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对侯君集是什么态度从功臣到逆臣,侯君集经历了什么

日期:2023-11-2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李世民对侯君集是什么态度?从功臣到逆臣,侯君集经历了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侯君集是较为特殊的一位。他是唐朝开国功臣,李世民对他也很信任,但是他又因谋反被治罪。曾受封陈国公,任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然后却密谋叛乱,甚至图谋弑君,最后因罪被诛。行刑前,李世民曾对身边大臣说:"以前国家尚未安定时,侯君集率军平乱,于国家有大功。我想赦免其罪,各位公卿认为可行否?"大臣们对此坚决反对:"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

  李世民无奈地感叹说:"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

  从这段对话来看,李世民对侯君集并不是不信任。那为何侯君集会从功臣沦落为逆臣呢?他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01、开国功臣

  侯君集是关中豳州人,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喜欢骑射,是个不安分的人。隋末,天下大乱,李渊父子起兵争天下,侯君集便投身到李世民的麾下。从此作为李世民的得力干将征战四方。作为李世民的心腹,侯君集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旧唐书·侯君集传》上说:"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

  侯君集的军事才能在李世民即位后通过两场大的对外战争发挥到了顶点。

  第一场大战是征讨吐谷浑的战争。这次战争的总指挥是李靖,侯君集只是负责指挥其中一路兵马。《旧唐书·侯君集传》记载,李靖与与薛万均、李大亮负责从北路进攻,而侯君集与李道宗负责率军从南路进攻。两路大军合围吐谷浑。虽然侯君集不是总指挥,但是他在整个战役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他率领南路军克服重重困难,追击敌军二千多里地,先后于逻真谷、汉哭山、星宿川、柏海等大破伏允军,斩获颇丰。班师回朝后,李世民依功封赏,侯君集封陈国公,不久后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贞观十二年)。

  此时,李世民即位已经十二年,大唐帝国日益繁荣。这时期的侯君集也表现出锐意进取的为官姿态。

  何以见得?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

  侯君集是武将出身,功劳都是战场上指挥拼杀得来的。他不像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是文臣,负责决策和谋划。他文化水平不高。而礼部尚书主管国家官员的选拔、任命、稽考等,这些工作可不是靠武力能应对的。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便开始认真读书,恶补自己的文化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他的文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典选举,定考课"这些吏部的重要工作都能灵活应对。作为武将,侯君集上马能安天下,下马能治国家,"出为将领、入参朝政",一时间被人们传为佳话

  从这件事来看,当时的侯君集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大臣,正从一个能征善战的武将转变成治国理政的大臣。这是和平年代一个武将的必经之路

  第二场大战是征讨高昌国的战争。高昌就是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当时的高昌王叫麹文泰。战争的起因是高昌国阻断了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使大唐没法和西域诸多做生意。这让李世民很是恼火。决定派兵征讨。这一次,侯君集是独挑大梁,李世民任命他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唐军征讨高昌。对此,麹文泰不以为意,他说:"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安能致大军乎!"(《资治通鉴》卷195)可见他仗着地理条件,十分轻敌。岂料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不但行军速度异常快,而且战斗力超强。侯君集指挥军队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径直攻入高昌复地,包围高昌国首都。麹文泰看到黑压压的唐军,急火攻心,一口气不来死了。他的儿子麴智盛即位。麴智盛在抵抗无望的情况下,只好开门投降。侯君集征服高昌,获三郡、五县、二十二城,人口三万多,马四千多匹。

  02、大功之后,牢狱随之

  侯君集灭了高昌国,确保西域同唐朝的商贸往来,开拓了唐朝的疆域,功劳巨大。可是,侯君集回朝后就被抓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大功之后,牢狱随之。这句话用在侯君集身上再贴切不过。侯君集回到长安,等待他的不是庆功宴,而是牢狱之灾。

  很多大臣上奏弹劾侯君集。

  弹劾的事由,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一是侯君集私自处置俘虏。侯君集攻下高昌首都后,抓获很多俘虏,对于战俘的处理,他没有上报朝廷,私自处理,"辄配没无罪人"还把那些无罪的人随意发配,把那些漂亮的女子充作奴婢。

  二是侯君集私藏财物。攻破高昌都城后,他把重要的金银财宝隐瞒不报,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上梁不正下梁歪,主帅屁股里不干净,底下的自然就敢为非作歹。以上两点直接导致了第三点,那就是军纪涣散,放纵部下劫掠百姓。

  以宽厚善待功臣的李世民看了大臣们的奏折后,也觉得侯君集太过分,不得不治了。侯君集因此被下狱。

  经过审理,弹劾的事实都成立。就等唐太宗发话治罪了。这时,中书令岑文本上奏为侯君集求情。他说侯君集是功臣,又是大将,不能因为犯了小错就加刑。他说:"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意思是让唐太宗赦免他。

  侯君集此时的问题,还没有触及到唐太宗的底线,他只是居功骄傲,贪财、纵容部下。一旦轻易将他杀了,会在功臣中引起议论,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所以唐太宗便同意了岑文本的建议,赦免了侯君集。希望这次牢狱之灾可以对他起到警醒作用。

  03、侯君集的问题,是不懂自满之道

  如果侯君集吸取教训,回到他以前那种锐意进取、积极为政的状态,他的人生不会是后来的结果。在大唐的政坛上,他有可能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星。可惜,他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他出狱后,"志殊怏怏"(《旧唐书·侯君集传》),整天觉得自己特委屈。认为是唐太宗有意整他。

  贞观十七年,和侯君集一样同为开国功臣的张亮被任命为洛州都督。侯君集和张亮都被画像凌烟阁。他们私交还不错。临行前,侯君集为张亮饯行。席间,侯君集问张亮:"朝廷把你外放,是谁从中作梗,排挤老兄?"

  张亮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便说:"非公而谁!"(《资治通鉴》卷一九六),除了你还会有谁呢?

  不料,侯君集却一脸认真地说:"我平一国来,逢嗔如屋大,安能仰排……郁郁殊不聊生!公能反乎?与公反!"

  听了侯君集的话,张亮呵呵一笑,打了个马虎眼给应付过去。侯君集离开后,张亮立即将刚才的话禀报唐太宗。

  这不是出卖朋友吗?张亮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张亮的做法是对的。张亮作为侯君集的同事兼朋友,对侯君集的张狂和出狱后的怨怒不会不知。在他离京到地方任职的关头,侯君集又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他不得不三思。如果隐瞒不报,日后要是侯君集真的反了,张亮就无从洗刷自己的嫌疑了。还不如先下手,把情况报告给唐太宗。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侯君集在政治上并不成熟。这可能和他是武将出身有关。

  唐太宗听了张亮的话,也没有表态,只是说他虽然和你讲过大逆不道的话,但是并没有谋反事实,暂时就不处理吧,看他以后的表现。

  这个结果正是张亮想要的。一则他洗刷了嫌疑,二则是侯君集也没有收到处理。如果以后侯君集果然反了,唐太宗还会加倍信任我。

  侯君集果然反了。

  侯君集这个人,最大的问题是欠缺政治水平,太贪,不懂得自满之道。

  贞观中后期,立储之争渐渐露出端倪。魏王李泰深得大臣和皇帝青睐,太子李承乾时刻担忧位置不保。所以他暗中结党。此时看到侯君集对朝廷不满,对皇帝不满,便希望把这位开国功臣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正好,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东宫任职,是太子的人。李承乾便派贺兰楚石暗中联络侯君集。

  侯君集得到了这个信号后,第一反应是什么?史书上说:"君集以承乾劣弱,意欲乘衅以图之,遂赞承乾阴图不轨。"(《旧唐书·侯君集传》)就是说,侯君集对李承乾的斤两是清楚的,他知道李承乾成不了事。但是,这个愚蠢的太子正好可利用。这意图就很明显了,他自己想当皇帝啊!

  这就是不懂"自满之道"的表现。国家初定,政局稳当,社会逐渐繁荣,而且李世民又是深明大义的君主,开国功臣还有一大批,你想造反?不是自寻死路吗?关键时刻,还是他老婆看的明白,他老婆见他每天心事重重,便说:"公,国之大臣,何为乃耳?必当有故。若有不善之事,孤负国家,宜自归罪,首领可全。"但是侯君集并不听。

  04、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

  李承乾做事不秘,谋反事泄露。侯君集也被暴露。当初在李承乾和侯君集之间搭桥的是侯君集女婿,事发后,第一个向朝廷举报侯君集的也是他。

  侯君集被抓,下狱。唐太宗听完汇报,非常心痛。他亲自来到牢房,对侯君集说:我不想让那些刀笔吏羞辱你,所以亲自来审问。

  侯君集无言以对。

  曾经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君臣,竟以这种方式诀别,令人惋惜。

  朝廷上,唐太宗想赦免侯君集,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给他讲话。因为他触犯了底线。谋反是重罪,十恶不赦的。皇帝可以念旧情,但是大臣们可都是看得清楚的。谁敢再为他请求?

  临刑前,他说:"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

  唐太宗听了,点头同意不杀他妻子和儿子,让他们给他守灵。

  看着侯君集远去的背影,唐太宗哀叹说:"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 (《封氏闻见记》)

  05、侯君集在凌烟阁画像后来如何?

  凌烟阁的画像是贞观十七年画就的,侯君集也是在这一年伏诛的。从唐太宗"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这句话来看,侯君集伏诛时,画像已成。按照常理,侯君集犯了谋反罪,画像自然不能再挂在凌烟阁。但是唐太宗并没有下令将画像撤掉。这足见唐太宗的宽明大度。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很难做到的。

  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中宗时期,李显游凌烟阁,"见君集之像有半涂之传",(左右)云:"君集诛后,将至涂之,太宗念其功而止。"

  由此可见,唐太宗后,唐朝的皇帝们也没有给侯君集算旧账,将他的画像撤销,他的一半画像就这样静静地挂着,看着唐帝国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