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曜父皇驾崩拒不哭丧,为何又以孝治国

日期:2023-12-0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国历朝历代均以孝治国,讲究父慈子孝,在葬礼上更是如此,特别是皇帝的葬礼。皇帝驾崩时不止即将登基的太子哀痛奔丧,往往是举国哀悼,许多臣子更是哀伤痛哭到昏厥。此时准备登基的太子,作为万民表率,更是极其重视先皇的丧礼,以及自己在丧礼上的表现,以免给大家留下什么话柄。

  历代皇帝,即使是残暴如隋炀帝杨广,也在先皇驾崩时痛哭哀悼。然而东晋有一位皇帝,在先皇驾崩后,在隆重的葬礼上竟然拒不哭丧。可是他并不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正是他重用谢安,进行赋税改革,才因此赢得著名的淝水之战,成就了东晋中兴。而他也重视孝道,坚持以孝治天下,并获得百姓爱戴。这样一个皇帝,却在登基之前,自己父皇驾崩时拒不哭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皇帝是东晋著名的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的第九个皇帝。众所周知,在封建时期,因为生产力的制约和人口逐渐增多,朝代均是在建国初期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而到了朝代后期就会各种矛盾爆发,战争动乱四起,国家濒临灭亡。而东晋把皇位传到孝武帝司马曜的父亲简文帝的时候,国家的问题就已经出现,国事渐渐衰落了。等到简文帝驾崩后,各方势力更是蠢蠢欲动

  此时,先帝的丧礼就不仅仅是一个隆重的仪式,而被外加赋予一层政治含义。因为此时新登基皇帝的种种举动,会被各方密切注意。一个精明励志的皇帝往往会展现他初登皇位就很成熟的一面,这可以达到安抚民心,抑制蠢蠢欲动的势力的效果。所以此时皇帝在先皇丧礼上的举动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在孝武帝司马曜为简文帝服丧的期间,按照当时的礼制,迫近傍晚和太黑时分,皇帝都要进行哭丧,以展示对先皇的不舍,和为国家做一个表率。可是这次对于那些忠于先帝,一心辅佐太子的人来说,随着傍晚的降临,他们的心里也蒙上一层阴霾。因为此时的孝武帝司马曜拒绝了这个哭丧活动。并表示在服丧期间,自己不会进行哭丧活动。老臣们得知这个情况心急如焚,因为皇帝这样会给别人留下话柄,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引起动乱。

  一筹莫展的老臣们无奈只好在傍晚时分,请皇宫里的侍从们到皇帝的住所务必请皇帝进行哭丧活动,如果皇帝拒绝,也要问清原有。面对前来的侍从们,孝武帝司马曜没有任何举动。侍从们只好再次启奏说按照惯例该哭丧了。这个时候,孝武帝司马曜淡淡的说道:“我对先皇的驾崩感到悲痛的时候,我自然会哭,为什么一定要遵守什么所谓的惯例呢?参加这种没有任何情感意义的活动除了劳神伤财,对国家一点益处也没有啊!”

  孝武帝司马曜的话被侍从们传了出去,更有在孝武帝司马曜身边服侍的人说皇帝在先皇驾崩后常常一个人失声痛哭。举国之人听到这个情况,一改之前的看法,并不认为孝武帝司马曜不参加哭丧活动是对先皇不敬,反而觉得他是一个注重内在实质而反对毫无意义的繁文缛节的好皇帝,于是,举国上下更比皇帝参加哭丧活动还有拥护这个新皇帝。

  此后孝武帝司马曜也没有辜负臣民的期望,在自己亲政后,他励精图治,改革没有必要的繁文缛节,最终是国家在末期出现一次兴盛的局面。倘若不是这位皇帝中年时意外逝去,历史的进程或许会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