普通的,完全不起眼歙砚?这尊歙砚虽价值不高,可是它代表的是一种清正廉洁的精神,是华夏民族五千年来追求的崇高信仰,更是包拯留给后人最有教育意义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