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0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楚国,又称作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感兴趣的读者和对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南公,指复姓,南公姓。而在战国末期,有楚人称南公,《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裴骃集解:“徐广曰:‘楚人也,善言阴阳。’ 文颖曰:‘南方老人也。’” 苏轼《竹枝歌》:“千里逃归迷故乡,南公哀痛弹长铗。”战国末期,秦国消灭楚国。但是,顽强的楚国人没有放弃。公元前209年,在秦始皇嬴政去世后,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在陈胜吴广之后,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公元前207年,秦朝正式灭亡。其中,不管是刘邦还是项羽,都可以纳入到楚人的范围。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人哪来这么大的信心和底气呢?
一
首先,就“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来说,这里面的“三户”,应该是虚指的意思,也即意思就是楚国不管剩下多少人,哪怕只是三户,能够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为何有信心能灭了秦国?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楚国拥有灭亡秦国的实力,二是楚国具有消灭秦国的强烈动机。就第一点来说,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在楚国建立之初,不过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小国。换而言之,楚国一开始的面积,也就和现在的一个县差不多。
二
但是,经过几百年发展,楚国在春秋时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南方。公元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到了春秋时期,楚国的疆域,已经扩大到今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到了战国时期,楚国消灭越国等诸侯国,将疆域覆盖到今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所以,对于出生于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的刘邦,自然也是楚人。至于项羽,则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人。由此,在山东六国中,楚国不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而且,楚国上下的开拓精神,也是山东六国中独一无二的。进一步来说,这是楚国在战国时期抗衡秦国的实力,也是其敢于放话将来要消灭秦国的底气和信心。
三
另一方面,就第二点来说,楚国和秦国的恩怨,促使其具有消灭秦国的强烈动机。而说到秦国和楚国的恩怨,楚怀王自然是不能忽略的一个人物了。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忧郁成疾,命丧咸阳。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当然,秦楚两国的恩怨,远不止于此。《水经注·卷二十八·沔水中》中记载:“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在鄢郢之战中,白起用水攻的方式攻破了楚国的鄢城,造成数十万百姓伤亡。
四
最后,由此,在战国时期,鄢郢之战的伤亡,实际上可以和长平之战。因为长平之战,赵国自然是非常痛恨秦国,所以在战国末期全力抵抗秦灭六国之战。同样的道理,因为秦国不讲信义扣留楚怀王,导致楚怀王客死他乡,然后有在鄢郢之战中,白起的水攻造成了楚国数十万百姓伤亡。凡此种种,促使楚国上下非常痛恨秦国。因此,即便被秦国消灭之后,楚国人的抵抗一刻也没有停止。比如秦始皇嬴政多次巡行天下,就有威慑楚国等山东六国地区叛乱的意图。综上,楚国人既有报复秦国的实力,也有消灭秦国的动机,自然可以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声音。打个比方,如果你路上遇到一个人,这个人光有武器,却没有伤害的意图,你自然不用害怕,或者他想伤害你,但是他行动不便,你也不用害怕。但是,如果这个人既有武器,也和你有仇,这就非常危险了。而对于秦国来说,楚国无疑是这样一个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