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还不了解:古代读书人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读书人需要付出什么?
九月开学季,又要交学费了。想当年我读书的时候,每年九月,不仅要交学费,大学高中初中,等等,还要军训,想起来还算是一件比较印象深刻的事情了。但是现在的学费于我们很大部分的家庭来说,已经负担的起了,但是古代,养出一个读书人,那可真是了不得的存在。古代,学费并不交学费,而是成为束脩。将学费称为束脩,据说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的学生非常多,当然也收过学生的学费。
在那个重农抑商的年代里,似乎人人都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百姓们辛苦地土里刨食,然后就希望家里出个读书人,不仅自己有面子,而且,能减免赋税。但是这又何其困难?因为你要从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步步考起,这四个称呼几乎是所有学子都要经历的,运气好的,能考个秀才,然后朝着举人进士一步步往上爬。但是更多的读书人,却碌碌无为,没什么大才。不仅拖垮了整个家庭,还付出了自己的一辈子。
举个典型例子,我记得好像以前课本中一篇文章,名字叫做《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出自清朝吴敬梓的一部小说《儒林外史》。讲的就是一个叫做范进的秀才,一辈子考科举,终于有一天他考中了。惊喜之下,几近疯癫的故事。现在一本书不过二三十块钱,就能买到。但是古代,没有这么先进的印刷技术,一本书多少钱呢?就这么说,以宋代为例,一两黄金兑钱36贯。有本书叫《大易粹言》,它的成本是3.3贯,大约是2.8克的黄金,而黄金那个时候大概值人民币300鱼块钱,所以,印这么一本书,成本就需要840块钱。后来还有个官员专门给书籍定价,这本书更是翻了一番,卖出一千多块钱的高价来。
一千多块钱的书,放在今天能想象吗?如此昂贵,在那个生产力严重落后的古代,百姓如何能承担地起?读书需要的书本,难道只需要一本吗?不,这样算下来的天文数字,几乎连现代的人都不能承担。所以古代,读书,几乎是一件倾尽全家,培养一个不上不下的秀才而已。至于考举人?不好意思,那花费的就要更多。因为考举人,还需要到更高级别的,比如省城的书院去读书,那将会是一个更加烧钱的地方。所以古代,书本贵,束脩贵,笔墨纸砚什么都不便宜的情况之下,读书,真的是花费十分巨大的事情。
隋唐开始,科举盛行,这样,还算是相对公平一些来选拔人才。但是在隋唐以前,察举制,五品中正制的时代,读书,那几乎都是权贵人家的特权了。古代,学子们读书,不只是自己,几乎搭上了全家的所有东西。就像以前所看过的一些书中,一些家庭,为了供儿子读书,女儿几乎就是拿来换钱的工具。但是做到了这个程度,也不一定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因为那个时代,读书人并不少。竞争的压力,让很多人,只能望着比自己卓越的人去参加皇帝举行的殿试。落榜了之后,三年再来。只是那个情况之下,三年,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又是何等的残酷?希望只会越来越渺茫罢了。所以,古代,读书,真的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