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鳌拜手握四十万大兵为什么不谋反?鳌拜在忌惮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是距今最近的一个封建朝代,也是了解最多的一个朝代,其中也有很多事情令人不解;就像是康熙小时候那样,当时朝廷动荡鳌拜野心勃勃,同时他又手握重兵,但他却一直未曾谋反,这是为什么呢?据说只是因为一个女人得人存在。
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出身将门,精通骑射,从其青年时代起就效力军中,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不但是一员骁勇战将,而且也是皇太极的心腹。
由明将毛文龙率军守卫的皮岛与关外宁锦一线的明军遥相呼应、互为犄角,骚扰和牵制满清的兵力,使后其背受敌,是明朝嵌入满清后方的一颗钉子,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满清一直欲除之,无奈不能成功。
1637年太极命阿济格率军进攻,鳌拜随从出征。清军制定了兵分两路、声东击西的进攻方案:一路从海上以巨舰摆出正面进攻的态势,吸引守岛明军的注意力;另一路以轻舟精锐,快速推进,直插该岛西北角之要害阵地。鳌拜主动请缨,率轻舟突袭。但明军并没有中计,而是早有准备。万箭齐发,火炮轰隆,清军进攻受挫,偷袭变成了强攻,一时间大有溃退之势。见情势危急,鳌拜奋起大呼,率先冲向明军阵地,与守军展开肉搏。其它清军见状大受鼓舞,蜂拥前进,在后续部队的支援下一举攻克皮岛。战后鳌拜以首功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
1641年,鳌拜随清军进攻锦州,在增援失利的右翼清军时路遇明军骑兵,于是迎头而上,击败对方。随后鳌拜又不待军令,果断决定乘胜追击,打到明军步兵阵地之前,遂令部下将士下马步战,再败明军。鳌拜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五战皆捷,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在随后的系列战斗中,鳌拜都勇敢善战,果断机敏,逐渐小有名气。
1643年皇太极死去后,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鳌拜是黄旗的重要代表,反对多尔衮自立,坚决拥立皇太极后人,在稳定清朝内部的继承秩序方面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1644年清军入关,鳌拜率军定燕京,征湖广,驰骋疆场,冲锋陷阵,为清王朝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1646年鳌拜出征四川张献忠大西军,在南充大破大西军军营,斩张献忠于阵,因此以首功被顺治皇帝超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在(皇帝禁卫军司令),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教习武进士。自此,鳌拜参议清廷大政。
1661年顺治驾崩遗诏,封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虽然当时鳌拜在四辅政大臣中地位最低,但因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苏克萨哈因曾是多尔衮旧属与其他几位大臣不睦,所以大权逐渐被鳌拜掌控。
而让鳌拜忌惮的这个女人就是孝庄皇后--大玉儿,当然在康熙继位时,此时的大玉儿已经是孝庄太后了。这个女人对于清朝的历史地位和意义相当的深远,康熙也常常怀念自己的祖母,他说没有祖母就没有他今日的成就。皇太极死后由于他并未指定继承人选,因此豪格与多尔衮都想要争夺皇位,但二人都拥有两旗的支持,一时间矛盾重重。这时是孝庄站出来,她运用了一些策略最终打消了二人的念头。
在这场皇位的争夺中,孝庄身为幕后策划者,手段十分灵活,可以说能在这样的权力斗争中全身而退又保住大局,实在是需要大智慧。要知道多尔衮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他南征北战,政治能力与手腕都很强硬,这样一个人能按照孝庄的计划来,可见其腕力。洪承畴等官员也是她劝降的。洪承畴等人在日后清朝的发展中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想必大家都知道,所以孝庄这一举又为日后清朝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孝庄可以说是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她却不愿垂帘听政,而是为大清培养了两位明君,真的是令人佩服。
康熙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帝,这其中孝庄功不可没,孝庄此时已经是太后,她经历了许多的大风大浪变得十分沉稳。再教育小皇帝的时候她也没有像慈禧一样,而是让他去处理政务。也正是这样,康熙才没有成为一个傀儡任凭鳌拜摆布。虽然鳌拜手握重兵,但是古代的正统思想还是很严重的,因此除了直接篡位以外,他还可以选择将皇上当做傀儡,自己摄政。
而且宫中还有孝庄坐镇,鳌拜深知与她对着干自己也会元气大伤,因此他选择了把康熙当傀儡。不过康熙当时虽小,确是假装听命于他,暗中壮大自己。要说这也是孝庄教导有方,所以年纪不大的康熙才懂得如何对付鳌拜,最终收复权力,成为千古一帝。所以说哪怕鳌拜拥有再大的兵权也不敢轻举妄动,有一个连多尔衮都不怕甚至还能参与他们权力斗争的女人在,谋权篡位不亚于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