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5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赵匡胤作为一个出色的皇帝,赵匡胤在位时期,为何始终不愿意立太子?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要知道一件事情,古代皇位之争,是各朝各代引起整个国家血雨腥风的源头,难道聪明一世的赵匡胤在如此关键的事情上犯了糊涂吗?
首先说的是时代背景,赵匡胤出身是在五代十国时期,那是一个是中国史上国家分裂、秩序混乱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那个时期里,只要是有点本事的人都会称霸一方,不断壮大自已的势力,以谋大业。
再说了,赵匡胤可以黄袍加身,为什么别人就不可以?这个事情,自己的大老板郭威早就干过,而在赵匡胤心里,“大宋”的旗帜能扛多久,他也没有一点数,弄不好就会“二世而亡”,五代十国变成“六代十国”,甚至更多“代”。
而赵匡胤常年都是带兵打仗的,要是立儿子做太子的话,哪天出现一个意外,儿子也能顺利继位,但是,主少国疑,自己怎么欺负老柴家的,心里明清。
所以,赵匡胤一直不敢立太子,他想等一等,等大宋江山稳固了,再立也不迟,反正自己还年轻,再活个三十年没问题。
但为了保证大宋江山稳固,他必须得有一个接班人,而且,这个人实力必须能镇得住场子。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个最合适的人,莫过于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了。
特别是赵匡胤的两次杯酒释兵权之后,各地的藩镇军事力量基本都被解决了,而军事大权也全部到了禁军手里,不过此时的赵匡胤要想立太子,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自己的弟弟已经控制了半壁江山,再加上自己已经释放出了错误的信号,而赵光义也错误的理解了。
按照五代十国的惯例来讲,赵匡胤钦定的继承人正是赵光义,而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虽然年纪也已经不小,但却仅是挂名的节度使和防御使,不仅没有实权,且从未直接参与朝政,赵匡胤显然没有培养自己儿子的想法。
赵匡胤为了保证权力的顺利交接,避免引起储君之争,便一直以赵光义为继承人来培养,而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则并未赋予实际权力。之所以迟迟没有恢复立“皇太子”的传统,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