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文人大多渴望建功立业,李白更是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在李白的诗词中也都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然而事与愿违,李白终其一生都没完成自己的心愿。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发动安史之乱,又因为唐玄宗听信太监之言连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又在杨国忠的鼓动下强令哥舒翰出潼关,导致长安死守,随后唐玄宗逃往四川,而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
安史之乱中的李白受永王李璘的邀请做了他的幕僚,志在平乱的李白没想到的永王会不听唐肃宗号令,擅自率领水军东巡,攻击多个地方官员,后被唐肃宗派兵击败,永王兵败被杀,乾元元年(758年),57岁李白因受永王事件牵连险些被唐肃宗处死,后在宰相等大臣的求情下免除死罪后发配夜郎,这也是李白人生遇到的最大的危机。
在发配途中,李白途径武昌,在黄鹤楼写下了一首诗,主要抒发自己无辜获罪后内心的愁苦和自己困境下的无奈。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西汉时著名的文臣贾谊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却因为上书指责时政,触怒了权贵,结果受到了诬陷,被贬官长沙。李白的遭际与他有些类似,同为无辜受累之人。“一为迁客去长沙”,正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既有对自身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然而,不幸的遭遇和沉重的打击并没有让诗人就此忘怀国事,即便是在流放的途中,他依然会“西望长安”,这动作里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也包含对朝廷的眷恋和对国运的关切。然而长安远隔千里,又怎么能够看得见呢?对此诗人难免会感到惆怅。
恰好他在黄鹤楼听到有人在吹奏《梅花落》,这凄凉的曲调正于诗人低迷的心情相符,听着听着诗人仿佛真的看到了梅花飘落于这五月天里。
这首诗胜在艺术结构上,它构思独特,诗人写闻笛之感,却并没有按照闻笛而生情那样的顺序去写,而是先写情,后写听到笛声。前半部分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了笛声,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艺术结构独特,曲折有致,成为流传千年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