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为什么不调动全国的军队来打朱棣

日期:2023-12-07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建文帝为什么不调动全国的军队来打朱棣?感兴趣的读者和对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老话说的好,老子英雄儿好汉。可建文帝朱允炆,和这话压根就和他不搭,所以这老话也有走水的时候。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朱允炆的爹还是好汉?” 您要是不了解明朝的历史,这也没啥,毕竟朱允炆的老爹是朱标,压根就没有活到登基的时候,可以理解。 那咱先说说朱标,给这问题打个底。

  咋说呢?朱标算是朱元璋老朱铁打的接班人。打出生开始,就被朱元璋看成了自己的接班人。 您也别有疑问,朱元璋他就是一个相当传统的人,嫡长子继承制,打一开始就在他心窝里头生根发芽了。

  朱标的老妈是谁呀?大脚马皇后。这可是朱元璋正儿八经的大老婆,多少年同甘共苦死里逃生的经历,这俩人算是焊到一块的存在,这辈子都不打算分开。 朱标那可是马皇后的头一个儿子,你说就这份关系,老朱能不看重吗?看重朱标的最为基础的一个原因,他就是老朱的嫡长子,就没有第二个原因,就这么单纯!

  老朱对马皇后的感情这真没得挑。 咱别的不说,当年马皇后死的时候,老朱哭天抹泪的,伤心透了。不仅老朱伤心,整个朝堂上下文武百官也伤心,这家伙这世界上就少了一根能够给老朱提醒的棍子了。

  文武百官有的罪受了,马皇后还活着的时候,马皇后说的话,老朱还是能听进去的,至于别人的话,别想了。 老朱那是属牛的,脾气一上来,除了马皇后的话听上一听,其他人管你是谁。

  而马皇后死了之后,朱标为了给自己找一块护身的东西,天天的把马皇后的画像藏到身边,就是怕老朱哪天不对劲了,要找他麻烦,伸手还有一杀手锏不是? 后来就用上了,老朱和朱标闹意见了,老朱追着朱标满宫殿里头跑,朱标顺手把画丢出去,老朱捧着画,一瞅是老婆,当时就哭了,打不下去了。

  当然说这段不是说老朱和朱标之间有啥问题,毕竟人家第二天,爷俩改干嘛干嘛,就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一样。 所以说着话的意思,就是要告诉大家伙马皇后和老朱的关系,那是相当的牢固。

  老朱和朱标的关系也是因为马皇后,所以那是相当的硬。 咱说的夸大一点话,老朱要是蹲在龙椅宝座上,听到小太监喊:“报!太子朱标反了!” 估计老朱一家伙就蹦起来:“好小子,胆肥了啊!有你老子当年的风范!来人把宫殿的大门都打开,让这小子进来,老朱要做太上皇去了!”

  临了,还能给你开心的大笑两声。 对,老朱对朱标就是这么放心,历朝历代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就没有比这爷俩铁的了。 说真心话,朱标活着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掌握着半个大明王朝。很多事都是朱标处理完了,就成了,大事要事这才会送到朱元璋眼跟前过目的。

  朱标打小就被老朱培养起来,很多东西都是亲手教的。 其他儿子没有一个有这样的待遇。 就朱标那太子班底都是朱元璋亲手打造出来的。 说真心话,如果朱标不死,朱棣压根就不会有造反的心思。就那所谓的黑衣宰相,他要是敢鼓动朱棣去造反,估计这黑衣宰相头一个就被朱棣给押解到了朱标眼跟前。

  就算是朱棣造反了,这都不用报到朱标的眼跟前,他的那帮子兄弟就给处理了,等到朱标知道的时候,指不定朱棣这人就被送到了朱标的眼跟前听后发落了。 所以朱标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太子,可惜啊,老子是个英雄,可儿子却走样了,咋就冒出个朱允炆来。

  这位虽然当了皇帝,可是活活的把自己个坑死了。 好了,接下来咱就聊一聊朱允炆和朱棣的事。

  说真格的,当老朱接到朱标死了的消息,人瞬间就老了。 毕竟大好河山,老朱都准备交接班了,接班人死了,这白发人送黑发人,当然不好受了。而且对这接班人,老朱那辛苦下多了,可比其他儿子要强上好多的。

  可不管咋样,人都走了,你得想一下,下一个接班人是谁才成。 那么很多大臣都建议,从老朱的儿子堆里再挑一个。如果这么挑的话,朱棣那是最有可能上榜的。 一个是年龄,再有一个就是资历,别的不说徐达不仅是朱棣的老师,还是他的老丈人。实战经验也是有的,这经验可不是说啥虚的,那可是实打实打出了胜利经验。

  再说那会大明王朝刚刚建立,天下可不怎么太平的。 最终老朱对于他这些儿子一个都没有瞧的上,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做了太子。 老朱这么选,也是有原因的。就是他心目中的嫡长子继承制,皇位继承不能乱,一旦乱了的话,那么就会让以后的子孙,对皇位起了不该有的心思,结果可就不用说了。

  所以老朱就选了朱允炆做为自己的接班人。 也正因为这一点,老朱就要对自己的功臣下手了,毕竟朱允炆太年轻了,他可镇不住那些个悍将。 于是大家伙就看到了老朱大开杀戒的事,这其实就是为了朱允炆上位做准备。

  咋说呢?老朱死的时候,就询问过朱允炆会怎么样对待他这些个叔叔。 两人对话当中,其实可以看出来,削藩这事老朱是没有意见的,毕竟藩王这东西就是为了稳定局势的一个权宜之计

  只是对于怎么削有讨论而已,总体来说朱允炆要稳,让他把屁股做稳当了,然后再下手,下手的过程中要以劝为主,在劝的过程中,如果这手段不行,最后再行雷霆之势。 老朱表示很满意。

  那么对于这件事,大家伙细细嚼咕去,其实就能感觉到老朱留给朱允炆的那点底子,足够将这些个炸翅的家伙给掀翻在地了。 但你架不住朱允炆不讲武德,不按照套路出牌,老朱一死,他直接就来削藩了,连给自己做稳当的机会都不留。

  这也就算了,把矛盾激化之后,他还想做个老好人。 当朱棣气势汹汹的要造反,他朱允炆要去讨伐,你到是给大家伙鼓励鼓励他也成啊!

  结果呢?这士气上来,大家伙要出发了,他来了一句,切不可伤害俺叔叔。

  就这一句话,直接就给朱棣套了一个无敌光环。

  您要是翻看这段历史就会发现,朱棣好几次被朱允炆的大军给围在了当中间,那家伙周围不是长枪就是火枪。

  这要是按照一般套路,这阵势不受伤都不可能的。但结果却是,朱棣每次都能逃出生天,而冲进去救他的人,一个比一个死的残。

  您自己个琢磨琢磨这个味道?

  朱允炆的手下还是不敢下手呗,这就束缚住了将士们的手脚。

  毕竟他这句话,相当于告诉大家伙,这就是他们叔侄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当事情完成之后,人家还是亲戚。

  你看这要是在战斗中朱棣受伤了,回头朱允炆要给个说法,这就不好了。

  这朱允炆就相当于,把这要埋了自己的大坑给挖好了。

  说真格的,这都动刀动枪了,就是个你死我活的局面,他还在这里讲仁慈,要给自己留个美名扬啊!

  但凡明白的君主都知道,这关键时刻,可不会分这个,除非等到最后的结果出来,再讲这个也不迟,他朱允炆就不懂的这个。

  后来的操作就更加的离谱了,重用那个李景隆,这玩意不仅仅是一个超级大草包,坑人无敌的存在。

  就搁他的手上,朱允炆好多军队都被他给坑了,坑完了,顺道还壮大了朱棣的队伍。 这么个坑货,朱允炆居然一点罪过都没有给他,还好好的伺候着。 可李景隆这么个坑货,到了最后,朱棣打到南京城了,你要是好好守着,凭借南京城的城墙高度和厚实程度,撑上一撑,各路勤王护驾的部队转眼就到。

  就这么个李景隆,一瞅朱棣打到眼跟前了,一家伙就跪了,直接打开城门,迎接新皇帝入城,这就给自己换了一个主子,那着急忙慌的程度,比兔子来的精明。 你看,李景隆后脑壳的反骨,都长成小山包了,咱这朱允炆居然没看出来。

  大家伙要惩罚他,那朱允炆面沉似水的,一力保护,就要留这么祸害,最后再结结实实的坑自己一把,也没谁了。 当然,历来叛徒就没啥好结果的,朱棣也不信这么个软骨头外加卖主求荣的货,最后被一大堆大臣,一弹弹,二弹弹就给弹到了削爵圈禁。 说真格的这么个家伙,也真能活,从永乐二年被弹接着圈禁,一直到了永乐末年才死的。

  这说的有点远了,咱接着说题主的事。 咋说呢?其实朱棣面对朱允炆的大军压境,他真的没有多大赢的胜算。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你快拉倒吧,朱允炆失败了好几次啊!”

  是啊!没有毛病,但你别忘了,朱允炆是用全国的力量压朱棣的。 而最后一战朱棣都绝望了,山穷水尽了,可他接到了一份密报,说朱允炆的南京城兵力空虚,可以趁着这个计划直捣黄龙

  这密报是朱允炆身边的太监给送过去的。 所以朱棣是抱着最后的希望,绕过了很多关卡,直扑南京的。 说道这里,咱就不得不说一声,老朱为嘛让朱允炆把屁股坐稳当了再削藩,原因就在这里,你坐稳当了,能出这事?

  你就靠着几个儒生就能干了大事?削藩可不是骨气和几句话就能做好的,这得需要实力。 而天子的实力是天生的,但天生也得先行消化好了,才能为我所用的。

  朱允炆就不明白这个道理,结果开局直接就干,还到处给自己挖坑。 之所以挖坑成功,还不是经验不足造成的?

  你别和小编说是老朱把悍将杀了造成的。就朱允炆那小身子骨?把这些个悍将留下来,他能压的住?一个朱棣就让他手忙脚乱了,再加上这些个悍将,结果就是天下大乱

  大明王朝很可能就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了,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发生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以从最后的描述中,您其实也能感觉到,朱允炆差不多动用了自己身边所有的军队,他也想一举拿下。

  但因为他自己一系列的骚操作,把自己给玩死了。