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2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徐知诰能够凭借养子的身份一揽大权,最终坐上南唐开国皇帝的宝座,与其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是有一个人也不能忽视——南唐丞相宋齐丘。
宋齐丘,字昭回,后改字子嵩,原籍庐陵(今江西吉安),随父移居洪州(今江西南昌)。
如不是宋齐丘劝徐知诰隐忍待机,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宋齐丘的身世可谓是倒霉透顶。
其父宋诚本是唐末镇南节度使钟传的副手,算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可郁闷的是,他爹死得早,没亲没故的宋齐丘只好投靠了钟传。钟传一看,这孩子挺好,照顾照顾也是应该的。就在宋齐丘19岁那年,洪州遭到吴国军队攻击,钟传阵亡,“官二代”一下子成了流浪儿。
这种大起大落的身世,倒是没有让宋齐丘对人生失望,他依然坚信自己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等他遇到徐知诰的时候,他就更加坚信了这一点。
909年,徐温掌权。
徐知诰被任命为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开幕府,纳贤士。
宋齐丘感到机会来了。与他人不同的是,宋齐丘“面试”时只说了二十个字,“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松竹无时衰,蒲柳先秋落。”
一首别致的小诗,让徐知诰很是欣赏,于是便留宋齐丘在身边。
看见自己的养子收留了一个雄才多谋的人在身边,这让徐温很不高兴,他认为这种乱世,这种人留在身边始终是一个祸患。
于是徐温开始摸宋齐丘的底,打听到他寄住在石头大师的寺院内,立即拜托大师留心观察。宋齐丘嗅觉敏感,很快体会到徐温的用心,以韬光养晦之计自保,借酒色混淆石头大师的视听。这是宋齐丘的拿手好戏,喝得摇摇晃晃的,还拿些花街柳巷的淫词俚曲给和尚看。石头大师向徐温汇报:“姓宋的小子原来是个酒色狂徒,不值得忧虑。”
虽然自己主子的爹不喜欢自己,但是宋齐丘还是耐下性子来辅佐徐知诰。
918年,徐知诰被养父调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徐知诰很不高兴,想辞职不干了。
这时,宋齐丘用拨火棍在炭灰上画了润州、扬州的简图,扬州旁注上“徐知训”三个字。徐知诰思索片刻,会心一笑,次日即启程赴职。
宋齐丘的意思其实是说,徐温将亲生儿子徐知训放在吴国的首都扬州,此人志大才疏,必会出事,而润州与扬州仅一江之隔,扬州若有事,可以迅速摆平。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扬州大乱,火光冲天。徐知诰在润州得报,立即引军渡江,杀了朱瑾,平息动乱。
从此,徐知诰的继承人地位稳固,宋齐丘自然跟着平步青云。
927年,徐温身死,徐知诰独揽大权。
宋齐丘也当上了宰相。
又过了十年,吴帝杨溥脱下黄袍,让位徐知诰。宋齐丘献策,将废帝一家幽禁在泰州。
徐知诰改名李昪,成为南唐开国之君。
他虽然不是徐温的亲儿子,可脾气秉性却是一模一样。
在乱世生存久了,徐知诰发现不能让宋齐丘这个怪才太过耀眼,必须时不时打压一下,挫挫他的锐气和傲气。
可是,宋齐丘又是个暴脾气,忘记了官场上不可有个性,如果不低调、孤芳自赏,就会带来伤害。
他忘了以前礼贤下士的叫徐知诰,现在做皇上的是李昪——已然是李唐王室的子孙,承袭的是大唐王朝一脉——这主意还是宋齐丘出的呢。
徐知诰封官,对当年的“首席参谋长”宋齐丘,给他加司徒的空衔,位高,但无权,不准他参与政事。
宣读拜官制书,徐知诰称宋齐丘为“布衣之交”时,宋齐丘不顾朝礼,大声道:“臣是布衣时,陛下也不过是一名刺史,今做了天子,可以不用老臣了。”
他随即拂袖而去。
宋齐丘“拂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徐知诰镇守润州时,在府邸后花园里的池塘上修建一座亭子,搭上木板。他与宋齐丘常在亭中议事,命人撤去木板,所议何事,外人不得而知。又或者,他们在堂上置一座灰炉,终日拥炉而坐,用炉灰写写画画,旋即抹去,将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
宋齐丘性格急躁,“或议不合,则拂衣径起”。
史书上这样写徐知诰当时的反应,“烈祖(徐知诰死后的庙号)谢之,乃已”。
宋齐丘以为发个牢骚,耍个小脾气,皇帝肯定给个面子。
谁知皇帝已经不是当年的刺史了,不吃这一套。
宋齐丘无可奈何,只好回家喝闷酒。
943年,徐知诰中毒而死,儿子李璟即位。
李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南唐中主,“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他的宰相,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作者冯延已。
冯延已是宋齐丘的学生,才识远逊于师父。
不过,李璟也是才具平平,与冯延已倒是君臣相得,而担心宋齐丘计谋老辣,给自己下绊子。
于是,宋齐丘只好慨叹着“鸟尽兔死,弓藏犬烹”,归隐九华山了。
冯延己写写花间词还行,执政能力实在太差。
他当政期间,南唐先是进攻湖南,又进攻福建,以干戈为儿戏,“外乏师旅,内竭帑藏”。
南唐人恨极了冯延己,以及李璟宠爱的其他几位文臣——陈觉、魏岑、查文徽,称作“五鬼”。
他们都是宋齐丘的学生,又被称为“宋党”。
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南唐党争激烈。“宋党”的坏名声,有被对手抹黑的成分在内。敌对一派,以翰林学士常梦锡为首,孙晟、韩熙载等人为骨干。韩熙载,就是《韩熙载夜宴图》里的主人公。
此时,中原政局一变,后周世宗柴荣上台。
柴荣少年英雄,是五代君主中的佼佼者。历史学家的说法是,如果他多活十年,天下就是姓柴的,根本没有时任殿前都虞侯(相当于皇家侍卫队队长)赵匡胤什么事。
在位六年,柴荣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北破契丹,南取南唐江北十四州。
“淮甸疆境弃如土芥”。李璟愤恨不已,将冯延己等人也如土芥一样抛弃了。
宋齐丘成了被殃及的池鱼,皇帝一纸诏书,将他软禁在九华山。
最后的一击来自敌党。
钟谟出使后周求和,回到金陵,告诉皇帝:“对方说了,‘朕与江南分义既定,然宋齐丘不死,殆难保其久永’。留着宋齐丘,总是个祸害。”
这显然是个谣言,栽赃嫁祸于柴荣。
但李璟相信了,随即命人断了宋齐丘的粮食供应。
959年正月,绝粮七日之后,宋齐丘被活活饿死,享年七十三岁。
他生前曾说:“至于千恳万端,只为饥寒两字。”
人们说,这是“自谶”。
还有一说,涉及因果报应——
因宋齐丘之策,杨吴废帝一家幽居泰州。李璟继位后,想想不放心,派人杀了废帝一家,就连幼童也未幸免。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李家明,时为乐部头(宫廷乐队领队),为讽词道:“安排唐祚革强吴,尽是先生作计谟;一个孩儿撂不得,让皇百口合如何?”宋齐丘见了,“惭感乃止”。而他晚年得子,也夭折了。
据说,宋齐丘机变如神,“可当十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