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说起皇帝,至高无上的君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怎么争皇帝、当皇帝的教科书。皇帝是可以决定所有人的生死、一言九鼎、三宫六院。为了当上皇帝,千万人压上身家性命,就是为了体验一下,那种坐上龙椅,天下尽在掌中的感觉。
但是,称帝有风险,入座需谨慎。很多皇帝的下场都很悲惨,被砍头、毒死、烧死、捅死、勒死,自己吃药作死、累死等等,真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好皇帝操心受累,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顾不上享受;坏皇帝吃喝玩乐,杀人放火,玩得倒是爽,却经常要担心被人报复。
有一对父子看穿这一点,把送上门来的皇位硬是推了出去,皇帝谁爱做谁做,反正我们不做,这对父子就是三让天下的李旦和让皇帝李宪。
武则天,李显,李旦,李宪。这一家子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很特殊的存在。武则天就不细说了,李旦是李显的备胎,武则天看李显不顺眼,就废掉他,改立李旦。等她皇帝当够了,再把李显扶上位,李旦还是备胎。
作为武则天的儿子,人格肯定是不健全的。因为这位母亲太强势了,儿子有能力,她怕抢皇位,儿子没能力,她又嫌弃。活在母亲的阴影下,儿孙们只好寄情于游乐。
李显喜欢打马球,李旦喜欢书法,李宪喜欢玩音乐,尤其是龟兹音乐,紫玉笛的吹奏水平闻名大内宫中。而李隆基的音乐造诣后世都承认的,被尊为梨园鼻祖。被母亲骂玩物丧志,最多难受一下,被母亲生疑,那可是要命的啊。
李宪还是皇孙的时候,被封为永平郡王,6岁即出宫就藩。李显登基后,加封他为蔡王,食邑一千一百户。李宪坚辞不受,说自己担不起大国的封位。在古代,单字王比郡王要高一个级别,尤其是春秋时期就存在的国号,地位仅次于皇帝。
公元710年,李旦第二次登基,加封李宪为宋王。李旦准备立皇太子时,在李宪和李隆基之间无法做决定。李宪是刘皇后的嫡长子,按惯例应该是接班人。平王李隆基的母亲虽是妃子,但在平定韦氏之乱,助李旦登上皇位的第二次玄武门之变中,居功至伟,更是聚拢了一大批朝臣。
这时候,李宪主动帮父皇解决了这个难题,要求立李隆基为储君,自己让位。他说,国家处在正常时期的话,嫡长子继位没问题,但现在国家刚刚平定内乱,处于非常时期,应该让更有能力的人继位。无论别人怎么劝,李宪坚决不肯当皇太子。
最终李隆基继位成为唐玄宗,成就了中国古时代的巅峰,“开元盛世”,证明李宪的选择没有错。
李宪让皇位,可能是李家离奇的经历让他知道,皇位并不是那么好做的。李显、李旦两次坐上龙椅,可他们是真的皇帝吗。武则天一手遮天,皇帝只不过是被她玩弄在掌中的傀儡。当上皇帝,并不等于有权势,整天战战兢兢,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
武则天上台后,对李家子孙的屠戮,也让人看到了皇权面前,亲情的泯灭。李宪不是个权力欲望强烈的人,登上皇位对他来说,不见得是件幸事。
当时的政治现实对李宪也有不利的一面。李隆基在平定韦氏的风波中,已经拥有了相当的政治实力。而太平公主继承了武则天很大一部分的政治力量,在朝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太平公主自然希望李宪能登基,以便和李隆基抗衡。可是这样一来,不又要起争斗了吗。李唐建国至今,已经有两次玄武门之变,兄弟之间杀伐攻略、毫不手软。生在帝王之家,最后能活下来还真是不容易。
一直怀有雄心壮志的李隆基虽然再三谦让,最终还是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没有死心,经常煽动李宪对付李隆基,想废掉太子。可李宪坚决站在李隆基一边,太平公主也没有办法。
经历过多次废立的唐睿宗李旦,很快就把皇位让给了李隆基。他和李显、李宪这样善良又软弱的人确实不适合当皇帝。李隆基不再有后顾之忧,全力解决掉太平公主后,开始了治国之路。
公元741年,即开元二十一年,李宪病故。李隆基痛哭流涕,对这位让位给自己的兄长,唐明皇确实是真心悲伤的。兄弟俩这么年来相处和睦,享受到了天家难得的亲情。唐明皇加封李宪为“让皇帝”,以纪念这位对自己情深意切的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