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八旗和绿营到底有多腐朽腐败找“替身”代为出操训练

日期:2023-12-0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1853年,曾国藩在湖南创建了湘军。

  随后,曾国藩用了11年时间,指挥这支“临时工”部队,攻入了太平天国都城天京。虽然湘军很快就被裁撤得七七八八,但脱胎于湘军的淮军,仍然“尾大不掉”,成为朝廷依赖而又警惕的武装力量。

  很多人在想:清朝入关前后,先后组建了两支常备武装力量,即八旗军和绿营。八旗军和绿营都曾经为清朝立下巨大的功劳。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时,八旗军和绿营都保持着数十万人的规模。朝廷为什么不用八旗军和绿营来进剿太平军?毕竟,如果八旗军和绿营能派上用场的话,曾国藩也就没有创建湘军的机会了。

  原因很简单,八旗军和绿营早已腐朽不堪,根本就拉不出去作战。

  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那时候八旗军和绿营腐朽不堪到什么地步。

  1849年,俄国外交官科瓦列夫斯基护送一支俄国传教士团来到中国,并在北京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科瓦列夫斯基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觉,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对北京城的生活百态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绘。后来,科瓦列夫斯基将他中国之行的观察和记录,写成了一本《窥视紫禁城》。

  当年秋天,科瓦列夫斯基应邀来到卢沟桥边,观摩一次八旗军队的火炮射击训练。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活动,在科瓦列夫斯基看来,“即使皇帝不能亲自前来,也要派亲信要员前来观摩”,因此他认为,参加训练的官兵们一定会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发挥出他们的最佳水平。

  然而,科瓦列夫斯基惊讶地发现:“军士们有的漫不经心地坐在帐篷里,抽着小烟袋。有的边吃早点边与卖小吃的聊天,还有的在缝补裤子。似乎没有人关心即将举行的操演。”好容易等到训练开始,八旗官兵们一个个表情冷漠,敷衍了事:“一位参领摆了一个奇怪的姿势,挥了一下手中的旗子,射击便开始了。但是这一炮打得很不准,炮弹就落在大炮旁边。炮甲似乎并不在意,只是擦了擦眼睛,走到另一门炮旁边。”

  训练结束后,科瓦列夫斯基得出自己的结论:“中国的炮兵自然无法与欧洲的相比,唯一相同的只有打出的炮声。”

  说真的,这次训练八旗军队还是给了面子,毕竟亲自上阵了。在很多时候,养尊处优的八旗官兵们,甚至在外面聘请闲散人等来替自己出操。

  有一次,醇亲王奕儇奉命检阅八旗军队里最精锐的火器部队——神机营。尽管醇亲王已对八旗老爷们的懒散作风有所了解,但还是大跌眼镜。

  期间,一名兵丁在骑马时,从马上跌落下来,摔断了腿骨。醇亲王派人打听是怎么回事,发现那人并不是神机营的人,而是外面贩卖豆腐的贩子,被八旗老爷从外面请来,作为“替身”代为出操。

  八旗军如此,绿营也好不到哪里去。

  1850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广西巡抚周天爵会同钦差大臣李星沅,进剿太平军。周天爵带着100名士兵出发,没想到那些士兵磨磨蹭蹭,不愿出征。周天爵在路上招募了100名士兵,他们更是怕得要命,竟然哭哭啼啼起来。

  到了打仗时,士兵们如麻雀见了老鹰,绵羊见了老虎,迈不动步子。周天爵很生气,斩杀了2人,大家也没有什么反应,依然驻足不前,让周天爵一点办法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