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知道:赵国为何打不过秦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关于长平之战,曾流行过一个观点: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包藏祸心,企图祸水东引;赵国平原君目光短浅,利令智昏主张接受上党郡,才有赵国惨败从此一蹶不振。
但事实上,受未必不利,不受未必有利。
一、长平之战背景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
此时正值秦大举东略之季,秦国在范雎远交近功这一战略方针的推动下,首要防止各国合纵,突破三晋封锁。
对于三晋,由于国力和地理位置的不同 ,秦一直是伐韩拉魏弱赵。
与赵国相反,韩国国力在“三晋”中最弱,而且离秦国最近,是被各国兼并的目标。
而魏国有霸主根基,但自魏惠王中期“东折于齐,南侮于楚,西丧西河七百里”后,早已江河日下,兼之魏处天下四战之地于,麻烦够多,秦国不打他反而给予好处拉拢魏国。
在魏国国君眼里,与秦亲善,当时理所当然的事情。
二、强秦的战略意图
战争从属于政治, 秦伐韩的意图,在秦相范雎的论述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在范雎看来,秦国要取天下,韩国就是眼前的心病,必须要牢牢拉拢。
当秦昭王担心韩国"不听话"时,范雎更是一语中的:
"您进兵去攻荥阳,那么韩国由巩县通成皋的道路被堵住;在北面切断太行山要道,那么上党的军队就不能南下。
大王一旦发兵进攻荥阳,那么韩国就会被分割成三块孤立的地区。韩国眼见必将灭亡,怎么能不听从呢?"
所以,上党的得失,关乎着韩国的存亡,更关乎着魏赵两国的战略安全。
范雎的谋划中,充分体现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先韩后魏再赵,蚕食桑叶一样,彻底剪除赵国的屏障而弱赵,秦国进攻荥阳,胁迫上党,将韩国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本就是釜底抽薪,三晋唇寒齿亡,其他两国若是有远见卓识,不可能不有所行动。
所以, 韩国被拦腰斩成三段,上党与韩国都城新郑之间交通被完全中断,已经再不可能受到韩国的庇护,那么冯亭思考和谋划上党郡的归属,是合情合理的。
冯亭选择了献地入赵:
第一,有强大的民意支持,在秦毋独攻其地而失去人民的策略下,顺秦凶多吉少,上党百姓皆不愿顺秦。
第二,赵国自胡服骑射改革后,国力尤其是军力大增,已经成为仅次于秦的二号军事强国,且秦上次进攻赵国,兵败阏与,能让大家看到信心。
第三,赵若接受上党,韩赵就结成战略同盟,在韩国在无望之下准备事秦的背景下,能让韩国决策者看到希望,坚定与赵国合纵抗秦之心。
而且,冯亭这一策略也体现了他对韩国的衷心,若是两国合纵抗抗秦成功,还可以另做打算。
既然接收上党没有错,那么赵国又错在哪?
三、赵国的抉择
赵国国内对于是否接受上党是有分歧的:
赵国接受上党,无异于从秦虎口夺食,跟秦国正面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但接受的好处又实在是大。
主张接受上党的平原君得的很清楚:"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而其实反对接受上党的平阳君赵豹,也是从“利”出发,他指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
可以看出,赵国在胡服骑射改革背景下,缺乏清晰明确的战略规划才是他失败的原因。
其实,后来长平之战的走向,也印证了平原君这个判断:
廉颇的固守,让秦国前进不得。虽然赵国消耗极大,但两军僵持背景下,人们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秦向勇者,但是长平并非狭路。
赵国背靠六国,比秦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如果能乘势拉拢各国,长平之战,谁胜谁服尚未可知。
但这个关键时刻,赵王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派高级使臣郑朱出使秦商议议和。
尽管赵国虞卿反复警告:"郑朱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
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
之后,秦国大肆宣扬"赵国求和",齐楚各国跟着就坡下驴,纷纷按兵不动,困境里的赵国,彻底孤立。
这种孤军奋战的境地,完全是赵王错误的应对所造成的。
而接受上党,不过是将秦赵间的战略决战时间提前,赵国未有充足的准备,这才最大的弊端,如果不接受上党,赵国依然要联合各国牵制秦国,因此,与接受上党或者不接受没有必然关系。
这个道理,就像读书无用论在中国盛行,不能因为读书后没有成就,就认为读书是错误的。而赵国庙算失策,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