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隋朝是继西晋以后汉族重新建立和统一全国的朝代,彻底结束了西晋最后混乱的时代,实现了汉人与少数民族的较为彻底地融合。接下来对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隋朝的辉煌战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隋朝的统一全国的历程
北周皇帝宇文邕在公元577年征服了北齐,统一北方后,南北地区的相互对峙状态被打破,北方显然强于南方地区。不幸的是,他于公元578年英年早逝,享年36岁。北周宣帝当上皇帝后,一心想着贪图享乐,边喝酒边欣赏美色,也不与大臣一起管理朝政。继位一年后,他自称是“天元皇帝”。
据说,六岁以下的于文衍被他立为周景帝。同时,于文衍继承皇位后坐拥有五位皇后,其中天元皇后是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他的亲戚杨坚借机把北周重要官员都支开皇都,政权逐渐被他控制。
北周宣帝死后,大象第二年6月8日,杨坚与刘昉、郑译矫联手,以亲戚的身份协助静帝整理朝政。公元581年,北周的皇帝让位给隋文帝杨坚。杨坚以隋文帝的身份登基,定下国家的名字为隋。首都定于大兴市,现今在西安。自此,北周彻底消失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隋文帝向南征服陈的征程。他采取了高颎的策略,破坏陈的农业,使其粮食短缺,摧毁陈的军事储备,陈自此损失非常严重。在隋朝和突厥族的纷争打赢了之后,隋文帝在同年十月将西梁废除了。
次年,就向南方的陈发起了征讨的号角。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作为三军主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元帅,军事参谋是高垠,王韶理所应当担任大司马的职位。他的军队分为八队从各个方面一起攻击南陈。
杨素率领海军从巴东向长江以东挥师而下,与刘仁恩的军队在荆州共同占领了延州上游的陈地。从公安向东救援建康的陈军在汉口被杨俊军阻拦,为隋军在下游创造了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趁陈朝过春节的机会,分别过河。行军指挥员韩擒虎和贺若弼一起袭击了建康,并用宇文述的军队一起包围了建康。
公元589年2月,隋军攻陷建康,俘虏了陈的后主,陈彻底灭亡。开皇十年九月,隋朝派韦洸使者安抚岭南。冼夫人带领群臣会见来自隋朝的使节。岭南的地域被承认为隋朝的领地。至此隋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排名第二存在时间短,但是其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创新,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的朝代。
科举制度的创立
科举制度是隋杨坚的创立的,其目的主要是对抗大家族,特别是关陇集团。从东汉开始,中国开始了大家族在朝政后方干预朝政的阶段。不管是东汉的察举制,还是魏国的九品中正制,其实都是名门的天下。
所谓的寒门士子,都只是相比较贫穷弱小的世家。隋文帝杨坚为了避免皇权被架空在世世代代的豪门手中,创设了官吏科举制度。也就是说,所谓的唯才并不局限于出身。
科举制度是一千多年来中国的考试选拔人才所使用的制度,中国、亚洲东部乃至于全世界的考试制度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隋唐以后的中国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没有不受科举影响的。科举原本是为了政府从民间录用人才。
对于世袭、推举等选拔制度,科举算得上是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方法来改善录用制度的制度。最初在东亚的日本、韩国、越南模仿中国进行了科举,越南的科举废止比中国还晚。从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欧洲的传教士在中国发现了科举制度,在他们的传记里把它介绍给了欧洲。
在西方的启蒙运动中,许多英国和法国的思想家都认可中国的这种公平公正的制度。英国从19世纪中叶到末期制定了公务员的谈话法,国家要考试的官员要每隔一段时间去参加公开公正的考试,形成了欧洲和美国特有的多次公开考试的文官制度。
英国的官制考试的原则和方式和中国的科举很相似。吸收了科举的很多优点。因此,科举被称为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也有一部分是借鉴科举考试制度。
具有深远意义的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将国中所有的积蓄全部花费完也要修建京杭大运河。野史说的是为了享乐,自己去江南玩也很方便。其实不然,隋炀帝看得很长远,是为国家谋划长期的战略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使国家更加富裕。
杨广登上皇位时,魏晋南北朝时代留下的世族势力正在飞速发展,影响国政严重,想要反抗朝廷获取权力。而且这些势力都不在北方,而是蜗居在南方。隋炀帝觉得这会影响皇权。他认为只有使南北运河贯通,才能控制江南世家的势力。另外,当时的隋朝的外部侵扰也很严重,北方的少数民族总是想入侵中原。
隋炀帝为了稳定北方,必须派军队到国境驻扎。中原所能提供的粮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靠长江和淮河地区的救济。只有建设京杭大运河,才能解决南粮北调效率低下的问题。
同时,从经济方面的出发,隋炀帝需要发展北方经济,但是北方由于长期战乱,所以经济的发展难以跟得上南方的步伐。与发达的江南地区相比,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儿。隋朝的首都在长安,为了弥补南北的经济差距,牵引着北方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以上这个原因,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是十分有意义的。
从这可以看出,隋帝修理京杭大运河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和国家经济发展,从长期的角度来看,隋炀帝的这种举动其实是很正确的。只是他太着急了,京杭大运河修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杨广的急于求成,也使隋朝走向毁灭的速度加快了。但是隋炀帝留下的京杭大运河给唐宋乃至于现今都有重大意义。
最早的桥和世界第一城
赵州桥建于隋朝,由高超建筑师李春和他的儿子建造。整座桥的总重量为2800吨。桥梁全长50多米,校准长度37米,桥上最宽的地方为9.8米,最窄部分为9米。李春首次在拱桥的路肩上增加了两个小石拱,不仅减轻了桥梁500吨的重量,还节省了石块,提高了桥梁的泄洪能力,整个桥身用当地的青石铺砌,用上乘的石头镶嵌,并用铁质材料镶嵌连接相邻两座拱桥的石材,增加了桥梁的强度。
据说这种石拱桥比欧洲同类桥梁早1000年建成。它被称为当时世界上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巨大进步,被誉为“华北四宝”。
桥两边的护栏都是石头做的。每隔两三米就有一个石墩。游客触摸过的头部上部发黑。护栏身上雕刻着精美的模型、雄伟的龙首造型和神秘的麒麟图案,展现了隋朝技艺高超的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桥的另一侧有一块刻着“桥神”字样的小石碑。赵州桥的坚固性已经受到历史的考证。自建造以来,一千四百年多过去了,它依然巍峨屹立。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汉代最初位于长安城,但当时长安破旧狭窄,当地的水源也受到很大的污染,杨坚就下定决心在龙首原的地方去修建一个新的皇城。自隋朝高祖二年(公元582年)起,在刘龙和宇文恺的主持下,皇城的外部结构在短短九个月就已经完工了。
隋大兴的总设计师宇文凯精心设计了大兴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大兴宫的修建拉开了大兴城建设的序幕。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朝迁至新都。因为隋文帝早年被封为大兴公,故名“大兴城”。隋朝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最后修建了一些外部城墙,这时候大兴城的全体基本结构就已经修筑完成了。
自隋朝建大兴城以来,千余年来,大兴城都被称为世界第一城,它的大小是汉代长安城的2.4倍,明清时期北京城的1.4倍,比君士坦丁堡大7倍--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古罗马的面积只有其五分之一。直到人类历史进入工业化时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兴城作为世界上第一的城市逐渐被取代。
隋朝的鼎盛时期——万国来朝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y由很多国家来朝贺的王朝。隋炀帝杨广在首都东京洛阳建立,杨广登基后,列国来到紫薇城,意在与隋朝交好,觉得隋朝可以征服四海,威震八方。杨广的政策就是:听话乖乖来朝拜隋朝的,有厚礼相赠,不乖乖来朝拜的,直接出兵攻打征服。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突厥可汗到隋朝首都来朝拜隋炀帝杨广并向其祝贺,每到正月的时候,都有大大小小很多国家来朝拜。周围少数民族中最强的势力都来祝贺了,那些更小的部落也效仿着大部落来隋朝朝拜。西域中的四十多个国家,来朝拜隋朝的就有三十多个国家。刹那间万国来朝,首都洛阳成为那个时代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还是其他的,都是世界上的中心。
对此蛮夷心服口服,叹息到:中国乃是神仙大国啊。公元607年,少数民族匈奴的王多利思北孤派遣使者来朝拜隋朝,使者说:“你们这佛法传遍各地,真是个好地方啊”之后隋朝日益鼎盛,大业五年隋朝有蒸蒸日上,一发冲天的趋势。在大业六年的时候,隋炀帝杨广高高地坐在紫金銮殿中,享受着万国朝拜的繁荣景象。
隋初期非常鼎盛,开皇之治也并非空口无凭。在隋文帝杨坚的领导下,社会富裕,全国安宁,谷仓中都堆满了粮食。着眼过去一片的繁荣,之后唐朝也继承了其规章制度。隋文帝的智慧使隋朝迅速走向强盛。为后来的接班人隋炀帝杨广去大肆扩张土地和打仗积攒了实力。但是也因为种种原因,隋朝只存在了短短38年就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