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北伐匈奴为何不纳入版图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日期:2023-11-28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秦始皇北伐匈奴为何不纳入版图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朝版图

  秦王嬴政用了十年时间,在公元前221年实现了秦国“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百年夙愿,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随后,秦始皇也没有闲着,除了巩固统治之外,他还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但是,百越之地最终被纳入秦国版图,而三十万秦军并没有吞并匈奴,反而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防御性的长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经济支撑

  秦灭六国之战

  《过秦论》中说秦始皇的统一是“奋六世之余烈”,从秦孝公开始,秦国便有称霸天下的宏图大志,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终于成为可以争衡天下的强国。随后的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没有一个昏君,在他们的统治下,秦国国力蒸蒸日上,在多次大规模对外战争中取得完胜。而战胜的背后,则是全天下的经济崩溃!数百年的战争中,人口减半,而秦始皇统一之后,也没有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战争中成长的秦始皇,当然知道打仗就是烧钱,而当时的国力并不足以维持长期大规模的对外作战。

  军需补给

  诸葛亮为运粮而发明“木牛流马

  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与大家讨论过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北伐,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军需补给的问题——在没有漕运的情况下,陆路运输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比如《史记》中曾经写到,从长安出发,给在外作战的卫青、霍去病等部队运送一石粮草的成本是——一百九十二石!相比于统一六国,攻打匈奴成本更大。这也引出了匈奴难打的下一个原因。

  捕风捉影

  汉武帝征匈奴线路

  说打匈奴就是“捕风捉影”一点都不过分,我们常常嗟叹“李广难封”,李广曾经多次出兵攻打匈奴,却最终因为孤军深入,却在大漠中迷路而被迫自杀,随后的公孙贺、赵破奴曾经率两万骑出征,结果是“皆不见匈奴一人”。作为游牧部族,匈奴常年“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地盘,他们只在缺衣少食之时才会南下。靠攻打西戎、犬戎发家的秦国,对此再了解不过了。所以,修长城防御匈奴,是当时的最佳解决方案。

  打下来没用

  东德、西德失业率对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匈奴即便是打下来,对秦国也没什么用。首先,在意识形态上,中国之外的“要服”与“荒服”都不属于华夏。即便是赵武灵王曾经为了振兴赵国而采用“胡服骑射”,但他也从未将游牧民族看成自己人。其次,即便是真的把匈奴纳入了秦国版图,真的会对秦国有什么积极作用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全天下所有武器没收,铸成12金人,如果真的打下了匈奴,那么匈奴的骑射也断然不再被允许,然后他们靠什么生存呢?不可能让他们在草原、沙漠之中发展农耕吧。为了防止匈奴犯上作乱,秦国就必须花钱养活他们,对疲惫的秦帝国来说,这成本太大,而收益甚微。相比之下,南征百越就太划算了。

  秦长城遗址

  从这几点原因来看,即便是曾经给百姓造成巨大负担、带来沉重的灾难,但修筑长城仍是秦始皇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这也许就是“罪在当代,利在千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