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4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在战国时期的七个诸侯国之中,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其东边,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1、齐国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为“五霸”之首、“七雄”之一,其都城在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部),历史上极为繁荣。分民众生活的大城和国君居住的小城,两城相连,周长21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十三座城门,城内干道纵横交错,排成“井”字形,并有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当时的临淄邻近渤海,因而兼具鱼盐之利,经济繁荣、贸易发达,各种冶铁、炼铜、铸钱、制陶、纺织的作坊遍布城市内外。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共延续了八百余年历史,直到被秦国所灭。
齐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山东、河北的一部分。
2、楚国
楚国在建国初期是定都丹阳(古丹阳位于河南淅川境内),后来为了和一些小国家争夺汉中,迁都鄢郢,后又东迁寿春。
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应该位于纪南城)到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带兵攻进郢都、楚国迁都于陈,总体来说,郢总共作了411年楚国都城,可为楚国的代表都城了。
郢大概是当今的湖北省西部,湖北荆州后为安徽寿县,具体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北面三公里左右纪南城。
楚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至江苏、重庆、广西等地。
3、燕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都蓟城(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可谓是北京建都之始。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也空前繁荣起来。
燕昭王时期,燕国的都城形成了“三都”体制,即蓟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以西)和下都武阳城。被后人公认的都城是蓟,后迁辽东。
除都城之外,燕国的一般城市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如襄平(燕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旧城区)。
燕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4、韩国
韩国的初期都城是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新郑)。
韩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河南、山西一部分,具体是河南北部及山西南部。
5、赵国
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是邯郸(今河北邯郸),《后汉书·光武纪》注:“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字皆从邑,因以名焉。”有三千年的历史。
邯郸早在春秋时代已是列国争夺的重要城堡,先属卫,后归晋,自公元前386年赵国从中牟迁国都于邯郸,至秦灭赵,达158年之久。秦灭赵,置邯郸郡。
韩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6、魏国
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最初是安邑,后迁都大梁城(今河南开封),公元前365年,魏惠王迁都于此并筑城,为区别于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和南梁(今河南省临汝县),命名为“大梁”,又因城北的人工沟渠浚水(或浚仪渠),称浚仪。
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领兵攻打魏国,秦军引河沟水灌大梁城,三月而城坏,魏王假请降,魏国灭亡,秦国在此地置浚仪县。
城池遗址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地下,距地表12米多,具体范围尚未查明,据考证应与现存的开封城部分重合,稍偏西北。
韩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陕西、河南一带,极盛时地跨陕、豫、冀、晋、鲁、皖六省。
7、秦国
秦国的都城最初是栎阳,后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公元前350年,秦孝公由栎阳迁都咸阳,在此营筑翼阙及宫殿,秦始皇仿建六国宫殿,使咸阳成为规模恢宏的帝都。
韩国的国土分布大概在当今的陕西、甘肃、后发展至四川、重庆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