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邺西晋亡国之君,在投降后受尽凌辱,最终被杀

日期:2023-11-2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司马懿的玄孙,西晋亡国之君,在投降后受尽凌辱,最终被杀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亡国之君的下场大都很不堪,或被杀或受辱,很少有得以善终者,司马懿的玄孙、西晋末代皇帝-愍帝司马邺,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司马邺是司马懿的玄孙,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第三子,在名义上过继给已故的伯父司马柬(秦献王),并承袭秦王爵位。司马邺袭爵时还是个娃娃,因为年纪太小不适合就藩,所以一直留在洛阳。到洛阳被匈奴兵攻陷前,司马邺曾担任过散骑常侍、抚军将军等职,但根本没有履职的能力。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族建立的前汉政权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虏,大批王公朝臣被屠戮,其中便包括司马邺之父司马晏,但司马邺却侥幸出逃,并在密县避难。司马邺避难期间,与舅父荀藩、荀组等人相遇,被他们携带着再度逃往颍川、许昌一带。此时逃难至许颖一带的遗臣很多,大家考虑到国不可一日无君,便计划着拥立司马邺,意图匡扶晋室。

  拥立司马邺之事,以豫州刺史阎鼎为主谋,并得到前抚军长史王毗、司徒长史刘畴、中书郎李昕及荀藩兄弟的支持,按照他们的计划,一行人要经宛城过武关,然后奔往长安。然而就在队伍开拔没多久,身为山东人荀藩兄弟及刘畴等人,因担心入关后会失去权势,而且也忧虑长安难守,便私自开溜。阎鼎很生气,率军队追杀他们,结果只杀掉刘畴,其他人则没有捕获。

  阎鼎平定骚乱后,继续挟持司马邺西进,并在雍州刺史贾疋的协助下,才终于抵达长安。永嘉六年九月初三日(312年10月19日),阎鼎等人正式拥立司马邺为皇太子,登坛祭天,建立宗庙社稷,实行大赦。司马邺上台后,以阎鼎为太子詹事,总领朝政,以贾疋为征西大将军,以南阳王司马保为大司马,拼凑起一个小朝廷

  但小朝廷刚刚组建成功,便开始闹起了内讧,始平太守麴允、抚夷护军索綝嫉妒阎鼎有拥立大功,竟率军攻打他,迫使阎鼎兵败后逃奔雍州,结果被氐族人所害。贾疋在讨伐卢水胡首领彭天护时,兵败后夜堕于山涧而死。至此,小朝廷两大“顶梁柱”都已丧失,朝政自然便落到麴允和索綝等人的手中。

  次年四月初一,晋怀帝遇难的消息传到长安,群臣遂拥立司马邺继承帝位,并改元为建兴,是为愍帝。司马邺登基后,任命卫将军梁芬为司徒,麴允为使持节、领军将军、录尚书事,索綝为尚书右仆射,共同辅佐朝政。同时,为笼络两大宗室军阀司马睿(占据江东)、司马保(占据秦州),任命他们为左右丞相,期冀于他们能起兵勤王,匡扶晋室。

  当时的长安城历经战火摧残,一片衰败之象。据史书记载,城中百姓竟然不满百户,房屋坍塌、荆棘成林,到处都是废墟。因为经费匮乏,朝廷没有车马服饰,朝臣的官衔要写在桑木板上,以此作为标志而已。军队不过两千人,公、私车只有四辆,器械缺乏,粮饷运输不能及时接济。虽然数据过于夸张不足信,但亦可以看出,当时的局面的确极度危峻。

  帝之继皇统也,属永嘉之乱,天下崩离,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朝廷无车马章服,唯桑版署号而已。众唯一旅,公私有车四乘,器械多阙,运馈不继。《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在这种极端危峻的形势下,若没有强力的外援为后盾,则兴复晋室的愿望只能沦为空想。可面对残破不堪、偏居一隅的小朝廷,考虑到前汉军力强盛,各地诸侯自保不暇,哪里还有实力勤王?所以晋愍帝君臣在长安苦熬苦撑4年时间,都没能等到一兵一卒的外援,而此时长安城内严重的缺兵缺粮,文武百官饥饿困乏,到了要靠采集野谷来生存的地步。

  晋愍帝没能等到勤王兵,却等来前汉的大军。建兴四年(316年)八月,前汉大将刘曜率军包围长安,断绝晋愍帝君臣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两个月后,城内米价腾跃,一斗价值黄金二两,大半居民因此饿死,人食人的现象随之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愍帝君臣自知出逃无望,便在十一月十一日,向前汉递交投降书。六天后,愍帝君臣一行被送往前汉都城平阳,西晋至此正式灭亡。

  愍帝到达平阳后,被封为光禄大夫、怀安侯。在亡国后的两年时间里,愍帝遭受刘聪的百般羞辱,曾经充当过狩猎队伍的前导,并在宴会期间担任行酒、洗酒杯的杂役工作,并服侍刘聪上厕所,让见到这一幕幕的晋朝遗臣故老痛哭流涕,由此引起刘聪的杀心。

  建兴五年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晋愍帝在平阳被刘聪杀害,终年才只有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