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1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一门三公、父子同宰!刘墉一家为什么代代出大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都说虎父无犬子,有什么样的榜样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后代,这句话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不少的例子的。清朝时有一望族,便以数辈人的成就充分诠释了这句话。
刘氏是清朝的名门望族,因先后出了十一位进士,七位大官。乾隆为表彰刘门的忠孝,赐刘氏字“海岱高门第”。而刘家三代忠臣孝子更是被称为“一门三公,父子同宰”,荣耀非凡。
虽说刘家一门高官无数,不过较为传奇的还是这一门三公,父子同宰,那么他们都是刘家何人呢?
首先这一门三公指的是刘统勋、刘墉以及刘镮之这祖孙三代了,他们分别被追封为文正、文清以及文恭。而父子同宰说的便是刘统勋和刘墉父子都曾经官至宰相。
后人较为熟知的是有“罗锅”之称的刘墉,但事实上在仕途上更加不凡、更加出名的应是他的父亲刘统勋。
《清史稿》对刘统勋之评价:许为有古大臣之风,亮哉!
刘统勋,字尔钝,号延清,山东人士。他的父亲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先后担任了羌州知州以及四川布政使。
他的祖父刘必显在顺治时期也是进士出身,曾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可见他出身书香门第,一门多进士,自幼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而他在雍正二年时中了进士,随后开始被重用,一路仕途平顺,且在他为政期间清廉正直,又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政绩。
他为政一生的最大成就还是在于水利治理方面。他曾治理过山东、河南等地严重的水利,在当地被被水患破坏严重的情况下,他深入灾地研究治水之策,解救了许多的百姓。
他亦是积极打击和弹劾了贪污腐败的官员,就连连乾隆皇帝的丈人高斌都敢弹劾。可见其为官为人都是十分正义清廉的。
而他也确实是得到了乾隆帝的重用。在乾隆二十六年,升任东阁大学士,后来又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等官职,掌管教育之大事。
但人终究是有一死,乾隆三十八年,他突然病逝,乾隆皇帝知道这个消息后还连忙命人去抢救,只是为时已晚,一代名臣逝去,享年七十六岁。
乾隆还亲自前往刘家吊唁,回去以后还对随行大臣们说“刘统勋真不愧为真宰相,朕至此失一肱骨”。乾隆能亲口以“宰相”称呼他,可见乾隆皇帝对他功绩肯定程度之高。而后更是赐刘统勋文臣最高之谥——文正。
相比之下,刘墉就没有他的父亲那般出色了,但也是大清的一代名臣了。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一代名臣刘统勋的长子。
他出身名门相府,祖上数辈都是中了进士。而他的父亲更是官拜大学士,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可见他走上仕途是具备了十分深厚的家族渊源的。
乾隆十六年,刘墉因为父亲的关系,得以以恩荫举人的身份参加了会试以及殿试,考中了进士。随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馆担任编修,这便是他步入仕途的起点。
他一生为官五十余载,历任了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素来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著名。且因他的书法造诣深厚,是著名的书法大家,所以他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是为乾隆、嘉庆年间的一代名臣。
刘墉于嘉庆九年十二月病逝,享年八十五岁,皇帝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再来说一说谥号文恭的刘镮之,他是刘统勋之孙,但却不是刘墉的儿子。
刘镮之,是刘统勋次子刘堪之子,亦是刘墉的侄子。
他于乾隆四十四年中进士,后累迁至户部尚书,兼领顺天府的府尹。
他亦是为官清廉、造福了一方的百姓,官至太子少保,于道光元年逝世,皇帝赐其谥号文恭。
可见这刘家祖孙三代都是清廉之官,且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刘家有14人做过知县以上官员,政绩斐然,得到百姓爱戴,为刘氏望族留下了清廉的名声,保持了一股清廉公正之风。
刘家不仅是名门望族,更是诗文世家。其家学功底深厚,家族诗学之盛,使得诸城刘家被称为“山东诗文世家”之一。
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祖上数辈的仕途都说明了这一门三公、父子同宰的传奇来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