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宰相和丞相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日期:2023-12-0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对古代宰相和丞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宰相和丞相到底有什么差别?

  宰相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名词,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时候还从来没有成为一个正式的官称。商代的“宰”只是王室内廷总管,“相”在周代也仅仅指赞誉礼仪之人。先秦时代有的人已经用宰相连称了。《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这里的宰相只是泛指掌握朝中权证的大臣,跟后世以宰相作为辅佐天子,统领百官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不同的。

  秦汉以后历朝都有宰相制度。秦汉设置的有丞相,三公。唐宋有三省长官以及同平章事,明清也有内阁大学士,都可以称之为宰相。历朝历代的宰相制度,都有沿袭又有改革。但是其间的发展变化有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皇帝不断地用分权或者用内廷私人机构来掣肘宰相,当后者取代原来宰相的职权时,又会收到皇帝新的私人机构的制约。

  汉朝的时候以中朝尚书制约外朝丞相,唐代五代的时候用翰林学士枢密使分割宰相职权,明代用内阁大学士取代中书职权,清代的时候用参谋性质的军机大臣架空内阁,这就是历史上几个比较有名的例子。宰相制度的变化,是一种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再分配的表现形式。

  和秦汉的丞相制度相比,唐代的宰相制度在“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这一根本权力职责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许多具体制度上却有着明显的唐代特点。秦朝以及西汉初期的时候,宰相一般只有丞相一人,而到了唐代,宰相变成了一个集体班子。

  唐代以三省长官为相,又或者用别的官作为宰相。其中有正宰相,还有使相。秦汉时期的丞相府是唯一的宰相机关,到了唐代则“以三省为宰相之司存”,却又有政事堂(中书门下)议政处各自分配;秦汉时期的丞相职权十分广泛,而唐代的宰相职权就小得多了。

  唐初的宰相制度直接沿用隋朝的,而隋代的宰相制度又基本上总结了汉魏以来宰相制度的变化。

  两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依次摆脱了宫官的束缚,渐渐独立出来,各自为政。东汉的尚书令、曹魏的中书令以及西晋南朝宋齐梁陈的侍中,也先后实际掌握宰相的职能。但是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在名义上仍然可以用作宰相。这时候的的三公都有自己的政治机构和属官,也有一定的职权,但实际上了可以说是宰相名号和职权已经分离了。

  隋文帝即位后,在官职制度的整顿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废除三公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为三省长官的宰相职位正名。“文帝废三公府僚,令内史令、纳言知政事,遂为宰相之职。”—《唐六典》,其中内史令便是中书令,纳言即为侍中。

  三公废除了府僚,而且又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于是他们的行政关系便拨到了尚书省的名下。就隋唐时代的实际情况而言,三公不过是亲王的荣誉称号或者是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加官,并没有实际的权利了。于是三省长官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

  唐代的宰相制度继承于隋朝,但是后来有了很大的改革变化。武德一朝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但是南北朝以来,尚书令已经不轻易授予别人了,隋文帝的时候尚书令便是身为皇子的杨广,杨广时期又因为杨素帮忙谋朝篡位有功内授予了尚书令,实际上都是一种荣誉称号。所以隋朝是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的实际长官,有宰相之称。

  武德贞观年间,左右仆射不仅是尚书省的实际长官,并且与中书令、侍中一起成为了宰相,而且在众位宰相之中还稳稳占据首席。例如武德朝的裴寂,贞观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因为任职仆射而手握大权。

  到了贞观年间又有了“参议朝改”“参知政事”“专典机密”等一些名号,用来做宰相做的事。如贞观三年以魏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还有就是给一些老资历的功臣元勋授予“平章事”或者“同三品”的名号,参议军国大事,也有宰相的职权。

  宋代的宰相制度和唐代的差不太多,这里就不做过多叙述。明代胡惟庸案过后,就废除了宰相制度,用内阁代替“宰相”的职能,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到了清代的时候,又在内阁之外设立军机处,都有宰相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